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96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其包括有一由面壳和下壳组成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无线充电模组、一线路板、一定位模组和一指示灯模组,所述定位模组包括有2个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定位板,所述指示灯模组包括有2个LED阵列和2个对称设置于2个定位板之间的导光板,每一导光板的外侧与一定位板的内侧紧贴,每一导光板下方对应设置有一LED阵列,所述LED阵列包括有若干呈弧形排列设置于线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面壳对应所述导光板处形成有透光区域,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且位于2个导光板之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外侧与2个导光板的内侧紧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高度低于所述定位板的高度。高度。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很多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都具有无线充电功能,为满足用户旅行充电的需要,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应运而生。然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往往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3](1)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待充电的移动电子设备很容易偏离无线充电移动电源或者中途脱落,从而导致充电效率低的现象;
[0004](2)在现有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中,无线充电模组往往设置在与面壳对应的一侧,而指示灯模组往往设置在中框,指示灯模组无法和无线充电模组在同一侧面发挥作用,从而影响指示效果及产品的美观度;
[0005](3)现有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面壳在受力变形情况下会直接挤压无线充电模组,从而导致无线充电模组错位或功能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无线充电模组被面壳挤压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其包括有一由面壳和下壳组成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无线充电模组、一线路板、一定位模组和一指示灯模组,所述定位模组包括有2个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定位板,所述指示灯模组包括有2个LED阵列和2个对称设置于2个定位板之间的导光板,每一导光板的外侧与一定位板的内侧紧贴,每一导光板下方对应设置有一LED阵列,所述LED阵列包括有若干呈弧形排列设置于线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面壳对应所述导光板处形成有透光区域,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且位于2个导光板之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外侧与2个导光板的内侧紧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高度低于所述定位板的高度。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上述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指示灯模组的2个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模组的2个定位板之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固定设置于2个导光板之间,指示灯模组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透过导光板后从面壳的透光区域出射,从而使得指示灯模组能够和无线充电模组在同一侧面发挥指示作用,具有良好的指示效果以及良好的产品美观度;此外,无线充电模组的高度低于所述定位板的高度,由于定位板的隔断,面壳在受力变形情况下不会挤压无线充电模组,可以防止无线充电模组被面壳挤压而导致无线充电模组错位或功能受损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模组、指示灯模组和无线充电模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5]如图1

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包括有一由面壳101和下壳102个成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无线充电模组10、一线路板20、一定位模组和一指示灯模组,所述定位模组包括有2个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0上的定位板30,所述指示灯模组包括有2个LED阵列21和2个对称设置于2个定位板30之间的导光板40,每一导光板40的外侧与一定位板30的内侧紧贴,每一导光板40下方对应设置有一LED阵列21,所述LED阵列21包括有若干呈弧形排列设置于线路板20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面壳101对应所述导光板40处形成有透光区域,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0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0上且位于2个导光板40之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0的外侧与2个导光板40的内侧紧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0的高度低于所述定位板30的高度。
[0016]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指示灯模组的2个导光板40设置在所述定位模组的2个定位板30之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0固定设置于2个导光板40之间,指示灯模组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透过导光板40后从面壳101的透光区域出射,从而使得指示灯模组能够和无线充电模组在同一侧面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指示效果以及良好的产品美观度;此外,无线充电模组10的高度低于所述定位板30的高度,由于定位板30的隔断,面壳在受力变形情况下不会挤压无线充电模组,可以防止无线充电模组10被面壳101挤压而导致无线充电模组10错位或功能受损的情况发生。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30的材质为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泡棉,所述定位板30采用胶水或3M背胶粘贴固定在线路板20上。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40采用白色半透明的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材料制备,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透过导光板40后,变得更均匀。
[0019]如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0包括有一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垫片11、一环状永磁片13、一隔磁片14、一电感线圈12和一磁铁圈15,所述磁铁圈15由若干磁铁阵列排布而成,所述PC垫片11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0上
且位于2个导光板40之间,所述环状永磁片13同心设置于所述PC垫片11上,所述隔磁片14设置于所述PC垫片11上且位于所述环状永磁片13内侧,所述磁铁圈15设置于所述PC垫片11上且位于所述环状永磁片13外侧;所述电感线圈12设置于所述隔磁片14上。
[0020]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无线充电模组10包括有围绕电感线圈12设置的磁铁圈15,磁铁圈15能够与待充电的移动电子设备稳定吸附,并有利于电感线圈12与待充电的移动电子设备准确对位,确保待充电的移动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不会中途脱落,进而保证无线充电移动电源的充电效率。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组10还包括有一环状铁片16,该环状铁片16设置于所述PC垫片11上且位于所述环状永磁片13外侧,所述磁铁圈15设置于所述环状铁片16上,磁铁圈15通过磁力的吸附作用,能够更好地固定在环状铁片16上。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状铁片16、环状永磁片13和隔磁片14均采用3M背胶粘贴固定在PC垫片11上,所述电感线圈12采用胶水粘贴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其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有面壳和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线路板,一定位模组,其包括有2个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定位板;一指示灯模组,其包括有2个LED阵列和2个对称设置于2个定位板之间的导光板,每一导光板的外侧与一定位板的内侧紧贴,每一导光板下方对应设置有一LED阵列,所述LED阵列包括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所述若干发光二极管呈弧形排列设置于线路板上,所述面壳对应所述导光板处形成有透光区域;一无线充电模组,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且位于2个导光板之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外侧与2个导光板的内侧紧贴,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高度低于所述定位板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材质为EVA泡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采用胶水或3M背胶粘贴固定在线路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武秀斌李涛高志鹏周梓源袁敏丽胡胜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世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