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制作方法与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制作方法与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交通基础建设不可避免造成工程创面,极易形成滑坡,坍塌和环境生态问题,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工程创面进行单纯的工程防护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景观需求,因此采用有效的手段对裸露创面进行生态修复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0003]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十分寒冷,干旱胁迫严重,年均降雨量较低,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强,土壤营养贫瘠等许多自然因素的限制,植物生长周期,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植被类型单一。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较低的土地承载能力使得该区域难以承受大规模的人为干扰,如长期干扰或者不节制利用会造成土地生产力持续降低,严重的情况可能会破坏资源再生,对该地区的生态造成永久性的损坏。
[0004]目前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的问题上尚未有普遍认可的理想方法。例如一种草灌结合的创面生态修复方法(CN201711037998.2)提出了在创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弃菌棒碎渣及基质混合而成栽培材料装入由稻草编织而成的植生包本体中;S2、将草籽植入栽培材料内,得植生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籽位于栽培材料2~4cm深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菌棒碎渣是茶树菇废弃菌棒、银耳菇废弃菌棒分别粉碎后,按质量比4~6:1混合均匀后得到,粒径为0.1~1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是由尾矿、废土石、种植土、牛粪、青稞秸秆按质量比85:10:2:2:1混合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籽是由高羊茅草籽、黑麦草草籽、披碱草草籽按质量比1:1:1~3混合得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包为卷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植生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包包括包本体以及包盖,所述包本体为方形包且内部为空腔,包本体顶部为敞开结构,包盖盖设于包本体顶部敞开结构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洪,林益超,董泽靖,田森林,胡学伟,赵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