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布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96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包括机座、布料管油缸、布料管、上旋转机构、上旋转泵管、下旋转机构和下旋转泵管;机座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多根用于在布料时与布料管连接的出料管,下旋转机构固定设置在机座上,下旋转机构与下旋转泵管转动连接,下旋转泵管与上旋转机构固定连接,上旋+转机构与上旋转泵管转动连接,上旋转泵管与布料管滑动连接,布料管油缸一端与上旋转泵管铰接,另一端与布料管铰接,布料管上固定设置有清洗管油缸,清洗管油缸固定连接有用于在清洗时与出料管连接的清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料口左右排列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管路根据浇注需要左右排列,管路较短,不易堵管;布料管上集成清洗口,机械对位操作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布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旋转式混凝土布料机,应用于隧道衬砌台车上的混凝土布料施工,属于隧道衬砌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布料机应用于隧道衬砌台车上的混凝土布料施工,随着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提高,要求在隧道混凝土施工采用多点布料的的方式进行混凝土布料,以前通过人工接泵管的方式因工作量太大难以适应,这就需要在台车上预先布置好混凝土管网,再通过布料机进行管路切换进行混凝土布料作业。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 108798709A公开了一种分层浇筑布料机,公开日为2018

11

13,包括小车、管路系统以及伸缩旋转装置,小车包括车体和行走部件,管路系统包括送料管组、出料管组、连接管组以及灌浆口固定套管,连接管组通过伸缩旋转装置活动设置在车体上。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如下不足:1、小车管道弯路多,容易造成堵管。2、布料机需移动布料,占用空间大,安装不便。3、布料时需人员跟随小车移动对位,操作繁琐。4、小车结构复杂,精密加工件多,故障率较高,制造成本高。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201920906316.5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公开日为2020.02.21。包括机座、横向调节机构、横向伸缩泵管、竖向调节机构、竖向伸缩泵管、回转泵管、回转驱动机构和回转支座。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如下不足:1、出料口集中布置,布料管纵向排列,占用空间较大,断面较小的隧道衬砌台车没有空间安装;2,清洗管路时需人工安装清洗口,机械化程度低;3,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需左右侧分别布料,布料管均按纵向排列需要的管路较长,既不经济又容易造成堵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布料机。本技术出料口左右排列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管路根据浇注需要左右排列,管路较短,不易堵管;布料管上集成清洗口,机械对位操作方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布料管油缸、布料管、上旋转机构、上旋转泵管、下旋转机构和下旋转泵管;机座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多根用于在布料时与布料管连接的出料管,下旋转机构固定设置在机座上,下旋转机构与下旋转泵管转动连接,下旋转泵管与上旋转机构固定连接,且下旋转泵管一端连通有进料泵管,另一端连通上旋转泵管,上旋转机构与上旋转泵管转动连接,上旋转泵管与布料管滑动连接,布料管油缸一端与上旋转泵管铰接,另一端与布料管铰接,上旋转泵管上固定设置有清洗管油缸,清洗管油缸固定连接有用于在清洗时与出料管连接的清洗管。
[0008]所述出料管沿布料管的转动轨迹对称布置在机座两侧的支架上。
[0009]所述下旋转机构的固定端刚性连接在机座上,下旋转机构的转动端与下旋转泵管
刚性连接。
[0010]所述上旋转机构的固定端与下旋转泵管刚性连接,上旋转机构的转动端与上旋转泵管刚性连接。
[0011]所述清洗管油缸一端刚性连接在上旋转泵管上,另一端与清洗管刚性连接。
[0012]所述清洗管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在清洗时出水口与出料管连接。
[0013]所述清洗管的进水口和进气口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压缩空气管,在清洗时清洗水与压缩空气通过进水口及进气口进入出料管。
[0014]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通过下旋转机构和上旋转机构将出料口集中布置的方式变为分散两侧布置的方式使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因而结构尺寸小,可灵活安装在较小断面的隧道衬砌台车上。
[0016]2、管路沿隧道衬砌台车两侧布置,管路朝向衬砌台车两侧的布料点,弯道少,管路短,不易堵管。
[0017]3、设置了清洗油缸和清洗管,操作人员进行管路清洗操作时操作工序少,机械化程度高,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左侧浇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右侧浇注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为:1、机座,2、布料管油缸,3、布料管,4、上旋转机构,5、上旋转泵管,6、下旋转机构,7、下旋转泵管,8、出料管,9、进料泵管,10、清洗管油缸,11、清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包括机座1、布料管油缸2、布料管3、上旋转机构4、上旋转泵管5、下旋转机构6和下旋转泵管7;机座1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多根用于在布料时与布料管3连接的出料管8,下旋转机构6固定设置在机座1上,下旋转机构6与下旋转泵管7转动连接,下旋转泵管7与上旋转机构4固定连接,且下旋转泵管7一端连通进料泵管9,另一端连通上旋转泵管5,上旋转机构4与上旋转泵管5转动连接,上旋转泵管5与布料管3滑动连接,布料管油缸2一端与上旋转泵管5铰接,另一端与布料管3铰接,上旋转泵管5上固定设置有清洗管油缸10,清洗管油缸10固定连接有用于在清洗时与出料管8连接的清洗管11。
[0023]所述出料管8沿布料管3的转动轨迹对称布置在机座1两侧的支架上。
[0024]所述下旋转机构6的固定端刚性连接在机座1上,下旋转机构6的转动端与下旋转泵管7刚性连接。
[0025]所述上旋转机构4的固定端与下旋转泵管7刚性连接,上旋转机构4的转动端与上旋转泵管5刚性连接。
[0026]本技术中上旋转机构4和下旋转机构6的具体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结构,例如挖掘机上的旋转结构,采用驱动装置带动小齿轮转动大齿轮的方式实现旋转功能。
[0027]所述清洗管油缸10一端刚性连接在上旋转泵管5上,另一端与清洗管11刚性连接。
[0028]所述清洗管11设置的进水口和进气口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压缩空气管,在清洗时清
洗水及压缩空气通过进水口及与进气口进入出料管8进行管路清洗。
[0029]采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先将布料机所有出料管8与台车布料管网接通,混凝土泵泵管与布料机进料泵管9接通:启动下旋转机构6旋转下旋转泵管7到需要角度,启动上旋转机构4旋转上旋转泵管5到需要角度,控制布料管油缸2伸出布料管3对接需要布料的出料管3;控制清洗管油缸10伸出清洗管11对接另一侧的出料管8;启动混凝土泵进行混凝土布料至完成该出料管布料作业。控制布料管油缸2缩回布料管3;控制清洗管油缸10缩回清洗管11;启动上旋转机构4旋转上旋转泵管180
º
,控制布料管油缸2伸出布料管3对接需要布料的出料管8;控制清洗管油缸10伸出清洗管对接另一侧的出料管8;启动清洗管11对刚才浇筑混凝土的管路进行清洗;启动混凝土泵进行混凝土布料至完成该出料管布料作业;控制布料管油缸2缩回布料管3;控制清洗管油缸10缩回清洗管11;重复上述操作流程对下一出料管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整个台车混凝土浇筑完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布料管油缸(2)、布料管(3)、上旋转机构(4)、上旋转泵管(5)、下旋转机构(6)和下旋转泵管(7);机座(1)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多根用于在布料时与布料管(3)连接的出料管(8),下旋转机构(6)固定设置在机座(1)上,下旋转机构(6)与下旋转泵管(7)转动连接,下旋转泵管(7)与上旋转机构(4)固定连接,且下旋转泵管(7)一端连通有进料泵管(9),另一端连通上旋转泵管(5),上旋转机构(4)与上旋转泵管(5)转动连接,上旋转泵管(5)与布料管(3)滑动连接,布料管油缸(2)一端与上旋转泵管(5)铰接,另一端与布料管(3)铰接,上旋转泵管(5)上固定设置有清洗管油缸(10),清洗管油缸(10)固定连接有用于在清洗时与出料管(8)连接的清洗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利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