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662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6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属于建筑抗震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安装建筑主体的构造板,所述构造板位于基坑内,所述构造板背离建筑主体的面上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缓解建筑主体沿建筑主体高度方向的运动;建筑主体的外墙设置有回复装置,所述回复装置用于减小建筑主体的摆动幅度。本申请具有降低建筑倒塌的效果。建筑倒塌的效果。建筑倒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抗震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又称地动、地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0003]地震过程中,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建筑沿横波的传递方向左右摆动;在地震纵波的作用下,建筑在上下方向运动;在上述两个方向运动下,导致建筑倒塌;目前,为了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人们采用的传统方法是依靠建筑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抵御地震,依靠结构的变形和破损消耗传入建筑物的能量;建筑施工过程一般为,首先在地面上开挖基坑,随后对基坑进行硬化;随后在基坑内修建地基,再在地基上进行建筑主体的搭建。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高层建筑在摆动过程中,在共振的作用下,建筑物的摆动幅度逐渐增加,同样会导致建筑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降低建筑倒塌的可能性,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建筑主体(1)的构造板(2),所述构造板(2)位于基坑内,所述构造板(2)背离建筑主体(1)的面上设置有缓冲件(3),所述缓冲件(3)用于缓解建筑主体(1)沿建筑主体(1)高度方向的运动;建筑主体(1)的外墙设置有回复装置(4),所述回复装置(4)用于减小建筑主体(1)的摆动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装置(4)包括设置在建筑主体(1)上的风扇(41),所述风扇(41)的进风口位于背离建筑主体(1)的一侧,所述风扇(41)的出风口位于靠近建筑主体(1)一侧;所述回复装置(4)还包括第一启动件(42),所述第一启动件(42)用于建筑主体(1)在摆动过程启动风扇(41),向建筑主体(1)提供朝向摆动方向相反的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4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扇(41)均布在建筑主体(1)的外墙上;所述第一启动件(42)包括设置在建筑主体(1)上的多个轻触开关(421),多个所述轻触开关(421)与所述风扇(41)一一对应,所述轻触开关(421)与位于背离轻触开关(421)的风扇(41)电连接,所述建筑主体(1)上设置有触碰件(422),所述触碰件(422)用于随建筑主体(1)的摆动,以触碰轻触开关(421),使风扇(41)通电或断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碰件(422)包括悬挂在建筑主体(1)外墙上的触碰块(4221),建筑主体(1)的外墙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触碰块(4221)的软绳(4222),所述软绳(4222)与所述触碰块(4221)均位于竖直状态,所述轻触开关(421)的按压方向为垂直于软绳(4222)的长度方向,所述软绳(4222)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触碰块(4221)与轻触开关(421)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的减震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主体(1)的外墙上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