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49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2
本申请属于微生物培养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包括采集部件;所述采集部件包括:采集杯、承压件、第一压缩弹簧、挤压件、转移盒;所述转移盒上端开口,转移盒中部设置有注入孔;所述挤压件包括可盖在注入孔上侧的密封部以及伸入注入孔并从转移盒底部伸出的挤压部;所述承压件在第一压缩弹簧作用下抵住采集杯,所述挤压件在第一压缩弹簧作用下压紧转移盒。本申请的防污染采集配件结构紧凑,小巧,通过将采集杯、试剂盒进行性一体化设计,同时配置挤压件等形成可控制转存的结构,能够在样品收集后全城进行密封处理,样品转存时不需要再打开,样品在封闭空间内转移,有效防止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的可能。有效防止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的可能。有效防止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


[0001]本申请属于微生物培养配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微生物以及医疗培养测试过程中,需要先收集器具收集待测微生物或测试样品,再转移至培养皿等设备中进行培养或分析,其间还可能涉及到转移前的预处理试剂的添加和混合等操作,传统方案中,用于采集的器具,用于混合的器具以及培养皿均为相对独立的结构,一般都是带有大开口的杯状结构,在采集和转移样品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或产生泄漏,对于获取准确有效的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维持测试环境的洁净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收集和转移液态样品,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样品暴露,实现封闭式操作,有效减少操作过程中外部污染源进入的防污染采集配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包括采集部件1;所述采集部件1包括:采集杯11、承压件12、第一压缩弹簧13、挤压件14、转移盒15;
[0006]所述转移盒15上端开口,转移盒15中部设置有注入孔15a;
[0007]所述挤压件14包括可盖在注入孔15a上侧的密封部14a以及伸入注入孔15a并从转移盒15底部伸出的挤压部14b;
[0008]所述承压件12设于挤压件14上侧,第一压缩弹簧13设于承压件12和挤压件14之间,采集杯11扣设在转移盒15上侧;所述承压件12在第一压缩弹簧13作用下抵住采集杯11,所述挤压件14在第一压缩弹簧13作用下压紧转移盒15。
[0009]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转移盒15的盒底内侧设置有筒状导向部15b,筒状导向部15b上设有与盒底连通的导流孔或者导流槽15c;
[0010]筒状导向部15b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卡槽15d;
[0011]所述密封部14a呈环状并可沿筒状导向部15b上下滑动,密封部14a的上侧设置有定位柱14c;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3套设在定位柱14c上;
[0012]所述环形挤压板12a尺寸与筒状导向部15b内径匹配,环形挤压板12a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可以与连接卡槽15d卡接的凸出部12c;
[0013]所述承压件12包括中间设置有通孔的环形挤压板12a,所述环形挤压板12a通过通孔套设在定位柱14c上并压紧第一压缩弹簧13,同时凸出部12c卡入连接卡槽15d中。
[0014]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环形挤压板12a的上侧设置有挤压柱12b,所述挤压柱12b上端抵在采集杯11下侧;所述筒状导向部15b的底部高度低于转移盒15盒底高度。
[0015]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存储部件2;所述
存储部件包括:试剂盒20、挡板;
[0016]所述试剂盒20后侧设有可容纳转移盒15的试剂槽20a,试剂槽20a的前侧设置有连接部20b;所述连接部20b为壳体结构,连接部20b中设有连接至试剂槽20a的容纳腔20c,容纳腔20c的腔底高度低于试剂槽20a槽底的高度;
[0017]所述容纳腔20c的前侧设置有出口20d,所述挡板可闭合的盖在出口20d,挡板与连接部20b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以使其具有盖住出口20d的趋势。
[0018]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挤压部14b尺寸小于注入孔15a孔径;所述试剂槽20a的中间设置有与注入孔15a尺寸匹配的导流槽20e,试剂槽20a的槽壁上设有连接至容纳腔20c的引流孔;
[0019]导流槽20e外侧设置有限流围板20f,所述限流围板20f围绕导流槽20e并向引流孔延伸后连接形成导流通道20k。
[0020]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容纳腔20c的顶部与连接部20b顶部壳壁为整体结构;容纳腔20c的侧壁由垂直设置的筋板围成。
[0021]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试剂槽20a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内卷的连接扣20g;所述连接扣20g可扣在转移盒15或采集杯11的上边缘。
[0022]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试剂盒20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呈V形设置的两个独立的连接部20b;
[0023]所述导流槽20e通过两个导流通道20k连接至两个独立的连接部20b中的容纳腔;
[0024]导流槽20e的槽底分为两个对称的斜面,两个斜面较低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导流通道20k底部连通,以使样品可均匀分流。
[0025]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可活动的设置在容纳腔20c中的磁性划线头3;
[0026]所述磁性划线头3包括:支撑筒30、套接在支撑筒30下端并可上下滑动的接种针31;嵌设在支撑筒30上端的磁体32;两端抵在磁体32和接种针31上的第二压缩弹簧33。
[0027]对前述防污染划线培养盒的进一步改进和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支撑筒30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成台阶孔30a,所述接种针31的上端尺寸大于台阶孔30a孔径以可卡在限位台阶孔30a台阶上;所述接种针31的上端设置有可容纳第二压缩弹簧33下端的挤压槽31a,接种针31的下端设置有接种环31b。
[0028]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9]本申请的防污染采集配件结构紧凑,小巧,通过将采集杯、试剂盒进行性一体化设计,同时配置挤压件等形成可控制转存的结构,能够在样品收集后全程进行密封处理,样品转存时不需要再打开,只需要按压,即可实现样品的转存,转存过程中,样品在封闭空间内转移,有效防止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防污染采集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采集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采集杯的装配示意图;
[0033]图4是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磁性划线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双连接部的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0038]采集部件1、采集杯11、承压件12、环形挤压板12a、挤压柱12b、第一压缩弹簧13、挤压件14、密封部14a、挤压部14b、定位柱14c、转移盒15、注入孔15a、筒状导向部15b、导流槽15c、连接卡槽15d、存储部件2、试剂盒20、试剂槽20a、连接部20b、容纳腔20c、出口20d、导流槽20e、限流围板20f、连接扣20g、磁性划线头3、支撑筒30、台阶孔30a、接种针31、挤压槽31a、接种环31b、磁体32、第二压缩弹簧33。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0040]本申请的防污染采集配件,主要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能够保证操作过程样品处在封闭空间内,不受外部环境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部件(1);所述采集部件(1)包括:采集杯(11)、承压件(12)、第一压缩弹簧(13)、挤压件(14)、转移盒(15);所述转移盒(15)上端开口,转移盒(15)中部设置有注入孔(15a);所述挤压件(14)包括可盖在注入孔(15a)上侧的密封部(14a)以及伸入注入孔(15a)并从转移盒(15)底部伸出的挤压部(14b);所述承压件(12)设于挤压件(14)上侧,第一压缩弹簧(13)设于承压件(12)和挤压件(14)之间,采集杯(11)扣设在转移盒(15)上侧;所述承压件(12)在第一压缩弹簧(13)作用下抵住采集杯(11),所述挤压件(14)在第一压缩弹簧(13)作用下压紧转移盒(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盒(15)的盒底内侧设置有筒状导向部(15b),筒状导向部(15b)上设有与盒底连通的导流孔或者导流槽(15c);筒状导向部(15b)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卡槽(15d);所述密封部(14a)呈环状并可沿筒状导向部(15b)上下滑动,所述密封部(14a)的上侧设置有定位柱(14c);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3)套设在定位柱(14c)上;所述环形挤压板(12a)尺寸与筒状导向部(15b)内径匹配,环形挤压板(12a)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可以与连接卡槽(15d)卡接的凸出部(12c);所述承压件(12)包括中间设置有通孔的环形挤压板(12a),所述环形挤压板(12a)通过通孔套设在定位柱(14c)上并压紧第一压缩弹簧(13),同时凸出部(12c)卡入连接卡槽(15d)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挤压板(12a)的上侧设置有挤压柱(12b),所述挤压柱(12b)上端抵在采集杯(11)下侧;所述筒状导向部(15b)的底部高度低于转移盒(15)盒底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采集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部件(2);所述存储部件包括:试剂盒(20)、挡板;所述试剂盒(20)后侧设有可容纳转移盒(15)的试剂槽(20a),试剂槽(20a)的前侧设置有连接部(20b);所述连接部(20b)为壳体结构,连接部(20b)中设有连接至试剂槽(20a)的容纳腔(20c),容纳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刘伟国熊军
申请(专利权)人:微尔创武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