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46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势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预先确定的地块基准高度对目标地块的三维点集合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点集合和低洼点集合;基于所述高墩点集合和所述低洼点集合确定所述三维点集合的目标聚类网格尺寸;根据所述目标聚类网格尺寸对所述三维点集合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信息和低洼区域信息。这样,基于对目标地块的三维点集合的网格聚类分析,得到高墩区域信息和低洼区域信息,提高地块高墩区域及低洼区域信息的准确度及处理效率。确度及处理效率。确度及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势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地形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势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作业中,为对耕地进行更好地管理,需要了解耕地的高墩与低洼情况。现有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实地在耕地进行观察,通过人工经验大概预估耕地的高墩及低洼范围。实地观察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由于人工观察只能得出预估情况,耕地的高墩及低洼等耕地信息误差大,导致耕地的高墩及低洼区域信息准确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势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势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基于预先确定的地块基准高度对目标地块的三维点集合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点集合和低洼点集合;
[0006]基于所述高墩点集合和所述低洼点集合确定所述三维点集合的目标聚类网格尺寸;
[0007]根据所述目标聚类网格尺寸对所述三维点集合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信息和低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先确定的地块基准高度对目标地块的三维点集合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点集合和低洼点集合;基于所述高墩点集合和所述低洼点集合确定所述三维点集合的目标聚类网格尺寸;根据所述目标聚类网格尺寸对所述三维点集合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信息和低洼区域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目标地块对应的目标地形瓦片集合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三维点集合;其中,所述目标地形瓦片集合的获取过程包括:对初始地形图像数据进行切图处理,得到分辨率最高的最高级别地形瓦片集合,所述最高级别地形瓦片集合的各像素点具备对应的高度值;基于所述最高级别地形瓦片集合逐级进行瓦片合并处理,得到分辨率不同的至少一个低级别地形瓦片集,其中,所述低级别地形瓦片集中不同像素点由相对较高级别的地形瓦片集中不同像素矩阵形成;对于各低级别地形瓦片集中各像素点,从所述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矩阵中确定一个目标像素点,并将所述像素点的高度值更新为所述目标像素点的高度值;其中,确定出的所有目标像素点不同时为具备最大高度值的像素点;根据地形图像缩放等级,从所述最高级别地形瓦片集合和所述低级别地形瓦片集中确定对应分辨率级别的目标地形瓦片集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初始地形图像数据进行切图处理,包括:采用最大值采样算法对所述初始地形图像数据进行切图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高墩点集合和所述低洼点集合确定所述三维点集合的目标聚类网格尺寸,包括:确定用于对所述高墩点集合进行网格聚类分析的第一网格尺寸;确定用于对所述低洼点集合进行网格聚类分析的第二网格尺寸;将所述第一网格尺寸及所述第二网格尺寸中的较小值作为所述目标聚类网格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对所述高墩点集合进行网格聚类分析的第一网格尺寸,包括:按照预设网格间距对所述高墩点集合进行网格化处理,以得到多个第一网格;按照M
×
M网格阵列将多个所述第一网格进行递归合并,直至递归合并所得的至少一个网格中包含的三维点的总数少于设定数量;其中,M为非1的正数;将最后一次递归合并得到的网格的尺寸作为所述第一网格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对所述低洼点集合进行网格聚类分析的第二网格尺寸,包括:按照预设网格间距对所述低洼点集合进行网格化处理,以得到多个第二网格;按照M
×
M网格阵列将多个所述第二网格进行递归合并,直至递归合并所得的至少一个网格中包含的三维点的总数少于设定数量;将最后一次递归合并得到的网格的尺寸作为所述第二网格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聚类网格尺寸对所述三维点集合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信息和低洼区域信息,包括:按照所述目标聚类网格尺寸对所述三维点集合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多个待分类网格;根据所述地块基准高度对所述多个待分类网格的三维点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高墩网格、低洼网格及混合网格;根据所述高墩网格、所述低洼网格及所述混合网格确定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信息及低洼区域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块基准高度对所述多个待分类网格的三维点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高墩网格、低洼网格及混合网格,包括:将多个所述待分类网格中低洼点的个数小于或等于预设数值的网格确定为高墩网格;将多个所述待分类网格中高墩点的个数小于或等于预设数值的网格确定为低洼网格;将多个所述待分类网格中除所述高墩网格及所述低洼网格之外的其他网格作为混合网格。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墩区域信息包括高墩区域边界及高墩区域面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低洼区域信息包括低洼区域边界及低洼面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根据所述高墩网格、所述低洼网格及所述混合网格确定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信息及低洼区域信息,包括:根据所述高墩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第一高墩区域边界和/或第一高墩区域面积;根据所述低洼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第一低洼区域边界和/或第一低洼区域面积;根据所述混合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第二高墩区域边界和/或第二高墩区域面积、及第二低洼区域边界和/或第二低洼区域面积;根据所述第一高墩区域边界和第二高墩区域边界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边界,及根据所述第一低洼区域边界和第二低洼区域边界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低洼区域边界;和/或,根据所述第一高墩区域面积和第二高墩区域面积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面积,及根据所述第一低洼区域面积和第二低洼区域面积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低洼区域面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混合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第二高墩区域边界和/或第二高墩区域面积、及第二低洼区域边界和/或第二低洼区域面积,包括:确定所述混合网格的三维点对应的混合区域边界和/或混合区域面积;确定所述混合网格的目标三维点对应的子区域边界和/或子区域面积,其中,所述目标三维点为高墩三维点或低洼三维点;根据所述混合区域边界和所述子区域边界确定第二高墩区域边界和第二低洼区域边界,和/或,根据所述混合区域面积和所述子区域面积确定第二高墩区域面积和第二低洼区域面积。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墩区域信息包括高墩区域边界及高墩区域面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低洼区域信息包括低洼区域边界及低洼面积中的至少一
项;所述根据所述高墩网格、所述低洼网格及所述混合网格确定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信息及低洼区域信息,包括:根据所述高墩网格和所述混合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的高墩区域边界和/或高墩区域面积;根据所述低洼网格和所述混合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低洼区域边界和/或低洼区域面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高墩网格和所述混合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的高墩区域边界和/或高墩区域面积,包括:根据所述高墩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第一高墩区域边界和/或第一高墩区域面积,根据所述混合网格的三维点确定得到第二高墩区域边界和/或第二高墩区域面积;根据所述第一高墩区域边界和所述第二高墩区域边界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边界,和/或,根据所述第一高墩区域面积和所述第二高墩区域面积确定得到所述目标地块的高墩区域面积。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高墩区域边界和第二高墩区域边界确定得到所述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胜刘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