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圈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93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圈成型工艺,涉及齿圈成型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S1胚料成型:以中平炉冶炼锰钢合金,使锰钢合金变成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的锰钢合金浇铸到齿圈模中,形成齿圈坯环;S2调质处理:将齿圈坯环取出,并通过自动化输送装置,将齿圈坯环输送到保温箱内进行调质处理;S3成型:将调质处理后的齿圈坯环取出,并通过机械加工形成齿圈本体。通过浇铸齿圈坯环,然后通过自动化装置将胚料转移到保温箱内,进行热处理调质,提高齿圈坯环的内在质量,并且转移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圈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圈成型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齿圈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齿圈是工程机械起连接带动作用的构件。广泛应用于各式挖掘机、铲车、推土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长期以来以铸造件生产工艺为主。生产工艺简单,但同时齿圈铸造件用海沙、固体废物多,污染环境,耗能较大;铸造件存在气孔,砂眼,夹杂物,表面凹凸,裂纹等缺陷;铸造件密度低,比重小(7.3

7.65g/cm3),生产效率低;铸造件金属晶粒粗大,冲击韧性差。
[0003]为此,亟待一种齿圈成型工艺,通过浇铸齿圈坯环,然后通过自动化装置将胚料转移到保温箱内,进行热处理调质,提高齿圈坯环的内在质量,并且转移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圈成型工艺,通过浇铸齿圈坯环,然后通过自动化装置将胚料转移到保温箱内,进行热处理调质,提高齿圈坯环的内在质量,并且转移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齿圈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胚料成型:以中平炉冶炼锰钢合金,使锰钢合金变成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的锰钢合金浇铸到齿圈模中,形成齿圈坯环;
[0008]S2调质处理:将齿圈坯环取出,并通过自动化输送装置,将齿圈坯环输送到保温箱内进行调质处理;
[0009]S3成型:将调质处理后的齿圈坯环取出,并通过机械加工形成齿圈本体。
[0010]优选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单元,齿圈坯环水平放置在输送单元上端,输送单元沿输送方向的后方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用于使齿圈坯环处于倾斜状态,输送单元的上方设置有转移组件,转移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水平驱动组件,翻转组件并排设置有保温箱,保温箱内设置有悬挂组件,转移组件用于将翻转组件上端的齿圈坯环转移到悬挂组件上。
[0011]进一步优选的,翻转组件包括侧护板、翻转板、销轴和液压杆;侧护板设置在输送单元沿输送方向的后方,翻转板通过销轴与侧护板铰接设置,销轴位于翻转板远离输送单元的一端,液压杆的上端与翻转板远离销轴的一端的下端铰接设置,液压杆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液压杆与支撑板铰接设置。
[0012]进一步优选的,翻转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远离输送单元的一侧。
[0013]进一步优选的,转移组件包括转移爪、调节板、承托块、第一缓冲弹簧、转移板、第二缓冲弹簧;转移爪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转移板设置在放置槽内,第二缓冲弹簧设置在转
移板与放置槽底壁之间,转移板的两侧上端设置有铰接座,调节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与铰接座相连接,调节板远离定位销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半球块,调节杆的下端贯穿转移板,第一缓冲弹簧套设在调节杆上,第一缓冲弹簧位于半球块与转移板之间,承托块设置在转移板上端,承托块用于使调节板能保持水平状态,放置槽的下端贯穿设置有顶出孔。
[0014]进一步优选的,转移板的侧壁设置有导向块,放置槽的侧壁开设有与导向块相互适配的导向槽。
[0015]进一步优选的,悬挂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顶升组件,顶升组件用于顶升转移板,顶升组件包括滑轨、液压缸、升降板、顶升杆、连杆和配重块;滑轨设置在保温箱内,液压缸设置在滑轨上,液压缸的上端与升降板相互连接,配重块设置在升降板上,顶升杆通过与连杆与配重块相互连接,连杆横向设置,顶升杆竖向设置,顶升杆能够进入到顶出孔内。
[0016]进一步优选的,悬挂组件包括旋转板和支撑单元,旋转板设置在保温箱内,两个支撑单元对称设置在旋转板的下端,支撑单元包括定位板、辅助板、转轴、支撑杆、固定块和扭簧,定位板的上端与旋转板相互连接,两个辅助板与定位板的侧壁相互连接,支撑杆的内侧端通过转轴与两个辅助板相互连接,固定块可拆卸设置在支撑杆的下端,扭簧的两臂分别与支撑杆的上端及定位板的侧壁相互接触。
[0017]进一步优选的,旋转板连接有伺服电机,两个支撑单元为一组,旋转板的下端设置有多组。
[0018]进一步优选的,保温箱的侧壁设置有便于齿圈坯环进入的开口,开口配设有密封门。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0]本专利技术一火齿圈制作工艺不再使用铸造用的海沙、造型沙、汽割等传统制作齿圈工艺,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将齿圈坯环输送到保温箱内进行调质处理,从而使金相组织极为致密,晶粒细小,提升齿圈的内在质量,耐用性强。通过设置自动化输送装置,不需要人工搬动齿圈坯环,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实现机械自动化。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0023]图2为齿圈坯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齿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剖面示意图;
[0026]图5为图1中翻转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6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齿圈坯环与转移板的侧面示意图;
[0030]图9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1

输送单元,2

翻转组件,201

侧护板,202

支撑板,203

液压杆,204

销轴,205

限位板,206

翻转板,3

转移组件,301

转移爪,3011

放置槽,3012

导向槽,302

调节板,303

转移板,304

定位销,305

第二缓冲弹簧,306

调节杆,307

第一缓冲弹簧,308

承托块,309

半球块,4

顶出孔,5

保温箱,501

开口,6

悬挂组件,601

支撑单元,6011

定位板,6012

转轴,6013

固定块,6014

扭簧,6015

支撑杆,6016

辅助板,602

旋转板,7

伺服电机,8

滑轨,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胚料成型:以中平炉冶炼锰钢合金,使锰钢合金变成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的锰钢合金浇铸到齿圈模中,形成齿圈坯环;S2调质处理:将齿圈坯环取出,并通过自动化输送装置,将齿圈坯环输送到保温箱内进行调质处理;S3成型:将调质处理后的齿圈坯环取出,并通过机械加工形成齿圈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单元,所述齿圈坯环水平放置在输送单元上端,所述输送单元沿输送方向的后方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用于使齿圈坯环处于倾斜状态,所述输送单元的上方设置有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水平驱动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并排设置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悬挂组件,所述转移组件用于将翻转组件上端的齿圈坯环转移到悬挂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侧护板、翻转板、销轴和液压杆;所述侧护板设置在输送单元沿输送方向的后方,所述翻转板通过销轴与侧护板铰接设置,所述销轴位于翻转板远离输送单元的一端,所述液压杆的上端与翻转板远离销轴的一端的下端铰接设置,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液压杆与支撑板铰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远离输送单元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移爪、调节板、承托块、第一缓冲弹簧、转移板、第二缓冲弹簧;所述转移爪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转移板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第二缓冲弹簧设置在转移板与放置槽底壁之间,所述转移板的两侧上端设置有铰接座,所述调节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铰接座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茂宝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四轮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