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结构及模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31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板结构及模板系统,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该模板结构包括模板主架、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模板主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梁和两根立柱,立柱和横梁共同形成门式结构。立柱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标准立柱和第一调节立柱,第一标准立柱与横梁连接。第一模板设置于立柱的侧面,第二模板设置于横梁的顶部。且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共同用于新浇混凝土成型。模板系统采用模板结构,该模板结构及模板系统均具有通用性较高的特点。及模板系统均具有通用性较高的特点。及模板系统均具有通用性较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结构及模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板结构及模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模板用于新浇混凝土成型。但是,在传统的模板及支架施工工艺过程中,存在模板通用性较低的问题,特别是在不同尺寸的箱涵结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船闸闸室边墙结构等施工场景中。
[0003]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模板结构及模板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结构及模板系统,其均具有通用性较高的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板结构,其包括模板主架、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
[0007]所述模板主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梁和两根立柱,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共同形成门式结构;所述立柱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标准立柱和第一调节立柱,所述第一标准立柱与所述横梁连接;
[0008]所述第一模板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侧面,所述第二模板设置于所述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架(13)、第一模板(11)及第二模板(12);所述模板主架(13)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梁(132)和两根立柱(133),所述立柱(133)和所述横梁(132)共同形成门式结构;所述立柱(133)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标准立柱(1332)和第一调节立柱(1331),所述第一标准立柱(1332)与所述横梁(132)连接;所述第一模板(11)设置于所述立柱(133)的侧面,所述第二模板(12)设置于所述横梁(132)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模板(11)与所述第二模板(12)共同用于新浇混凝土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1)包括第一标准模板(112)和第一调节模板(111);所述第一标准模板(112)和所述第一调节模板(111)依次可拆卸连接,且均沿第一方向(A)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A)为竖直向下的方向;所述第一标准模板(112)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模板(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11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标准模板(112)、所述第一调节模板(111)及另一个所述第一标准模板(112)依次可拆卸连接,且均沿所述第一方向(A)延伸;所述第一标准立柱(1332)的数量为两根,且一根所述第一标准立柱(1332)、所述第一调节立柱(1331)及另一根所述第一标准立柱(1332)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立柱(1331)与所述第一调节模板(111)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结构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141),所述第一支撑件(1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模板(111)及所述第一调节立柱(1331)连接,以支撑所述第一调节模板(1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1)还包括第一模板支撑件(113),所述第一模板支撑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鹏吕凯胡芬李晓东聂清念刘茜茜徐文兵钟正勇揭文博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