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膜、缓冲膜的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321321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冲膜、缓冲膜的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缓冲膜包括:膜体,膜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粒子、多个第二导电粒子和多个发泡微球,至少部分第一导电粒子分布在相邻的发泡微球之间,至少部分第二导电粒子位于发泡微球的外表面上,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抵接;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导电通道。由于发泡微球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粒子,使得发泡微球具有导电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缓冲膜、缓冲膜的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能够提升缓冲膜的导电性能,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膜、缓冲膜的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缓冲膜、缓冲膜的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柔性屏具有轻薄、不易碎、可折叠以及可卷曲等优点,因而,近年来柔性屏已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容易对柔性屏造成损坏,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03]相关技术中,可以在柔性屏的背光面设置泡棉,泡棉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当在柔性屏的外部施加作用力时,该作用力可以沿着柔性屏传递至泡棉处,泡棉通过形变释放作用力,避免作用力引起柔性屏发生较大形变,从而保护柔性屏,减轻该作用力对柔性屏的损害。
[0004]然而,上述泡棉的导电性能较差,导致柔性屏上的静电无法及时释放,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膜、缓冲膜的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能够提升缓冲膜的导电性能,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缓冲膜,包括:膜体,膜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粒子、多个第二导电粒子和多个发泡微球,至少部分第一导电粒子分布在相邻的发泡微球之间,至少部分第二导电粒子位于发泡微球的外表面上,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抵接;
[0008]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导电通道。
[0009]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膜,缓冲膜中包括膜体,膜体中填充有多个发泡微球,在缓冲膜受到外力作用时,发泡微球给缓冲膜提供了较大的形变空间,使得缓冲膜具有缓冲效果。各个发泡微球之间的膜体中分布有第一导电粒子,发泡微球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粒子,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抵接。通过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使得缓冲膜具有导电性。由于发泡微球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粒子,使得发泡微球具有导电性,第一导电粒子可以通过发泡微球传导静电,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导电通道,这样,有助于提升缓冲膜的导电性能。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泡微球的内部具有空腔,发泡微球包括具有预设厚度的球壳,空腔形成在球壳的内部。
[0011]这样,球壳具有预设厚度,使得发泡微球本身具有机械强度,能够对膜体形成支
撑。另外,空腔给壳体提供了较大的形变空间,使得膜体的形变能力较好。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第二导电粒子分布在球壳中;
[0013]优选的,至少部分第二导电粒子位于球壳的内表面上。
[0014]这样,第二导电粒子的设置方式较多,不同的设置方式均可以提高该膜体的导电性能。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球壳上开设有插装部,部分第一导电粒子插装在插装部上,
[0016]插装部为开设在球壳上的插装槽,插装槽的槽口位于球壳的外表面上,插装槽的槽底与球壳的内表面具有间距;
[0017]和/或,插装部为贯穿在球壳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插装通孔,位于插装通孔内的第一导电粒子的至少部分位于空腔中。
[0018]这样,第一导电粒子位于插装部中,第一导电粒子与球壳之间连接强度较高,第一导电粒子与插装部处的第二导电粒子接触稳定性较高,可以保证缓冲膜的导电性能。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第一表面和至少部分第二表面上具有导电层,第一表面上的导电层与第二表面上的导电层通过膜体中的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电性连接;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第一导电粒子分布在第一表面,并形成第一表面的导电层;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第一导电粒子分布在第二表面,并形成第二表面的导电层。
[0022]这样,缓冲膜与导电层为一体结构,缓冲膜与导电层连接强度较高。另外,缓冲膜与导电层一体成型,工艺较为简单。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膜体为泡棉。
[0024]泡棉具有重量较轻、制作工艺成熟,成本较低等优点。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电粒子包括金粒子、镍粒子、铝粒子、银粒子和铜粒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6]这样,不同的金属粒子的导电性能不同,当有多种金属粒子可供选择时,可以满足缓冲膜不同的导电性能的需求。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电粒子的粒径不大于10μm;
[0028]和/或,发泡微球的粒径的范围为50μm

100μm;
[0029]和/或,球壳的预设厚度不大于5μm。
[0030]这样,球壳的预设厚度、发泡微球的粒径以及第一导电粒子的粒径的参数设置可以提升缓冲膜的形变能力和回弹能力。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缓冲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2]将第二导电粒子设置在发泡微球的外表面上,形成具有第二导电粒子的发泡微球;
[0033]将第一导电粒子和具有第二导电粒子的发泡微球与膜体的预基体混合,形成膜体的中间基体;
[0034]处理膜体的中间基体,具有第二导电粒子的发泡微球发泡,形成缓冲膜。
[0035]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缓冲膜包括膜体,膜体中填充有多个发泡微球,在缓冲膜受到外力作用时,发泡微球给缓冲膜提供了较大的形变空间,使得缓冲膜具有缓冲效果。各个发泡微球之间的膜体中分布有第一导电粒子,发泡微球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粒子,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抵接。通过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使得缓冲膜具有导电性。由于发泡微球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粒子,使得发泡微球具有导电性,第一导电粒子可以通过发泡微球传导静电,从而提升缓冲膜的导电性能。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导电通道。这样,有助于提升缓冲膜的导电性能。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缓冲膜、静电导出层和屏体,缓冲膜位于静电导出层和屏体之间,静电导出层和屏体通过缓冲膜电性连接。
[0037]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中设置有缓冲膜,缓冲膜中包括膜体,膜体中填充有多个发泡微球,在缓冲膜受到外力作用时,发泡微球给缓冲膜提供了较大的形变空间,使得缓冲膜具有缓冲效果。各个发泡微球之间的膜体中分布有第一导电粒子,发泡微球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粒子,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抵接。通过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使得缓冲膜具有导电性。由于发泡微球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粒子,使得发泡微球具有导电性,第一导电粒子可以通过发泡微球传导静电,从而提升缓冲膜的导电性能。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导电通道。这样,有助于提升缓冲膜的导电性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膜体,所述膜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粒子、多个第二导电粒子和多个发泡微球,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电粒子分布在相邻的所述发泡微球之间,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电粒子位于所述发泡微球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粒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粒子抵接;所述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电粒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粒子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导电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微球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发泡微球包括具有预设厚度的球壳,所述空腔形成在所述球壳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膜,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电粒子分布在所述球壳中;优选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电粒子位于所述球壳的内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缓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壳上开设有插装部,部分所述第一导电粒子插装在所述插装部上,所述插装部为开设在所述球壳上的插装槽,所述插装槽的槽口位于所述球壳的外表面上,所述插装槽的槽底与所述球壳的内表面具有间距;和/或,所述插装部为贯穿在所述球壳的内表面和所述球壳的外表面的插装通孔,位于所述插装通孔内的所述第一导电粒子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缓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具有导电层,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导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