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83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1
喷射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包括壳体,以及连接到壳体上的蒸汽导入部、蒸汽导出部,壳体内设置有中间储存腔,中间储存腔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冷气导入通道与壳体外的外部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蒸汽导入部内设置有蒸汽导入通道,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连通中间储存腔,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即其横截面尺寸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蒸汽导入通道用于形成喷射流;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靠近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从而能够接纳蒸汽导入通道所喷射出的至少部分喷射流,蒸汽导出通道向外释放喷射流中的至少部分水蒸汽。导出通道向外释放喷射流中的至少部分水蒸汽。导出通道向外释放喷射流中的至少部分水蒸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烹饪器具领域中的破泡器,尤其涉及一种喷射式破泡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有所述喷射式破泡器的烹饪器具。所述破泡器用于破除所述烹饪器具工作中产生的汽泡以防止其流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用于电饭煲的破泡器大多数是在破泡器的内部空腔中设置多重破泡壁来进行机械破泡,例如公告号为CN10795139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而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现在又出现了通过负压发生器吸入外部空气来达到冷凝破泡的效果,例如公告号为CN20336977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所述煲盖用于盖在所述煲体上以与所述煲体内限定出烹饪腔,所述煲盖内具有蒸汽通道;负压发生器,所述负压发生器设在煲盖上,用于在所述烹饪腔和所述蒸汽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内产生消泡区域;以及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在所述煲盖内且通过带传动驱动所述负压发生器转动。此公开电饭煲通过采用负压发生器以在烹饪腔和蒸汽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内产生局部负压,促进了泡沫的破裂,大大减少了泡沫的溢出,由此电饭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
[0003]虽然上述公告号为CN203369771U的中国技术专利能够实现冷凝破泡的效果,但是其需要配置结构复杂的负压发生器和驱动器,不仅带来拆装繁杂、空间占用率大的问题,还会使得破泡器的成本大大的提高。此外,公布号为CN10724280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冷凝破泡的破泡器,其通过双叶轮实现冷空气吸入而实现冷凝破泡的效果,虽然无需配置驱动器,但是双叶轮式的破泡器同样存在拆装繁杂、空间占用率大、成本大大提高这些问题,并且由于叶轮结构较为复杂,其上残留的淀粉类固化物也不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喷射式破泡器,解决现有技术吸入冷气实现冷凝破泡的破泡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喷射式破泡器,包括壳体,以及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蒸汽导入部、蒸汽导出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中间储存腔,所述中间储存腔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冷气导入通道与所述壳体外的外部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部内设置有蒸汽导入通道,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中间储存腔,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即其横截面尺寸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用于形成喷射流;所述蒸汽导出部内设置有蒸汽导出通道,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中间储存腔,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靠近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从而能够接纳所述蒸汽导入通道所喷射出的至少部分喷射流,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向外释放所述喷射流中的至
少部分水蒸汽;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之间保留有负压间隙,所述负压间隙用于借助于所述喷射流所形成的相对低压将经所述冷气导入通道进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的冷空气自动地引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辅助破泡,所述负压间隙还用于让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的未蒸发的泡汁至少部分地反流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所述中间储存腔用于收集未蒸发的泡汁。
[0006]其中,所述喷射式破泡器主要应用在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中,其用于衰减或破裂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汽泡,从而降低烹饪时蒸煮物溢出的风险。工作时,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内产生的高温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进入所述破泡器内,高温蒸汽在经过所述破泡器破泡后其内的水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出通道排出。
[0007]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可以为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即形成壳体的一部分的结构,例如所述蒸汽导入部与下面所述的下壳体一体成型,而所述蒸汽导出部与下面所述的上壳体一体成型,或者是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两者均与所述上壳体或者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还可以是独立于所述壳体并机械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结构。不管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如何布置,只要不妨碍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例如不妨碍形成所述负压间隙即可。
[0008]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可以整体或部分地延伸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在布局方向上,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可以成对地上下方向布置,也可以成对地左右方向布置或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布置。其中,在所述左右方向布置或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布置的方案中,所述蒸汽导入部或所述蒸汽导出部可以不用延伸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只要保证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的下缘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的底壁即可;在上下方向布置的方案中,如果所述蒸汽导入部位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下方,所述蒸汽导入部就需要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从而保证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的底壁。
[0009]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并且其横截面尺寸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定义了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布局形状,当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入口经过蒸汽出口进入到所述破泡器内部的过程中能够让将蒸汽逐渐加速,形成束流状的喷射流,在此过程中形成第一道破泡结构。
[0010]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是指对应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所在一侧的端部,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是指对应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所在一侧的端部。从物理空间布局上讲,可以在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之间在蒸汽流动方向上形成轴向间隙也即所述负压间隙;还可以是,让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伸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但在径向方向上让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的径向尺寸稍微小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所对应位置的尺寸,从而形成径向间隙也即所述负压间隙。当然从结构安排上讲,在上述形成负压结构中,在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之间可以设置连接定位的连接筋条,也是可行的方案。
[0011]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的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这样保证所述中间储存腔具有一定的储存液体的能力,从而让所述中间储存腔内的储存液体不会轻易地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
蒸汽出口反流入到烹饪锅中,或不会轻易地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流出到锅盖之外。
[0012]在具体应用中,所述喷射式破泡器可以为独立于烹饪器具的结构并在使用时安装到烹饪器具的锅盖上;还可以是,所述喷射式破泡器由所述烹饪器具的锅盖直接组合形成,例如当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时,电饭煲的煲盖一般为包括中盖、外盖的双层式结构或者包括内盖、中盖、外盖的三层式结构,此时所述壳体例如下面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由煲盖的中盖、外盖直接形成,即所述上壳体与外盖一体化成型,所述下壳体与中盖一体化成型。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由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因而可以集聚喷射流,提高喷射流的流速,而且减少泡体的形成,也能破泡形成第一道破泡结构。此外还能利用所述喷射流所形成的相对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喷射式破泡器,包括壳体,以及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蒸汽导入部、蒸汽导出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中间储存腔,所述中间储存腔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冷气导入通道与所述壳体外的外部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部内设置有蒸汽导入通道,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中间储存腔,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即其横截面尺寸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用于形成喷射流;所述蒸汽导出部内设置有蒸汽导出通道,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中间储存腔,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靠近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从而能够接纳所述蒸汽导入通道所喷射出的至少部分喷射流,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向外释放所述喷射流中的至少部分水蒸汽;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之间保留有负压间隙,所述负压间隙用于借助于所述喷射流所形成的相对低压将经所述冷气导入通道进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的冷空气自动地引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辅助破泡,所述负压间隙还用于让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的未蒸发的泡汁至少部分地反流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所述中间储存腔用于收集未蒸发的泡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破泡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蒸汽导入部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破泡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蒸汽导出部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破泡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出口部上设置有盖住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出口的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突刺,所述顶盖板不妨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