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73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框,所述试验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安装有防眩板,试验框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内滑动安装有调节座,调节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试验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探头,且红外探头与防眩板相适配,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试验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防眩板进行疲劳试验,且能够对防眩板不同的位置进行试验,能够提高试验的效率。够提高试验的效率。够提高试验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眩板是为解决对向车灯眩光而安装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上的一种交通安全产品,多设置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上或护栏中间,也有一些设置在中央开口活动护栏上,从材质上分钢制防眩板、塑料防眩板、玻璃钢防眩板,从外观上分类,常见的有普通直板、反S形、仿浮雕防眩板、公路景观防眩板等。
[0003]防眩板有时还经常会被拦腰折断,也许有人认为路上的防眩板损害是产品质量或者人为因素造成的,但经调查后发现,路上每个防眩板断裂处都是连续几十米长,由于高速公路是封闭的,行人很少能进来,因此,被车撞断是路上防眩板断裂的主要原因,护栏顶部的宽度较窄,双向行车的横向间距小,超宽车辆经常将防眩板撞坏,因此需要对防眩板疲劳荷能进行检测,且现有的试验装置,不便于对防眩板进行施压作用力,且不便于对防眩板不同的位置进行试验,使得试验效率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防眩板进行施压作用力,且不便于对防眩板不同的位置进行试验,使得试验效率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框,所述试验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安装有防眩板,试验框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内滑动安装有调节座,调节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试验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探头,且红外探头与防眩板相适配,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试验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试验框内并固定安装在连接架上,第一孔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稳定杆,且调节座滑动套设在稳定杆上,防眩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相适配,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孔,且两个转动孔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设置为开口,转动孔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且两个固定孔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为开口,固定杆与固定孔相适配;
[0007]两个固定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板,且压板与防眩板相适配,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板,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压板,且压板与第二固定板相适配,
第一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杆,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旋钮,压板螺纹套设在丝杆上,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且挂钩与固定环相适配,稳定杆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调节槽,调节座上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内滑动安装有T形杆,且T形杆与对应的调节槽相适配,T形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调节座上。
[0008]优选的,所述挂钩内转动安装有挡板,挡板与挂钩的开口相适配,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的一端,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挂钩的内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试验框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槽,第二槽内滑动安装有L形杆,且L形杆与对应的T形杆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形杆上。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压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座,且滑动座与对应的滑动槽滑动连接,能够使得压板进行稳定的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且丝杆与转动孔转动连接,能够使得丝杆进行稳定的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调节座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座,且移动座与对应的移动槽滑动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当对防眩板疲劳试验时,把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安装在防眩板的两侧,然后转动固定杆,使得固定杆转动安装在固定孔内,然后转动旋钮,旋钮能够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的转动能够带动压板进行移动,压板的移动能够对第二固定板进行压紧,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在防眩板上,然后转动转板,转板能够带动螺纹杆,在第一螺纹孔的作用下,能够使得螺纹杆一边转动一边移动,螺纹杆的移动能够带动压板进行移动,压板能够对防眩板进行固定;
[0016]通过挂钩能够固定安装在固定环内,然后通过启动推杆电机,推杆电机通过输出轴能够带动连接架进行移动,连接架能够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移动板能够通过稳定杆能够带动调节座进行移动,调节座能够带动拉力传感器进行移动,拉力传感器通过钢丝绳和挂钩能够带动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防眩板施加压力,通过红外探头能够检测防眩板的位移,从而能够对防眩板疲劳进行初步试验;
[0017]然后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再次拆装,从而能够调节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位置,返回移动T形杆,能够使得T形杆能够拉伸第一弹簧并脱离调节槽,然后向上移动调节座,使得调节座能够带动拉力传感器和钢丝绳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得拉力传感器与固定环处于同一水平线,从而能够对防眩板不同的高度进行施压压力,从而能够对防眩板疲劳进行再次试验,提高试验的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防眩板进行疲劳试验,且能够对防眩板不同的位置进行试验,能够提高试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的防眩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的C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试验框;2、安装座;3、防眩板;4、移动板;5、第一孔;6、拉力传感器;7、红外探头;8、连接架;9、推杆电机;10、调节座;11、限位座;12、限位槽;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5、转动孔;16、旋转杆;17、固定杆;18、第一螺纹孔;19、螺纹杆;20、压板;21、转板;22、固定孔;23、第一槽;24、压板;25、丝杆;26、旋钮;27、固定环;28、钢丝绳;29、挂钩;30、挡板;31、固定弹簧;32、稳定杆;33、调节槽;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眩板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安装座(2)固定安装有防眩板(3),试验框(1)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板(4),移动板(4)的上开设有第一孔(5),第一孔(5)内滑动安装有调节座(10),调节座(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6),拉力传感器(6)上固定安装有钢丝绳(28)的一端,钢丝绳(2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29),试验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探头(7),且红外探头(7)与防眩板(3)相适配,移动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8),试验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9),推杆电机(9)的输出轴延伸至试验框(1)内并固定安装在连接架(8)上,第一孔(5)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稳定杆(32),且调节座(10)滑动套设在稳定杆(32)上,防眩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4),且第二固定板(14)与第一固定板(13)相适配,第一固定板(13)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孔(15),且两个转动孔(15)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设置为开口,转动孔(15)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杆(16),旋转杆(16)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7),第二固定板(14)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22),且两个固定孔(22)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为开口,固定杆(17)与固定孔(22)相适配;两个固定杆(17)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8),第一螺纹孔(18)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板(20),且压板(20)与防眩板(3)相适配,螺纹杆(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板(21),两个固定杆(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23),第一槽(23)内滑动安装有压板(24),且压板(24)与第二固定板(14)相适配,第一槽(23)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杆(25),丝杆(2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17)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旋钮(26),压板(24)螺纹套设在丝杆(25)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勇马学锋刘燕飞郭东华白媛媛徐东周岱周海峰韩越吴洵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