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阻抗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88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抗器技术领域的新型高阻抗电抗器,包括缠绕筒和绕组,所述绕组缠绕在缠绕筒外表面上,所述缠绕筒内侧开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阵列的通气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每次电抗器高负载工作温度急剧升高时,先利用密封机构与缠绕筒之前形成密封空间,将缠绕在缠绕筒外侧的绕组完全包围,在通过浸油机构将冷却油液稳定、快速的挤入密封空间内,缓慢减绕组浸没,油液对绕组进行快速散热,对绕组进行散热降温,避免绕组在高温状态下损坏,且在作用完成后,密封机构再次打开,浸油机构复位,使油液再次落回,最终使绕组暴露在空气中,使得绕组能在正常工作时进行良好的风冷散热,有利于电抗器的稳定工作。器的稳定工作。器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高阻抗电抗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抗器
,具体为新型高阻抗电抗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抗器也叫电感器,在电路上提供电感值,在不同场合上起到限制短路电流、提供感性无功功率等作用,结构上分为铁心电抗器和空心电抗器。空心电抗器的磁路为空气,不存在饱和现象,电抗值为固定值,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广泛运用。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抗器在使用时会因为电流的热效应而发热,如果不及时对其散热,将会导致导体的绝缘老化,严重时,绝缘破损形成匝间短路,进而导致整个电抗器烧毁,并且现有的电抗器冷却较为缓慢,无法及时对电抗器进行冷却。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新型高阻抗电抗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高阻抗电抗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抗器在使用时会因为电流的热效应而发热,如果不及时对其散热,将会导致导体的绝缘老化,严重时,绝缘破损形成匝间短路,进而导致整个电抗器烧毁,并且现有的电抗器冷却较为缓慢,无法及时对电抗器进行冷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高阻抗电抗器,包括缠绕筒和绕组,所述绕组缠绕在缠绕筒外表面上,所述缠绕筒内侧开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阵列的通气槽,所述缠绕筒上连接有用于对绕组和通气槽进行密封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配合缠绕筒和密封机构将绕组进行密封,所述缠绕筒底部连接有用于在密封机构将绕组密封后对绕组进行浸油冷却的浸油机构;
[0007]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内密封机构和外密封机,所述内密封机构用于密封通气槽,所述外密封机构用于包围绕组,所述内密封机构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缠绕筒的底部,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缠绕筒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L型连接架固定连接在缠绕筒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外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第一连杆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每个所述第二连杆外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与通气槽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密封板用于将通气槽密封,所述缠绕筒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插入第一密封板并与其滑动连接;
[0008]所述外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弧形密封板,若干所述弧形密封板呈圆周分布在缠绕筒的外侧,且若干所述弧形密封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弧形密封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缠绕筒上,若干所述弧形密封板转动对接后形成柱形密封筒,每个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上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若干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L型连接架位于第一齿轮外侧;
[0009]所述浸油机构包括冷却桶,所述冷却桶固定连接在缠绕筒的底部,所述冷却桶内
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竖直滑动连接在冷却桶的内侧壁上,所述缠绕筒底部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缠绕筒与密封机构形成的密封空间相连通;
[0010]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组升降丝杆,每组所述升降丝杆有两个升降丝杆组成,同组两个所述升降丝杆螺纹旋向相反,外侧所述升降丝杆共同螺纹连接有第一刮动环,内侧若干所述升降丝杆共同螺纹连接有第二刮动环,所述第一刮动环用于刮动弧形密封板,所述第二刮动环用于刮动缠绕筒和第一密封板,若干组所述升降丝杆呈圆周分布在缠绕筒的外侧,每组两组所述升降丝杆底端贯穿冷却桶和挤压板并与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升降丝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升降丝杆外表面上通过的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内外均有齿牙,所述第二齿圈位于同组两个第二齿轮之间,且所述第二齿圈与同组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0011]所述缠绕筒底部开设有若干呈圆周阵列部分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密封机构和缠绕筒形成的密封空间相连通;
[0012]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外侧壁利用防磁材料进行覆盖,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不影响电抗器的工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每次电抗器高负载工作温度急剧升高时,先利用密封机构与缠绕筒之前形成密封空间,将缠绕在缠绕筒外侧的绕组完全包围,在通过浸油机构将冷却油液稳定、快速的挤入密封空间内,缓慢减绕组浸没,油液对绕组进行快速散热,对绕组进行散热降温,避免绕组在高温状态下损坏,且在作用完成后,密封机构再次打开,浸油机构复位,使油液再次落回,最终使绕组暴露在空气中,使得绕组能在正常工作时进行良好的风冷散热,有利于电抗器的稳定工作。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每次浸油降温后,回收油液的过程中,驱动丝杆转动时通过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二齿圈转动,第二齿圈带动若干第二齿轮同时转动,带动升降丝杆转动,同组的两个升降丝杆螺纹旋向相反,外侧的升降丝杆同时带动外侧的第一刮动板向下移动,同时内侧的升降丝杆带动第二刮动板刮动缠绕筒和第一密封板,将粘附在弧形密封板、缠绕筒和第一密封板外侧的油液向下刮动,使油液能更加彻底地进行回收,避免滞留的油液浪费或者与外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利于油液的多次冷却作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第一立体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第二立体剖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第三立体视图(隐藏绕组和冷却桶);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通气槽与第一密封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缠绕筒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丝杆、第一刮动环和第二刮动环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缠绕筒1、绕组2、通气槽3、第一转轴4、第一电机5、L型连接架6、第一转盘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一密封板10、第一滑板11、弧形密封板12、第二转轴13、第一齿轮14、第一连接板15、第一齿圈16、冷却桶17、第二电机18、驱动丝杆19、挤压板20、出油口21、升降丝杆22、第一刮动环23、第二刮动环24、第二齿轮25、第二连接板26、第二齿圈27、通气孔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阅图1

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新型高阻抗电抗器,包括缠绕筒1和绕组2,绕组2缠绕在缠绕筒1外表面上,缠绕筒1内侧开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阵列的通气槽3,缠绕筒1上连接有用于对绕组2和通气槽3进行密封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配合缠绕筒1和密封机构将绕组2进行密封,缠绕筒1底部连接有用于在密封机构将绕组2密封后对绕组2进行浸油冷却的浸油机构;
[0027]密封机构包括内密封机构和外密封机,内密封机构用于密封通气槽3,外密封机构用于包围绕组2,内密封机构包括第一转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高阻抗电抗器,包括缠绕筒(1)和绕组(2),所述绕组(2)缠绕在缠绕筒(1)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筒(1)内侧开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阵列的通气槽(3),所述缠绕筒(1)上连接有用于对绕组(2)和通气槽(3)进行密封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配合缠绕筒(1)和密封机构将绕组(2)进行密封,所述缠绕筒(1)底部连接有用于在密封机构将绕组(2)密封后对绕组(2)进行浸油冷却的浸油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阻抗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内密封机构和外密封机,所述内密封机构用于密封通气槽(3),所述外密封机构用于包围绕组(2),所述内密封机构包括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在缠绕筒(1)的底部,所述第一转轴(4)位于缠绕筒(1)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转轴(4)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通过L型连接架(6)固定连接在缠绕筒(1)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4)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7),所述第一转盘(7)外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第一连杆(8),每个所述第一连杆(8)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9),每个所述第二连杆(9)外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板(10),所述第一密封板(10)与通气槽(3)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密封板(10)用于将通气槽(3)密封,所述缠绕筒(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第一滑板(11),所述第一滑板(11)插入第一密封板(10)并与其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阻抗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机构包括若干弧形密封板(12),若干所述弧形密封板(12)呈圆周分布在缠绕筒(1)的外侧,且若干所述弧形密封板(12)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弧形密封板(12)通过第二转轴(13)转动连接在缠绕筒(1)上,若干所述弧形密封板(12)转动对接后形成柱形密封筒,每个所述第二转轴(13)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转轴(4)外表面上通过第一连接板(15)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16),所述第一齿圈(16)与若干第一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夏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