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41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封闭空腔的端盖,所述空腔内上端、内下端分别安装有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之间设有活塞,活塞外周与空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活塞上端中部竖直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贯穿上金属橡胶元件、端盖后伸出壳体外,所述空腔被磁流变填充满,活塞内设置有轴向绕组磁场,本装置采用金属橡胶为主、磁流变效应为辅助控制的固液复合减振器方案,能产生较理想的减振性能,且智能能可控,后续可在实际试验与生产中逐步开发适应不同设备运行特点的配套控制程序,实际应用前景广阔。实际应用前景广阔。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缓冲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多数情况下有害性的振动会对机械运作产生伤害性的后果,削减机械振动和切断振动的传递的设计成为影响机械运行可靠性的关键一环,减振器已成为民用机械乃至军工装备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装置。特别是近年来减振领域在智能、高效、可靠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出一种可控且高效可靠、适用于各种工况恶劣的机械装备上的减振器变得极具价值。
[0003]现有主动控制减振器虽已较成熟,但多数需要精密维护后的工作环境,且成本高昂,而传统重型装备上使用的可靠性较高的减振器又缺少精密性,可控性较低,减振效果上限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封闭空腔的端盖,所述空腔内上端、内下端分别安装有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之间设有活塞,活塞外周与空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活塞上端中部竖直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贯穿上金属橡胶元件、端盖后伸出壳体外,所述空腔被磁流变填充满,活塞内圆周均布的安装6个磁场线圈绕组,相邻的磁场线圈绕组磁极相反,磁场线圈绕组的引线经活塞杆内部的通道引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包括压盘、分别安装在压盘上下表面的上活塞盖、下活塞盖,活塞下端固定安装在压盘上表面中心,活塞穿设上活塞盖,所述压盘内圆周均布有六个镂空部形成轴向均布的六个轴向绕线区域,轴向绕线区域上均匀绕制有磁场线圈绕组,相邻的轴向绕组的磁极相反。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活塞盖、下活塞盖与活塞杆的上磁场线圈绕组相接触的区域开设有线圈收纳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活塞盖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其上线圈收纳槽的引线槽,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将轴向绕组磁场的线圈接线端引出的导线通道,导线通道下端连通引线槽,上端连通活塞上端外周。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活塞盖、下活塞盖均经螺钉与压盘连接固定,上活塞盖、下活塞盖与压盘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外周通过螺钉以及端盖螺钉垫片固定在壳体的空腔上口部
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端外周设置有连接螺纹。
[0012]一种减振抗冲方法:将壳体固定在测试台架或是被隔振的设备上,将活塞上端连接被减振的设备;外界输入冲击力或是拉力时,活塞杆的上端将作用力传输至活塞部位,使得活塞在上下金属橡胶阻尼元件之间往复产生位移,此时,由于金属橡胶的可压缩性,上下腔的体积发生变化,其中的磁流变液具有经由剪切间隙流动的趋势;当磁场线圈未通电或无指令信号输入时,阻尼力完全由浸泡在磁流变液中的金属橡胶阻尼结构产生,当按照外部给定的电信号激活磁场线圈产生磁场时,处于剪切间隙内向上或向下流动的磁流变液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流变效应,产生剪切阻尼力,处于上下金属橡胶元件内部的磁流变液也会由于磁场的效应产生向半固体转变的趋势,增强金属橡胶元件的刚度和阻尼;多种效果共同作用,使得阻尼与刚度可通过外界控制电流大小达到稳定高效的控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固定在活塞上轴向绕组的磁场,提升了剪切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磁路构造合理,整个磁路主要作用部分被限制在壳体内,抗干扰能力强,能在恶劣工况下稳定工作;采用金属橡胶为主、磁流变效应为辅助控制的固液复合减振器方案,能产生较理想的减振性能,且智能能可控,后续可在实际试验与生产中逐步开发适应不同设备运行特点的配套控制程序,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活塞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图中:1、安装孔;2、壳体;3、下金属橡胶元件;4、下活塞盖的螺钉;5、活塞杆;5a、导线通道;5b、轴向绕线区域;6、上活塞盖密封圈;7、上活塞盖与活塞杆间的密封圈;8、上金属橡胶元件;9、螺钉;10、垫片;11、端盖;12、导线通道出口;13、端盖与活塞杆间的密封圈;14、端盖与壳体间的密封圈;15、上活塞盖;16、上活塞盖螺钉;17、下活塞盖;17a、线圈收纳槽;17b、引线槽;18、下活塞盖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2、安装在壳体上封闭空腔的端盖10,所述空腔内上端、内下端分别安装有上金属橡胶元件8、下金属橡胶元件3,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与壳体空腔内壁在径向尺寸上紧密贴合,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之间设有活塞,活塞外周与空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活塞上端中部竖直设置有活塞杆5,活塞杆贯穿上金属橡胶元件、端盖后伸出壳体外,所述空腔被磁流变填充满,活塞内圆周均布的安装6个磁场线圈绕组,相邻的磁场线圈绕组磁极相反,,磁场线圈绕组的引线经活塞杆内部的通道引出,活塞与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圈13,壳体与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圈14,优选采用氟橡胶油封圈,活塞、活塞杆端盖同轴
心。
[0020]在本实施例中,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加工出不同密度、不同丝径、不同刚度的成套配件。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包括压盘、分别安装在压盘上下表面的上活塞盖15、下活塞盖17,为减少磁路损失,压盘为硅钢材料制作,压盘与空腔内腔之间存在1mm的剪切间隙,活塞下端固定安装在压盘上表面中心,活塞穿设上活塞盖,活塞与上活塞盖之间设有密封圈7,所述压盘内圆周均布有六个镂空部形成轴向均布的六个轴向绕线区域,轴向绕线区域上均匀绕制有磁场线圈绕组,相邻的轴向绕组的磁极相反,以产生闭合导通的最佳磁路,磁场线圈绕组的线圈使用环氧树脂密封固定在轴向绕制区域内。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活塞盖、下活塞盖与活塞杆的上磁场线圈绕组相接触的区域开设有线圈收纳槽17a,防止安装时活塞盘对线圈产生挤压损伤。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为与外部电气控制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所述下活塞盖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其上线圈收纳槽的引线槽17b,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将轴向绕组磁场的线圈接线端引出的导线通道5a,导线通道下端连通引线槽,上端连通活塞上端外周。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活塞盖、下活塞盖均经螺钉4、16与压盘连接固定,上活塞盖、下活塞盖与压盘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6、18,保证工作时磁流变液不会渗透至通电工作区域,造成失效或事故。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外周通过螺钉9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封闭空腔的端盖,所述空腔内上端、内下端分别安装有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上金属橡胶元件、下金属橡胶元件之间设有活塞,活塞外周与空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活塞上端中部竖直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贯穿上金属橡胶元件、端盖后伸出壳体外,所述空腔被磁流变填充满,活塞内圆周均布的安装6个磁场线圈绕组,相邻的磁场线圈绕组磁极相反,磁场线圈绕组的引线经活塞杆内部的通道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压盘、分别安装在压盘上下表面的上活塞盖、下活塞盖,活塞下端固定安装在压盘上表面中心,活塞穿设上活塞盖,所述压盘内圆周均布有六个镂空部形成轴向均布的六个轴向绕线区域,轴向绕线区域上均匀绕制有磁场线圈绕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盖、下活塞盖与活塞杆的上磁场线圈绕组相接触的区域开设有线圈收纳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金属橡胶与磁流变效应的半主动减振抗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塞盖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其上线圈收纳槽的引线槽,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将轴向绕组磁场的线圈接线端引出的导线通道,导线通道下端连通引线槽,上端连通活塞上端外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乙万霍博琛白鸿柏任志英薛新邵一川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