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线结构的导联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79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分线结构的导联线,包括三角插头,三角插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联总线,导联总线的一端穿插连接有第一分线盒,第一分线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线装置本体,分线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有RA分线,RL分线,V1分线,及七个导联分线,每个导联分线均穿插连接有第二分线盒,第二分线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线块,每个导联分线的长度均不相同,且均与分线块穿插连接,每个导联分线均连接有不同的电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分线盒与第二分线盒,通过各个电极片的安装位置、方向及所连接的导联分线长度的差异,将各个电极片进行区分,解决了在佩戴电极片时容易出错的问题,方便且实用。方便且实用。方便且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线结构的导联线


[0001]本技术涉及导联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线结构的导联线。

技术介绍

[0002]导联线是用来连接电极和心电图机的导线,根据心电图机的种类及功用的不同,心电图机所连接的导联线的数目也有所差异,导联线在现代医学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情监控、手术观测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0003]现在的动态心电记录仪的导联线配件结构都是在同一方向出线且长短相同,在佩戴电极时经常出现将电极贴错比如RA和RL贴反,或胸前导联贴反的情况,对心电检测的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进行相关的检测及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线结构的导联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分线结构的导联线,包括三角插头,所述三角插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联总线,所述导联总线的一端穿插连接有第一分线盒,所述第一分线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线装置本体,所述分线装置本体的进线口与导联总线固定连接,所述分线装置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RA分线,所述RA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一分线盒背面开设的第一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RA电极片,所述分线装置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RL分线,所述RL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一分线盒正面开设的第二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RL电极片,所述分线装置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V1分线,所述V1分线穿过第一分线盒顶端开设的第三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V1电极片,所述V1电极片与第一分线盒固定连接,所述分线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七个导联分线,每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均穿过第一分线盒一侧开设的第一分线槽,且穿插连接有第二分线盒,所述第二分线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线块,所述分线块的一侧开设有七个第二分线槽,每个所述导联分线均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二分线槽穿插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分线盒背面开设的第四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LA电极片,其中另一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分线盒正面开设的第五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LL电极片,所述第二分线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V2电极片,其中另一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分线块顶端开设的V2电极槽,且穿过第二分线盒顶端开设的第六分线孔与V2电极片固定连接,其中四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分线盒一侧开设的第三分线槽,且分别连接有V3电极片、V4电极片、V5电极片和V6电极片。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线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延长板,所述第一延长板的一侧开设有七个第一连通孔,每个所述导联分线均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连通孔穿插连接,所述第二分线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延长板,所述第二延长板的一侧开设有七个第二连通孔,每个所述导联分线均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二连通孔穿插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分线块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
[0008]优选的,所述V3电极片所连接的导联分线长度小于V4电极片所连接的导联分线长度,所述V4电极片所连接的导联分线长度小于V5电极片电极片所连接的导联分线长度,所述V5电极片所连接的导联分线长度小于V6电极片所连接的导联分线长度。
[0009]优选的,所述RA电极片、RL电极片、V1电极片、LA电极片、LL电极片、V2电极片、V3电极片、V4电极片、V5电极片、V6电极片的底端均粘接有可重复使用的硅胶保护膜。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线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RA提示块和RL提示块,所述第二分线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LA提示块和LL提示块。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通过设置第一分线盒与第二分线盒结构,将RA电极片、LA电极片、RL电极片、LL电极片分成不同位置不同方向,将V1电极片、V2电极片分别安装至第一分线盒及第二分线盒上,V2电极片、V3电极片、V4电极片、V5电极片按其连接的导联分线的不同长度来区分,解决了在佩戴电极片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0013](2)通过设置分线块正面及背面的限位挡板,对其中两个导联分线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其在第二分线盒内的分布条理清晰,更加规范;
[0014](3)通过设置第一分线盒顶端的RA提示块和RL提示块结构,第二分线盒的顶端的LA提示块和LL提示块结构,使在使用该导联线时能够直接对各电极片进行分辨,有利于各电极片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体结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一分线盒与第二分线盒顶面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一分线盒与第二分线盒正面剖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分线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三角插头;2、导联总线;3、第一分线盒;4、分线装置本体;5、RA电极片;6、RL电极片;7、V1电极片;8、第二分线盒;9、分线块;10、LA电极片;11、LL电极片;12、V2电极片;13、V3电极片;14、V4电极片;15、V5电极片;16、V6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具有分线结构的导联线,包括三角插头1,三角插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联总线2,导联总线2的一端穿插连接有第一分线盒3,第一分线盒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线装置本体4,分线装置本体4的进线口与导联总线2固定连接,分线装置本体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RA分线,RA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一分线盒3背面开设的第一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RA电极片5,分线装置本体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RL分线,RL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一分线盒3正面开设的第二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RL电极片6,分线装置本体4的
顶端固定连接有V1分线,V1分线穿过第一分线盒3顶端开设的第三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V1电极片7,V1电极片7与第一分线盒3固定连接,分线装置本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七个导联分线,每个导联分线的一端均穿过第一分线盒3一侧开设的第一分线槽,且穿插连接有第二分线盒8,第二分线盒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线块9,分线块9的一侧开设有七个第二分线槽,每个导联分线均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二分线槽穿插连接,其中一个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分线盒8背面开设的第四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LA电极片10,其中另一个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分线盒8正面开设的第五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LL电极片11,第二分线盒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V2电极片12,其中另一个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分线块9顶端开设的V2电极槽,且穿过第二分线盒8顶端开设的第六分线孔与V2电极片12固定连接,其中四个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分线盒8一侧开设的第三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线结构的导联线,包括三角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插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联总线(2),所述导联总线(2)的一端穿插连接有第一分线盒(3),所述第一分线盒(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线装置本体(4),所述分线装置本体(4)的进线口与导联总线(2)固定连接,所述分线装置本体(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RA分线,所述RA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一分线盒(3)背面开设的第一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RA电极片(5),所述分线装置本体(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RL分线,所述RL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一分线盒(3)正面开设的第二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RL电极片(6),所述分线装置本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V1分线,所述V1分线穿过第一分线盒(3)顶端开设的第三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V1电极片(7),所述V1电极片(7)与第一分线盒(3)固定连接,所述分线装置本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七个导联分线,每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均穿过第一分线盒(3)一侧开设的第一分线槽,且穿插连接有第二分线盒(8),所述第二分线盒(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线块(9),所述分线块(9)的一侧开设有七个第二分线槽,每个所述导联分线均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二分线槽穿插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分线盒(8)背面开设的第四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LA电极片(10),其中另一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第二分线盒(8)正面开设的第五分线孔,且固定连接有LL电极片(11),所述第二分线盒(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V2电极片(12),其中另一个所述导联分线的一端穿过分线块(9)顶端开设的V2电极槽,且穿过第二分线盒(8)顶端开设的第六分线孔与V2电极片(12)固定连接,其中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振薛汝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平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