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通阀的新型电控储能液压缸及其控制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99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二通阀的新型电控储能液压缸及其控制回路,其中包括液压缸、控制回路、气囊、气缸活塞以及电磁阀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底部气缸及气囊作为储能单元,利用电磁阀原理对液压缸回缩时产生的液压能进行回收;而电磁阀通电时,将储存好的液压油释放辅助油缸外伸,实现能量再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克服了以控制阀为原理回收的能量损失,也大幅减少内部压力损失,液压油的流向较好的处于可控制状态,并可直接应用于各类液压驱动的工程应用,提高液压传动系统的能量效率。压传动系统的能量效率。压传动系统的能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通阀的新型电控储能液压缸及其控制回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二通阀的新型电控储能液压缸及其控制回路。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缸是一种液压传动系统中的直线型执行元件,主要包括:液压缸活塞、液压缸活塞杆、液压缸体、液压缸密封盖等零件。
[0003]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日益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促使节能和减排技术的发展。液压挖掘机是典型的工程机械,具有用途广泛、能耗高、排放低的特点。能量回收再生(ERR)技术和混合动力控制技术是越野机械中重要的节能技术,主要是对制动能量或释放的势能进行回收再利用,尤其是液压缸和蓄能器组合成为能量再生系统的核心部分。但是,液压缸和蓄能器都是液压传动系统的独立部件,能量再生系统设计必须要考虑两者之间的控制阀、管路、安装等问题,导致能量再生系统十分复杂、体积庞大,不能完全适应工程应用的实际要求。因此,如果能够在液压缸内部直接设置蓄能模块,将可再生能量直接存储于蓄能模块中,不仅减少了控制阀和管路等环节能量损失,也大幅降低了再生系统的复杂程度和体积,并可直接应用于各类液压驱动的工程应用,提高液压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通阀的新型电控储能液压缸及其控制回路,包括液压缸(100)、控制回路(200)、气囊(300);所述液压缸(100)包括液压缸活塞杆(101)、液压缸有杆腔进/出油口(102)、液压缸活塞(103)、液压缸无杆腔进/出油口(104)、电磁阀油液进口A(105)、单向阀油液出口B(106)、电磁阀1(107)、单向阀2(108)、单向阀1(109)、电磁阀2(110)、电磁阀油液出口C(111)、单向阀油液进口D(112)、气缸活塞(113)、气缸气体进/出油口(114)、液体腔(115)、气缸(116);所述控制回路(200)包括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201)、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202)、二位二通电磁阀c(203)、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d(204);所述电磁阀1(107)和电磁阀2(110)分别和液压缸(100)的无杆腔进/出油口(104)相连接,电磁阀2(110)与液体腔(115)相连接,液压缸(10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底设有液压缸有杆腔进/出油口(102)、液压缸无杆腔进/出油口(104);所述电磁阀1(107)与电磁阀2(110)分别与单向阀a(108)和单向阀b(109)相连接,并有电磁阀油液进口A(105)、单向阀油液出口B(106)、电磁阀2(110)、单向阀油液进口D(112)、最终连接至液体腔(115);液压缸(100)内的液压缸活塞(103)安装在活塞杆(101)一端上,气缸(116)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一个气口(114),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201)相连,利用液压缸活塞杆(101)可实现液体腔(115)中液压能和气缸(116)中的气体压缩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所述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a(201)、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b(202)、二位二通电磁阀c(203)、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d(204)相连接形成控制回路,最终与气囊(300)相连;液压缸(100)底部气缸内放置一个气缸活塞(113),气缸活塞(113)可在气缸(1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梦军贺湘宇丁红军陈慧敏谭丽莎袁玉林张家彦刘琪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