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296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示各部件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完成;把待极化的压电陶瓷方片放入极化夹具中,再把夹具整个浸没在变压器油中,然后对变压器油进行加热;进行保温;在进行保温的同时,打开耐压测试仪开始慢慢得对压电陶瓷方片进行加压;保压;对变压器油停止加热,待变压器油冷却至室温时,取出夹具中的压电陶瓷方片,然后对其放电和清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极化方法中正负两极区域同时极化,再配合上相应的夹具,不仅极化的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而且由于正负区域的电场是同时施加的,每一片陶瓷的正负极区域的极化程度一致性会非常好,也不会存在传统极化方式中极化程度的抵消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陶瓷的电化学
,尤其是指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单面两极压电陶瓷极化方式是直接在陶瓷件上加一个直流电场,然后先极化正极区域,再把陶瓷件翻转过来极化负极区域,普通的压电陶瓷往往是一面正极,一面负极,极化时只需在陶瓷件上施加直流电压即可。
[0003]传统的极化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正负极区域的电畴排列方向相反,先后极化两次会使得极化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抵消,影响最终的极化效果而有一部分异形陶瓷因为其使用需要,需要在陶瓷的一个面上制作出两个不同的极性,即在陶瓷的单面上同时显现出正极和负极两种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单面两极压电陶瓷的极化效率和成功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极化电路图指示,把各部件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完成;把待极化的压电陶瓷方片放入极化夹具中,压电陶瓷方片的正负极区域与夹具对应,再把夹具整个浸没在变压器油中,使压电陶瓷方片完全浸没在油中,然后对变压器油进行加热;待油温升至120

140℃之间时,开始进行保温;在进行保温的同时,打开耐压测试仪开始慢慢得对压电陶瓷方片进行加压,输出端连接耐压测试仪的AC端口,所加电压为2000V

3000V/mm。待电压加到目标值后,保持电压不变保压5

10min;保压结束后,开始把电压逐渐降低,关闭耐压测试仪电源;对变压器油停止加热,待变压器油冷却至室温时,取出夹具中的压电陶瓷方片,然后对其放电和清洗,清洗完成后在进行干燥就完成了整个极化过程。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化方法采用的极化电路中包括耐压测试仪、正向电阻Ⅰ、熔断保护电阻Ⅰ、压电陶瓷方片、熔断保护电阻Ⅱ、正向电阻Ⅱ,且所述的极化电路中为对称设计。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正向电阻设有两个,同时正向电阻Ⅰ、正向电阻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方向是相反的。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正向电阻Ⅰ连接的为正极,正向电阻Ⅱ连接的为负极。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耐压测试仪输出端为AC,且分出两路信号,分别接到正向电阻Ⅰ、正向电阻Ⅱ。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极化电路中一个支路中正向电阻Ⅰ与熔断保护电阻Ⅰ、压电陶瓷方片顺序依次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极化电路中另一个支路中正向电阻Ⅱ与熔断保护电阻Ⅱ、压电陶瓷方片顺序依次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电陶瓷方片在极化流程之前,所述的压电陶瓷方片的两面还设有覆银浆层。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极化方法中正负两极区域同时极化,再配合上相应的夹具,不仅极化的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而且由于正负区域的电场是同时施加的,每一片陶瓷的正负极区域的极化程度一致性会非常好,也不会存在传统极化方式中极化程度的抵消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中极化电路示意图;图2是压电陶瓷方片表面极性的分布示意图;图3是压电陶瓷方片上覆银浆层的示意图。
[0016]如图所示:1、耐压测试仪,2、正向电阻Ⅰ,3、熔断保护电阻Ⅰ,4、压电陶瓷方片,5、熔断保护电阻Ⅱ,6、正向电阻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0019]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S1:根据极化电路图指示,把各部件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完成;步骤S2:把待极化的压电陶瓷方片放入极化夹具中,压电陶瓷方片的正负极区域与夹具对应,再把夹具整个浸没在变压器油中,使压电陶瓷方片完全浸没在油中,然后对变压器油进行加热;步骤S3:待油温升至120℃之间时,开始进行保温;步骤S4:在进行保温的同时,打开耐压测试仪开始慢慢得对压电陶瓷方片进行加压,输出端连接耐压测试仪的AC端口,所加电压为2000V/mm。待电压加到目标值后,保持电压不变保压5min;步骤S5:保压结束后,开始把电压逐渐降低,关闭耐压测试仪电源;步骤S6:对变压器油停止加热,待变压器油冷却至室温时,取出夹具中的压电陶瓷方片,然后对其放电和清洗,清洗完成后在进行干燥就完成了整个极化过程。
[0020]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所述极化方法采用的极化电路中包括耐压测试仪1、正向电阻Ⅰ2、熔断保护电阻Ⅰ3、压电陶瓷方片4、熔断保护电阻Ⅱ5、正向电阻Ⅱ6,且所述的极化电路中为对称设计。
[0021]所述的正向电阻设有两个,同时正向电阻Ⅰ2、正向电阻Ⅱ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方向是相反的。
[0022]所述的正向电阻Ⅰ2连接的为正极,正向电阻Ⅱ6连接的为负极。
[0023]所述的极化电路中一个支路中正向电阻Ⅰ2与熔断保护电阻Ⅰ3、压电陶瓷方片4顺序依次连接。
[0024]所述的极化电路中另一个支路中正向电阻Ⅱ6与熔断保护电阻Ⅱ5、压电陶瓷方片4顺序依次连接。
[0025]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耐压测试仪1输出端为AC,且分出两路信号,分别接到正向电阻Ⅰ2、正向电阻Ⅱ6,由于正向电阻的作用,直接作用在陶瓷上的仍然是直流电场且电场方向相反。因为加在电极面上的电场方向相反,电畴排列的方向也相反,所以呈现出相反的极性。
[0026]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压电陶瓷方片4在极化流程之前,所述的压电陶瓷方片4的两面还设有覆银浆层41,其中的表面最终得到组织均匀、致密的覆银浆层41薄壁,解决了低粘度陶瓷悬浮液的制备难,干燥与脱脂过程易产生开裂、变形缺陷等诸多问题,同时实现了组织强度和电学性能均匀,以及便于批量生产时更加节省成本的压电陶瓷。
[0027]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S1:根据极化电路图指示,把各部件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完成;步骤S2:把待极化的压电陶瓷方片放入极化夹具中,压电陶瓷方片的正负极区域与夹具对应,再把夹具整个浸没在变压器油中,使压电陶瓷方片完全浸没在油中,然后对变压器油进行加热;步骤S3:待油温升至140℃之间时,开始进行保温;步骤S4:在进行保温的同时,打开耐压测试仪开始慢慢得对压电陶瓷方片进行加压,输出端连接耐压测试仪的AC端口,所加电压为3000V/mm。待电压加到目标值后,保持电压不变保压10min;步骤S5:保压结束后,开始把电压逐渐降低,关闭耐压测试仪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极化电路图指示,把各部件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完成;步骤S2:把待极化的压电陶瓷方片放入极化夹具中,压电陶瓷方片的正负极区域与夹具对应,再把夹具整个浸没在变压器油中,使压电陶瓷方片完全浸没在油中,然后对变压器油进行加热;步骤S3:待油温升至120

140℃之间时,开始进行保温;步骤S4:在进行保温的同时,打开耐压测试仪开始慢慢得对压电陶瓷方片进行加压,输出端连接耐压测试仪的AC端口,所加电压为2000V

3000V/mm,待电压加到目标值后,保持电压不变保压5

10min;步骤S5:保压结束后,开始把电压逐渐降低,关闭耐压测试仪电源;步骤S6:对变压器油停止加热,待变压器油冷却至室温时,取出夹具中的压电陶瓷方片,然后对其放电和清洗,清洗完成后在进行干燥就完成了整个极化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陶瓷单面两极区域同时极化的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方法采用的极化电路中包括耐压测试仪(1)、正向电阻Ⅰ(2)、熔断保护电阻Ⅰ(3)、压电陶瓷方片(4)、熔断保护电阻Ⅱ(5)、正向电阻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好蒋杏兵
申请(专利权)人: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