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管型内部检测探头的自动辅助爬行机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探头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管型内部检测探头的自动辅助爬行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厂的运转设备往往因为体系庞大、构造复杂而难以进行维护,其材料往往由金属组成,且大多工作在高温、高压或腐蚀介质的工况下,运行中会有不同程度损伤乃至泄露,使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或发生故障停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造成安全威胁。为了尽早发现设备损伤并及时采取对策,确保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对设备进行金属缺陷检测。如凝气管,这些管材除了在生产和安装时留下的隐性缺陷在运行过程继续扩展外,在运行过程还会产生新的缺陷,如管内沉积物引起的点腐蚀、汽侧氨腐蚀诱发的管外环形槽状蚀坑以及管内流水冲击磨蚀等,从而导致泄漏。通常使用凝气管尺寸大多是5
‑
6米的长度,直径在19
‑
30mm,单个凝汽器的管道达到上百根,检测时候需要人工将检测探头插到底部,再匀速拔出来。如果拔的速度过快可能会因为超过探头的采样频率导致漏检的情况,并且由于操作方式需要人工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金属管型内部检测探头的自动辅助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A1)、支撑模块(A2)和平衡轮模块(A3);所述驱动模块(A1)包括主体外壳(A1
‑
1)、同步带(A1
‑
3)、同步齿轮(A1
‑
4)、传动轴(A1
‑
5)、驱动轮(A1
‑
6)、传动斜齿(A1
‑
7)、驱动斜齿(A1
‑
8)和电机(A1
‑
9);电机(A1
‑
9)与驱动斜齿(A1
‑
8)连接,传动斜齿(A1
‑
7)与驱动斜齿(A1
‑
8)啮合,传动斜齿(A1
‑
7)背部的齿轮与同步带(A1
‑
3)啮合,同步带(A1
‑
3)与同步齿轮(A1
‑
4)啮合,同步齿轮(A1
‑
4)与传动轴(A1
‑
5)固定连接,传动轴(A1
‑
5)与驱动轮(A1
‑
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模块(A2)包括支撑主体(A2
‑
1)、弹簧(A2
‑
2)、定位卡块(A2
‑
3)、第二轴承(A2
‑
4)、轮轴(A2
‑
5)和支撑轮(A2
‑
6);弹簧(A2
‑
2)通过支撑主体(A2
‑
技术研发人员:骆洲,金仲文,钟耀毅,许云良,李炳辰,高峰,田好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