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威专利>正文

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70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气管操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包括承重板、主机和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承重板下端四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承重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机,主机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主机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消毒器,消毒器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加液孔,消毒器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废料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改进过的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可以快速将病人使用过的探测管进行消毒,不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消毒,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延长使用的寿命,且改进过的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可以直接将检测结果从主机操作车上打印出来,不需要到别处排队取得结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时实用性强。时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气管操作车,具体为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

技术介绍

[0002]麻醉科支气管镜,主要用于可视麻醉插管和重症监护室气道管理,同时还可以进行肺叶管、亚段支气管病变的检查、活检取样等用途,而支气管镜操作车则是将支气管镜检测头、主机、显示屏等设备集中在一个移动推车上,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对支气管镜的整套设备进行转移。
[0003]然而现有的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不能快速的将病人使用过的探测管进行消毒,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消毒,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和减少使用寿命,且现有的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不能快速的将检测出来的结果直接从主机操作车上打印出来,检测结果出来后需要到别处排队处取得结果,耽误大量时间,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然而现有的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不能快速的将病人使用过的探测管进行消毒,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消毒,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和减少使用寿命,且现有的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不能快速的将检测出来的结果直接从主机操作车上打印出来,检测结果出来后需要到别处排队处取得结果,耽误大量时间,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包括承重板、主机和万向轮,所述承重板下端四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承重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机,所述主机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主机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消毒器,所述消毒器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加液孔,所述消毒器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废料盒,所述消毒器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消毒器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消毒管,所述消毒管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凹槽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消毒器上端中部活动连接有探测管,所述主机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键,所述主机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盘,所述主机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所述主机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打印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重板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矩形阵列共有4个万向轮,且万向轮等距分布在承重板底部四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测管贯穿于消毒器内部,且消毒器和探测管为纵向平行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毒管呈圆形状,且消毒管环绕于螺杆外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液孔和废料盒开口呈逐渐递减状,
且加液孔和废料盒底部呈垂直状贯穿于输送管和排液管。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键和移动盘对等分布在主机的顶端,且调节键和移动盘与显示屏为横向平行设置。
[00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种改进过的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可以快速将病人使用过的探测管进行消毒,不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消毒,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延长使用的寿命,且改进过的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可以直接将检测结果从主机操作车上打印出来,不需要到别处排队取得结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0013]1、由于设置了消毒器,让螺杆将探测管收缩至消毒器内部,让消毒液通过输送管输送至消毒管内对探测管进行消毒,再将消完毒的消毒液排至排液管再到废料盒倒掉,就不会导致细菌感染,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延长使用的寿命。
[0014]2、由于设置了打印器,让探测管检测出来的结果可以直接反应在显示屏上,再让调节键将显示屏上的结果直接在主机操作车上打印出来,就不需要到别处排队取得结果,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消毒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打印机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万向轮;2、承重板;3、主机;4、显示屏;5、消毒器;501、加液孔;502、输送管;503、消毒管;504、螺杆;505、排液管;506、凹槽;507、废料盒;6、探测管;7、调节键;8、移动盘;9、散热网;10、打印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包括承重板2、主机3和万向轮1,承重板2下端四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1,承重板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机3,主机3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4,主机3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消毒器5,消毒器5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加液孔501,消毒器5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废料盒507,消毒器5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凹槽506,凹槽506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02,消毒器5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消毒管503,消毒管503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螺杆504,凹槽506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505,消毒器5上端中部活动连接有探测管6,主机3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键7,主机3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盘8,主机3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9,主机3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打印器10。
[0022]其中,承重板2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矩形阵列共有4个万向轮1,且万向轮1等距分布在承重板2底部四周。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万向轮1等距分布在承重板2底部四周的设计,可以随意移动至
指定的工作地点,在实际使用时移动的更加顺畅稳定,不会出现卡顿等现象发生。
[0024]其中,探测管6贯穿于消毒器5内部,且消毒器5和探测管6为纵向平行设置。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探测管6贯穿于消毒器5内部的设计,让探测管6可以方便消毒和使用,不使用时可以在消毒器5内防止细菌感染,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0026]其中,消毒管503呈圆形状,且消毒管503环绕于螺杆504外部。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消毒管503环绕于螺杆504外部的设计,让螺杆504将探测管6收缩至消毒器5内部,让消毒管503对探测管6进行消毒。
[0028]其中,加液孔501和废料盒507开口呈逐渐递减状,且加液孔501和废料盒507底部呈垂直状贯穿于输送管502和排液管505。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让消毒液经过加液孔501进入输送管502再输送至消毒管503内对探测管6进行消毒,再将消完毒的消毒液排至排液管505再到废料盒507倒掉,就不会导致细菌感染,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延长使用的寿命。
[0030]其中,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支气管镜操作车,包括承重板(2)、主机(3)和万向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2)下端四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1),所述承重板(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机(3),所述主机(3)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4),所述主机(3)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消毒器(5),所述消毒器(5)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加液孔(501),所述消毒器(5)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废料盒(507),所述消毒器(5)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凹槽(506),所述凹槽(506)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02),所述消毒器(5)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消毒管(503),所述消毒管(503)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螺杆(504),所述凹槽(506)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505),所述消毒器(5)上端中部活动连接有探测管(6),所述主机(3)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键(7),所述主机(3)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盘(8),所述主机(3)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9),所述主机(3)正面中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王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