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式光纤带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049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信线缆技术领域,具体为半干式光纤带光缆,该光缆包括防护层和缆芯层,缆芯层包括呈环形分布的光纤带组件,还包括位于光纤带组件外周的湿式防水层和光纤带组件内周的干式防水层。干式防水层内置干燥物质,湿式防水层包含阻水油膏,且干燥物质和阻水油膏分别贴合光纤带组件内侧和外侧,其中干燥物质吸收光纤带组件内侧面所在空间的水汽,阻水油膏填充光纤带组件外侧面空间的缝隙。湿式防水层可以防止水分顺着光纤带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干式防水层则对光纤带组件的另一侧进行干燥,因此,干式防水层和湿式防水层使得该光纤带光缆的阻水结构呈现半干式,这种半干式光缆同时具备干式光缆和填充式光缆的性能,也可以弥补每种光缆的不足。弥补每种光缆的不足。弥补每种光缆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干式光纤带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线缆
,具体为半干式光纤带光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已经在用的光缆的防水措施大多是采用阻水油膏或阻水纱,其中阻水油膏的阻水性能优越,但已经公开的方案中,都是将阻水油膏全长填充在缆线内部,即填充式光缆,这虽然能够实现防水目的,但是大量的阻水油膏会给缆线的接续带来干扰。例如,在缆线割接时,阻水油膏很难清理,这不仅会降低割接效率,还会导致割接后的缆线的信号传输能力降低,同时,外泄的油膏会长时间破坏土壤环境。全干式光缆采用干燥物质吸收缆线内部的水汽,从而消除水汽对光纤的影响,但这种光缆也仅在理论上可以解决光纤怕水的问题,然而在实际中却很难设计出合理的结构来设置干燥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半干式光纤带光缆,该光缆中,光纤带组件呈环状分布,且在其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干式防水层和湿式防水层,使得该光纤带光缆的阻水结构呈现半干式,且使光缆同时具备干式光缆和填充式光缆的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半干式光纤带光缆,包括防护层和缆芯层,所述缆芯层包括呈环状分布的干式防水层和呈环状分布的湿式防水层,且包括位于干式防水层和湿式防水层之间的光纤带组件,且该光纤带组件呈环形分布;所述干式防水层内置干燥物质,湿式防水层包含阻水油膏,且干燥物质和阻水油膏分别贴合光纤带组件的两侧。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光纤带组件呈环状分布,且在其外侧和内侧设置两种不同的阻水结构,一种是内置有干燥物质的干式防水层,另一种是填充有阻水油膏的湿式防水层,其中湿式防水层可以将阻水油膏涂于光纤带组件的一侧,防止水分顺着光纤带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干式防水层则对光纤带组件的另一侧进行干燥,可以及时吸收水汽,从而防止水汽沿着光纤带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因此,干式防水层和湿式防水层使得该光纤带光缆的阻水结构呈现半干式,这既可以保障光缆的阻水性能,又可以部分消除填充式光缆的缺陷。
[0006]作为湿式防水层的优选方案,所述湿式防水层包括湿式阻水件,该湿式阻水件整体呈管状,其侧壁内部设置储存腔,并在储存腔内设置阻水油膏,在该湿式阻水件贴合光纤带组件的一侧设置吸油棉层,阻水油膏通过湿式阻水件侧壁设置的预制孔接触吸油棉层,并将吸油棉层浸润。浸润了阻水油膏的吸油棉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形变性能,其可以充分填充湿式阻水件与光纤带组件的缝隙,从而杜绝水汽进入,另外,吸油棉层的使用可以减少阻水油膏的用量,在保留阻水油膏的良好阻水性能的同时可以部分缓解阻水油膏导致的问题。
[0007]作为干式防水层的优选方案,所述干式防水层包括干式阻水件,该干式阻水件贴合光纤带组件的一侧设置容置槽,相邻的容置槽之间形成凸起的隔离肩II,并在该容置槽
中设置干燥填充条。内置的干燥填充条能够避开大部分压力,从而保持原有形状,这有利于其与光纤带组件保持良好的位置关系,从而保证干式阻水件的干燥性能。
[0008]作为光纤带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纤带组件包括附着管,该光纤带组件的外周均匀辐射设置至少两个光纤槽,且在相邻的光纤槽之间预留凸起的隔离肩I;光纤带组件还包括光纤带,且光纤带设置在光纤槽中;所述湿式阻水件设置在光纤带组件的外周,所述干式阻水件设置在光纤带组件的内周,且干式阻水件通过附着管上的通气孔对光纤带进行干燥。附着管作为光纤带组件的基础支撑结构,其除了可以保护外周设置的光纤带,且能对光纤带进行定位,使各光纤带具有稳定的空间分布,从而确保各组光纤带与干式防水层和湿式防水层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0009]作为光纤带组件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光纤槽的两边延伸至隔离肩I中,并在隔离肩I上部形成向着光纤槽延伸的挡沿;所述光纤带的外侧面设置附着板,该附着板紧密贴合光纤带,并将光纤带的两边包裹,附着板具有一定的韧性,在生产阶段,其可以保护光纤带免受外部摩擦,另外,通过将附着板的两侧边卡在挡沿下方,附着板可以通过自身的韧性而稳定地卡在光纤槽中,从而防止光纤带脱离光纤槽。
[0010]作为干式防水层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干式防水层还包括位于干式阻水件和光纤带组件之间的中连层,该中连层上设置若干干燥管,干燥管的内端插入干燥填充条中,外端穿过附着管上的通气孔后接触光纤带所在的空间。中连层将干式阻水件包裹,生产过程中,其可以防止容置槽中的干燥填充条脱落或移出容置槽,在成缆中,其可以与容置槽共同作用来保护干燥填充条,使干燥填充条始终保持原有形状,防止干燥填充条鼓包并挤压光纤带。
[0011]作为光纤带组件的优选方案,在光纤槽的底部设置若干预留气槽,这些预留气槽的顶部开口直接连通光纤带所在的空间,所述干燥管的外端穿过预留气槽的底部。预留气槽的设置可以减小光纤槽底部与光纤带之间的接触点,这可以防止在局部形成密闭气体,导致水汽无法被吸收,而预留气槽可以对水汽进行导流,方便快速、全面地吸收水汽。
[0012]作为湿式阻水件的优选方案,所述湿式阻水件由至少相同的两个小部分拼装而成,以方便该光缆的生产,具体地,每个小部分贴合隔离肩I的位置设置向着光纤带组件凸起的插接条I,对应地,在隔离肩I上设置插槽I,所述插接条I插入插槽I,且湿式阻水件与光纤带组件之间粘合固定。
[0013]作为干式防水层的再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中连层均分成若干段,每段与隔离肩II接触的位置均设置向着隔离肩II中心凸起的插接条II,对应地,在隔离肩II上设置插槽II,所述插接条II插入插槽II中,且中连层与干式阻水件之间粘合固定。
[0014]作为防护层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层包括最外层的外护套和内层的钢绞线层,且在钢绞线层与缆芯层之间设置隔离护套层,隔离护套层作为缆芯层的加强护层,其可以抵抗部分外部的压力,使缆芯层保持原有形态。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半干式光纤带光缆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湿式阻水件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湿式阻水件部分段的拼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纤带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干式阻水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中连层连接干式阻水件与光纤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外护套1、外防水层2、钢绞线层3、隔离护套层4、芳纶包层5、内防水层6、湿式阻水件7、光纤带组件8、中连层9、干式阻水件10、储油腔71、阻水油膏72、吸油棉层73、插接条I74、附着管80、隔离肩I81、插槽I82、光纤带组件83、光纤槽84、挡沿85、预留气槽86、光纤带831、附着板832、搭接部91、插接条II92、干燥管93、容置槽101、干燥填充条102、隔离肩II103、中心加强件104、插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半干式光纤带光缆,包括防护层和缆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层包括呈环状分布的干式防水层和呈环状分布的湿式防水层,且包括位于干式防水层和湿式防水层之间的光纤带组件,且该光纤带组件呈环形分布;所述干式防水层内置干燥物质,湿式防水层包含阻水油膏,且干燥物质和阻水油膏分别贴合光纤带组件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干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防水层包括湿式阻水件,该湿式阻水件整体呈管状,其侧壁内部设置储存腔,并在储存腔内设置阻水油膏,在该湿式阻水件贴合光纤带组件的一侧设置吸油棉层,阻水油膏通过湿式阻水件侧壁设置的预制孔接触吸油棉层,并将吸油棉层浸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干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防水层包括干式阻水件,该干式阻水件贴合光纤带组件的一侧设置容置槽,相邻的容置槽之间形成凸起的隔离肩II,并在该容置槽中设置干燥填充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干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组件包括附着管,该光纤带组件的外周均匀辐射设置至少两个光纤槽,且在相邻的光纤槽之间预留凸起的隔离肩I;光纤带组件还包括光纤带,且光纤带设置在光纤槽中;所述湿式阻水件设置在光纤带组件的外周,所述干式阻水件设置在光纤带组件的内周,且干式阻水件通过附着管上的通气孔对光纤带进行干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干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槽的两边延伸至隔离肩I中,并在隔离肩I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法林张楼彬徐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富通集团嘉善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