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非接触式供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273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非接触式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量距发送装置的距离值;步骤2、根据测距结果调整发送参数;步骤3、接收装置接收高频交变磁场信号,变换为直流电供给列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出是否出现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间距变化、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是否未对准、发送装置中是否出现异物,并针对性的调整发送参数,并采取不同情况的针对性措施,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行。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行。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非接触式供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非接触式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状态逐步趋近饱和,交通拥堵的状况在城市中频频发生且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同时,空气污染严重,能源供应紧张,使得低碳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拥有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机遇。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的出行方式,具有安全、准点、速度快、运量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0003]然而,城轨车辆的供电方式并不完美,现有的供电方式主要包括:
[0004](1)架空接触网供电
[0005]架空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技术成熟、运行经验丰富,国铁及地铁通常采用该技术。但架空接触网容易出现断线、刮弓、雷击断电等不可靠现象,对正常运营造成潜在危害,且其搭建时除了要满足安装净空要求,还对沿线边界条件有一定限制,严重影响城市景观。
[0006](2)地面接触供电
[0007]采用地面接触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非接触式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量距发送装置的距离值;步骤2、根据测距结果调整发送参数;步骤3、接收装置接收高频交变电磁场信号,变换为直流电供给列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列车头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并在每一个发送装置的顶端开设有V形槽,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左右对称设置,V形槽左右对称设置,分别测得距离值D1和D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设置有对准度阈值T
对准
、传输距离上限阈值H
传输距离上限
、传输距离下限阈值H
传输距离下限
,其中H
传输距离上限
>H
传输距离下限
,根据不同的测距情况进行具体的故障判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使D
均值
=(D1+D2)/2,如果|D1

D2|≤T
对准
并且H
传输距离下限
≤D
均值
≤H
传输距离上限
,则判定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距离符合要求;如果|D1

D2|≤T
对准
并且D
均值
>H
传输距离上限
,则判定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距离出现了明显变大,增加发送功率;如果|D1

D2|≤T
对准
并且D
均值
<H
传输距离下限
,则判定发送装置和接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芳焦宏涛马荣华张艺超李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