光能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01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能瓦,包括曲面或平面状且正投影为矩形并设有斜角缺口的前板,形状与前板相同的太阳能电池组,同样为曲面或平面状且正投影为矩形并与前板在相同的位置设有斜角缺口的背板,设置在背板远离太阳能电池组的接线盒,其中前板、太阳能电池组与背板依次叠放,由前板胶膜、背板胶膜将前板、太阳能电池组和背板封装在一起。不采用传统光能瓦使用的铝合金边框或其他材质的边框而直接在前板和背板上设置斜角缺口,从而实现光能瓦安装挂接时通过相邻的光能瓦遮盖搭接边上的缝隙的方式实现防水功能,防水效果好且不使用铝合金边框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安装效率,增加了光能瓦使用在屋顶上的美观性。光能瓦使用在屋顶上的美观性。光能瓦使用在屋顶上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能瓦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能瓦。

技术介绍

[0002]2021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该通知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积极性,引导地方政府协调更多屋顶资源,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
[0003]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开发商的共同努力下,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模式日益成熟,有力地支撑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壮大。我国建筑屋顶资源丰富,开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潜力巨大。屋顶分布式光伏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建筑光伏一体化,建筑光伏一体化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设备集成到建筑和建材上的技术,属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一种类型。常见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在屋顶上时是将光伏组件模拟传统屋顶建材及瓦片的外观,通过光伏组件上的铝合金边框实现光伏组件间的搭接以及光伏组件与屋顶挂瓦条的挂接,由此得到外形美观类似于传统水泥瓦、陶瓷瓦的光能瓦,从而替代传统的屋顶瓦片,完成建筑光伏一体化的目的。
[0004]但是,由于此类光能瓦直接替代了传统的水泥瓦、陶瓷瓦等瓦片,与传统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组件不同,光能瓦的阴面直接与面对屋顶而传统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组件的阴面面对的是传统的瓦片,因此在遇到雨雪天气时对于传统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组件的防水性要求并不高,而对于光能瓦的防水性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考虑到曲面光能瓦在搭接时常因屋面的平整度存在误差而导致左右搭接的铝合金边框无法按理论精确对接,易产生较大的缝隙从而导致遇到雨雪天气时屋顶漏水的问题产生,极大了影响了光能瓦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铝合金边框的光能瓦在实际使用时常因屋面平整度而产生搭接误差而导致光能瓦间产生较大缝隙从而致使屋顶漏水的问题,提供一种光能瓦。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提供一种光能瓦,包括:前板,所述前板为曲面或平面状且正投影为矩形并设有斜角缺口;前板胶膜,所述前板胶膜设置于前板与太阳能电池组之间;太阳能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形状与前板相同;背板胶膜,所述背板胶膜设置于背板与太阳能电池组之间;背板,所述背板为曲面或平面状且正投影为矩形并与前板在相同的位置设有斜角缺口;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置在背板远离太阳能电池组的一面上;所述前板、前板胶膜、太阳能电池组、背板胶膜与背板依次叠放,由前板胶膜、背板胶膜将前板、太阳能电池组和背板封装在一起。
[0008]该光能瓦不采用传统光能瓦使用的铝合金边框或其他材质的边框而是直接在前
板和背板上设置斜角缺口,从而实现光能瓦安装挂接时通过相邻的光能瓦遮盖搭接边上的缝隙的方式实现防水功能,防水效果好且不使用铝合金边框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安装效率,增加了光能瓦使用在屋顶上的美观性。
[0009]此外,该光能瓦在实际安装时采取相邻的光能瓦相互叠搭的安装方式可使单位面积上的发电单元更多,从而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转化率。
[0010]使用斜角缺口的光能瓦也起到了在安装过程中增加定位面的作用,提升了安装操作的便捷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板上靠近斜角缺口的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前板的边缘平行的排水槽。
[0012]在前板的表面上开设排水槽,能够更好的引导前板上的水流方向,减少流入搭接缝中的可能。
[0013]优选的,所述前板与背板在相同位置上开设有通孔。
[0014]在光能瓦的前板和背板上开设通孔可以使用螺钉或螺栓与挂瓦条或屋面连接,从而增加光能瓦安装时的稳定性和防风能力。
[0015]优选的,所述前板与背板上设有的斜角缺口至少为两个。
[0016]优选的,所述前板与背板上设有的斜角缺口位于前板与背板的对角上,所述斜角缺口包括第一斜角缺口和第二斜角缺口。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斜角缺口和第二斜角缺口的斜角角度相同。
[0018]优选的,所述斜角角度为45度。
[0019]在前板与背板的对角上开设两个斜角角度相同优选为45
°
的斜角缺口可以使光能瓦在安装时相互叠搭的更加紧密,从而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发电单元,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好的防水效果。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不采用传统光能瓦使用的铝合金边框或其他材质的边框而直接在前板和背板上设置斜角缺口,从而实现光能瓦安装挂接时通过相邻的光能瓦遮盖搭接边上的缝隙的方式实现防水功能,防水效果好且不使用铝合金边框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安装效率,增加了光能瓦使用在屋顶上的美观性;
[0022]2、该光能瓦在实际安装时采取相邻的光能瓦相互叠搭的安装方式可使单位面积上的发电单元更多,从而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转化率;
[0023]3、使用斜角缺口的光能瓦也起到了在安装过程中增加定位面的作用,提升了安装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光能瓦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光能瓦受光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光能瓦背光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光能瓦安装时受光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光能瓦安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前板,2

1、前板胶膜,2

2、背板胶膜,3、太阳能电池组,4、背板
[0032]5、接线盒,6、通孔,7

1、第一斜角缺口,7

2、第二斜角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4]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光能瓦,包括前板1、前板胶膜2

1、背板胶膜2

2、太阳能电池组3、背板4、接线盒5、通孔6、第一斜角缺口7

1和第二斜角缺口7

2。
[0035]如图1~3所示,前板1为曲面或平面状且正投影为矩形并设有斜角缺口,该斜角缺口可以仅设置一个,优选设置两个,当设置两个斜角缺口时优先选择在前板1的对角上开设,分别为第一斜角缺口7

1和第二斜角缺口7

2,其中第一斜角缺口7

1和第二斜角缺口7

2的斜角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该斜角角度为45
°
。此外,在前板1上靠近斜角缺口的表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前板的边缘平行的排水槽,排水槽能够更好的引导前板上的水流方向,减少流入搭接缝中的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能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1),所述前板(1)为曲面或平面状且正投影为矩形并设有斜角缺口;前板胶膜(2

1),所述前板胶膜(2

1)设置于前板(1)与太阳能电池组(3)之间;太阳能电池组(3),所述太阳能电池组(3)的形状与前板(1)相同;背板胶膜(2

2),所述背板胶膜(2

2)设置于背板(4)与太阳能电池组(3)之间;背板(4),所述背板(4)为曲面或平面状且正投影为矩形并与前板(1)在相同的位置设有斜角缺口;接线盒(5),所述接线盒(5)设置在背板(4)远离太阳能电池组(3)的一面上;所述前板(1)、前板胶膜(2

1)、太阳能电池组(3)、背板胶膜(2

2)与背板(4)依次叠放,由前板胶膜(2

1)、背板胶膜(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清阳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