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52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取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本体、上接头及可在本体内移动的下接头;上接头与本体相连接;下接头的一端与本体相固定,且当下接头受到外力作用时,下接头与本体分离;下接头包括变径部;变径部的横截面的面积沿变径部的轴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变径部上活动套设有弹性套;弹性套装设在本体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设置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改变弹性套与取芯工具的外筒之间的环空过流面积,导致泵压发生明显变化,可以直观的显示出堵芯的发生,为取芯作业人员提供判断依据,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珍贵的地质岩芯资料。资料。资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取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

技术介绍

[0002]岩芯是获取储层岩石性质的第一手资料,对准确的测定油气相关参数和油气田开发方案制定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具体取芯施工过程中,堵芯时有发生,导致岩芯丢失,给正确分析岩层岩性和储层特性带来的困难,其中钻井取芯中堵芯具体是指取芯过程中由于地层软硬变化、钻井泵排量过小、进筒岩芯坍塌等原因导致岩芯在取芯工具内破碎堆积并被压实,从而造成后续岩芯无法进入取芯内筒的情况。
[0003]发生堵芯后如果没有及时割芯将会导致后续岩芯无法进筒并与筒内岩芯相互磨蚀,一方面会影响取芯收获率,另一方面会导致丢失宝贵的地质资料,给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决策带来困难;而传统的钻井取芯工具不具备堵芯报警功能,取芯作业人员只能根据有限的钻井参数凭借经验判断井下取芯工具的工作情况,因此在堵芯的判断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0004]如公开号为CN2036551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孔绳索取芯钻具,包括钻具本体,设在钻具本体上的阀轴和捞矛头,阀轴外壁径向开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卡槽内套设有泵送密封圈;虽然所述专利当泵送内管总成时,密封圈封闭了钻杆内壁和内管总成的间隙,压力较高,当内管总成到位后,密封圈进入弹卡挡头大径处。冲洗液通道打通,泵压突然下降,起到内管总成到位的报讯作用;但是当所述专利发生堵芯时,并不能及时报警,保护珍贵的地质岩芯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取芯钻具在取芯过程中发生堵芯后无法进行及时报警,只能凭借作业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判断的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取芯过程中发生堵芯后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报警的取芯堵芯报警短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本体、上接头及可在所述本体内移动的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下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固定,且当所述下接头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下接头与所述本体分离;所述下接头包括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横截面的面积沿变径部的轴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所述变径部上活动套设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装设在本体的端部。
[0007]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将本专利技术与取芯工具的其他结构相连接,其中上接头的一端与取芯工具的分水悬挂总成相连接,另一端与本体相连接,下接头与取芯工具的内筒相连接,正常取芯过程中,下接头与本体相连接,而当发生堵心时,岩芯推动取芯工具的内筒上行,下接头受到岩芯的向上的推力,此时下接头与本体分离,使得下接头可在本体内移动,由于弹性套装设在本体的端部,当下接头在本体内移动时,弹性套的位置不变,弹性套与不同径
长的变径部接触,可使得弹性套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进而可改变弹性套与取芯工具的外筒之间的环空过流面积,进而导致泵压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指示堵芯的发生,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0008]优选的,所述下接头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本体相固定,且当所述下接头受到外力时,所述螺纹结构断开,实现下接头与本体的分离;或所述上接头的一端设有卡扣,用于与本体的内壁卡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下接头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变径部及第二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本体内且与所述本体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变径部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1]优选的,所述变径部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小。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套的内圈锥度与所述变径部的锥度相匹配。
[0013]优选的,所述本体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部脱出的限位环;所述第一连接柱均呈圆柱结构,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径长,且大于或等于变径部的最大径长。
[0014]优选的,所述螺纹结构为定位螺钉;所述下接头的侧壁和本体的侧壁分别设有供所述螺纹结构穿过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0015]优选的,所述本体与所述上接头可拆卸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弹性套的材质为橡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变径部的上接头,上接头在本体内移动的过程,使得弹性套发生形变,进而改变弹性套与取芯工具的外筒之间的环空过流面积,导致泵压发生明显变化,可以直观的显示出堵芯的发生,为取芯作业人员提供判断依据,并及时割芯起钻,保护珍贵的地质岩芯资料;
[0019]2)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设置简单,其中上、下接头与取芯工具的其他结构均为可拆卸连接,不仅拆装方便,便于维护保养,且可适用于多种取芯工具;
[0020]3)本专利技术在正常取芯时,上接头通过螺纹结构与本体相连接,而当发生堵芯时在岩芯的推行作用下,螺纹结构能够快速及时被剪断,进而可有效的起到报警作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取芯堵芯报警短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4]附图中:1

本体;11

限位环;12

第二连接孔;2

上接头;3

下接头;31

变径部;32

第一连接部;321

第一连接孔;33

第二连接部;4

弹性套;5

螺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
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

3所示为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的实施例,包括本体1、上接头2及下接头3,其中本体1为中空结构,其中上接头2用于与取芯工具的分水悬挂总成相连接,上接头2的上端与取芯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本体(1)、上接头(2)及可在所述本体(1)内移动的下接头(3);所述上接头(2)与所述本体(1)相连接;所述下接头(3)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相固定,且当所述下接头(3)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下接头(3)与所述本体(1)分离;所述下接头(3)包括变径部(31);所述变径部(31)的横截面的面积沿变径部(31)的轴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所述变径部(31)上活动套设有弹性套(4);所述弹性套(4)装设在本体(1)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5)与本体(1)相固定,且当所述下接头(3)受到外力时,所述螺纹结构(5)断开,实现下接头(3)与本体(1)的分离;或所述上接头(3)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本体(1)相卡接的卡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所述第一连接部(32)、变径部(31)及第二连接部(3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2)位于所述本体(1)内且与所述本体(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鸣吴江李炎军张万栋陈江华张超肖平李文拓彭巍韩成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