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监测和抗震功能的边坡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边坡支护和监测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监测和抗震功能的边坡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边坡,分为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一般位于公路路基两侧,是为了保证路基稳定和公路的正常使用而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坡体结构。人工边坡由于在填筑过程涉及到人工因素会导致原有应力场发生改变,稳定性大幅降低,因此除了常规压实工作外,还需要其它措施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0003]边坡安全性对于公路的正常使用和服役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当发生强降雨或地震时,边坡常常发生失稳而导致滑坡事故。现有边坡加固措施中最常用的是锚杆支护,通过锚固力提高边坡的安全系数。但目前的锚杆普遍存在使用寿命低、不具有抗震功能等问题,在受到强烈的周期性荷载比如地震动时,锚杆的折断会导致边坡的失稳,甚至会对边坡造成二次伤害。
[0004]为了保证边坡的使用寿命并进行地震预警等要求,边坡的监测也愈加重要。目前常见的监测方法通常使用测杆或外部布置传感器,这种方法需要工作人员的经常调整,而且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监测和抗震功能的边坡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坡支护装置包括土质斜坡(1)、用于护坡的混凝土挡土板(2)、用于连接监测器和锚杆的柔性连接杆(3)、抗震锚杆(4)、应力位移监测器(5)、用于供电和传输信息的电缆(6)、用于支撑控制器和挡土板的抗滑桩(7)、供电和储存信息的控制器(8);所述土质斜坡(1)的坡面由混凝土挡土板(2)覆盖,并被抗震锚杆(4)贯穿至土质斜坡(1)并进行加固,其中,抗震锚杆(4)上设有连接环(18);所述柔性连接杆(3)通过抗震锚杆(4)上的连接环(18)相互连接,柔性连接杆(3)上连接有监测器(5),柔性连接杆(3)能够保持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并能够适应坡体内部的变形,防止地震来临时的数据失效;所述的电缆(6)一端与控制器(8)连接,另一端穿过柔性连接杆(3)与监测器(5)连接,监测器(5)均匀布置于抗震锚杆(4)之间,通过监测器(5)收集数据以达到分析和预警的作用,并具有供电和检修的作用;所述抗滑桩(7)用于支撑控制器(8)和支承混凝土的挡土板(2);所述的抗震锚杆(4)和监测器(5)都安装在柔性连接杆(3)上;所述抗震锚杆(4)包括位于边坡外部暴露在外的杆冒(11)、螺母(12),插入土内用于边坡加固的杆体(13)、垫片(14),用于抗震部分的阻尼器(16)、破碎体(17)、吸能弹簧(15)、连接环(18)和防脱钩(19);所述垫片(14)为套在杆体(13)上的变形协调材料,与挡土板(2)接触;杆冒(11)与杆体(13)为一整体结构,带有外螺纹,螺母(12)的内螺纹与杆冒(11)的外螺纹配合使抗震锚杆(4)与土质斜坡(1)固定,用于抗震部分的阻尼器(16)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杆体(13)和吸能弹簧(15)焊接固定;所述破碎体(17)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