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83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颈部按摩仪,包括中间支架、两个夹臂、至少一个弹性连接套和至少一个弹性件,两个夹臂分别连接于中间支架的两端,弹性连接套夹设于至少一个夹臂和中间支架之间,弹性件位于夹设有弹性连接套的夹臂和中间支架之间,弹性连接套套设于弹性件,弹性件与中间支架和夹臂连接,弹性件能够以其与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为支点相对中间支架摆动,以调整两个夹臂间的距离。本申请的中间支架和夹臂通过弹性件连接,能够具有更长的摆臂,能使两个夹臂间的距离调整范围更大,更有效地适应不同粗细的脖子;同时在中间支架和夹臂间设置弹性连接套,并将其套设在弹性件外,能够为夹臂向外张开提供可能的同时,有效地防止颈部按摩仪的表面产生缝隙。的表面产生缝隙。的表面产生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颈部按摩仪以其能够较好的舒缓放松颈部肌肉组织、缓解颈部疲劳的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
[0003]在相关技术中,颈部按摩仪的佩戴支架通常包括用于承载按摩头的中间支架及两个夹臂,两个夹臂分别连接于中间支架的两端,通过两个夹臂的夹持作用能够使颈部按摩仪佩戴于脖子上。而为了方便佩戴,通常会在中间支架和夹臂的连接处设置扭簧,以调节两个夹臂间的距离。但是,该类颈部按摩仪在调节的时候,可调节范围比较小,难以适应不同围脖的用户。同时,该类颈部按摩仪为了避免夹臂相对中间支架转动时二者发生碰撞,通常会在夹臂与中间支架间留有空隙或在中间支架上开设避让空间,这样一来,易夹到皮肤和头发,给用户带来不舒适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颈部按摩仪,能够使两个夹臂间的距离调整范围更大,更好地适应不同脖围的用户,同时还能避免夹到皮肤和头发,提高用户体验。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
[0006]中间支架;
[0007]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中间支架上;
[0008]两夹臂,两所述夹臂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两端;
[0009]至少一弹性连接套,所述弹性连接套夹设于至少一所述夹臂和所述中间支架之间;以及
[0010]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夹设有所述弹性连接套的所述夹臂和所述中间支架之间,所述弹性连接套套设于所述弹性件外,且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中间支架以及所述夹臂连接,所述弹性件能够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为支点相对所述中间支架摆动,并且向所述夹臂施加朝向人体颈部的第一预压力,所述夹臂能够在所述第一预压力的作用下压贴于所述颈部。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中间支架中与所述中间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弹性连接套伸入所述夹臂中与所述夹臂连接。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临近所述中间支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中间支架的中间位置为所述中间支架在所述中间支架的颈部环绕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对接形成所述中间支架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支架具有形成所述内部空间内的第一内壁面,所述第二支架具有形成所述内部空间内的第二内壁面;
[0014]所述第一内壁面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临近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内壁面对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间隙内,所述间隙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为支点相对所述中间支架摆动的行程。
[00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弧形弹性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朝向所述第一内壁面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弧面设置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沿所述第一弧面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弧面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平行。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接形成所述中间支架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支架具有形成所述内部空间中的第一内壁面,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壁面连接;
[0017]所述夹臂包括对接的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对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对接形成所述夹臂的内腔,所述外壳具有形成所述内腔中的第三内壁面;
[0018]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内壁面和所述第三内壁面。
[00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支架和所述夹臂连接。
[00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架和所述夹臂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弹性连接套的两端分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二者之一为插接块,二者另一为插接槽,所述插接块与所述插接槽配合插接。
[00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为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为插接块时,所述插接槽为刚性插接槽,所述插接块为具有形变能力的弹性块,且所述插接块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插接槽的槽口尺寸,在所述插接块插设在所述插接槽内时,所述插接块适于发生膨胀以与所述插接槽过盈配合。
[00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为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为插接块时,所述中间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接形成插接槽;
[0023]所述夹臂包括相对的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对应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对接形成插接槽。
[00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套的分别面向所述中间支架和所述夹臂的两个相对面为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中间支架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夹臂的端面抵接。
[00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套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连接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与所述中间支架的外表面形成
平滑过渡,和/或,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夹臂的外表面形成平滑过渡。
[00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片、硅胶片或橡胶片。
[00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为多个,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多个所述按摩组件沿所述中间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其中一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中间支架的用于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按摩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部按摩仪,中间支架和夹臂通过弹性件连接,以使夹臂能够以弹性件与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为支点相对中间支架摆动,具有更长的摆臂,能够使两个夹臂间的距离调整范围更大,能够有效地适应不同粗细的脖子,同时还有利于使颈部按摩仪能够进一步扩展其适用人群。佩戴时,使用者的双手可各持一个夹臂并向外张开,以增大两个夹臂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支架;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中间支架上;两夹臂,两所述夹臂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两端;至少一弹性连接套,所述弹性连接套夹设于至少一所述夹臂和所述中间支架之间;以及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夹设有所述弹性连接套的所述夹臂和所述中间支架之间,所述弹性连接套套设于所述弹性件外,且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中间支架以及所述夹臂连接,所述弹性件能够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为支点相对所述中间支架摆动,并且向所述夹臂施加朝向人体颈部的第一预压力,所述夹臂能够在所述第一预压力的作用下压贴于所述人体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中间支架中与所述中间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弹性连接套伸入所述夹臂中与所述夹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临近所述中间支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中间支架的中间位置为所述中间支架在所述中间支架的颈部环绕方向上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接形成所述中间支架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支架具有形成所述内部空间的第一内壁面,所述第二支架具有形成所述内部空间的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一内壁面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临近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内壁面对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间隙内,所述间隙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中间支架的连接位置为支点相对所述中间支架摆动的行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弧形弹性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朝向所述第一内壁面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弧面设置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沿所述第一弧面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弧面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接形成所述中间支架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支架具有形成所述内部空间的第一内壁面;所述夹臂包括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肖华张雨微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