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象预警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原始GIS地图多为静态显示,偏重于地理地面信息或者卫星信息状况的长周期分析,属于一个封闭的相对稳定的显示平台,依赖于数据包缓慢更新,不能适应突发情况和应急处理的要求,且对于决策无法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虽然偶尔会有更新,但大多是基于长期性和稳定性要求,无法实现真实的虚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用以解决原始GIS地图多为静态,不能适应突发情况和应急处理的要求,无法实现真实的虚拟效果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包括:
[0005]步骤1:获取原始GIS地图;
[0006]步骤2:基于雷达系统,对预设区域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扫描,获得雷达波动图,并对所述雷达波动图按照预设变化周期进行循环跟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原始GIS地图;步骤2:基于雷达系统,对预设区域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扫描,获得雷达波动图,并对所述雷达波动图按照预设变化周期进行循环跟踪;步骤3:通过所述原始GIS地图将天气预警范围内的目标进行筛选和定位,并结合循环跟踪结果,制定预警信息和通知,并进行下发。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获取原始GIS地图,还包括:基于互联网云端数据库获取预设区域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生成预设区域三维立体模型;根据所述三维立体模型,获取预设区域原始GIS地图。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对预设区域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扫描,获得雷达波动图,还包括:基于中央气象台原始雷达,由发射器经向预设区域不同角度不同方发射探测电磁波;通过接收机接收所述探测电磁波反射的回波,生成雷达波动图。4.基于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对所述雷达波动图按照预设变化周期进行循环跟踪,还包括:根据所述雷达波动图,获取预设模块气象数据;将所述气象数据输入所述原始GIS地图,按照气象等级进行模块划分,并对不同气象等级的模块进行渲染处理;判断不同气象等级的模块中是否存在极端天气,若存在,对所述雷达波动图按照预设变化周期进行循环跟踪。5.基于权利要求4的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雷达波动图,获取预设区域气象数据,还包括:基于所述雷达波动图,获取中央气象台原始雷达所发射电磁波探测范围,基于所述探测范围,判断预设区域是否下雨;基于所述雷达波动图,获取回波的强度,根据回波强度获取预设区域的空气含水量;基于所述雷达波动图,提取所述回波的多普勒频移的频谱特征,根据所得频谱特征,判断预设区域是否为风切边区域;根据所述预设区域是否下雨、预设区域的含水量以及所测区域是否为风切边区域,生成预设区域气象数据。6.基于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气象雷达的GIS地图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结合循环跟踪结果,制定预警信息和通知,并进行下发,还包括:根据所述雷达波动图,对所划分各模块进行分割处理,得到不同气象等级的各个子地图;获取预设时间段历史雷达波动图,提取其中与所述雷达波动图中各模块重合区域的降水信息,得到各模块预设时间实际降水量;基于互联网数据库,查找各种地理信息与该地理信息所对应的最大允许降水量,获取地理信息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导入目标检测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及拟合,获
取训练好的降水量预测模型;提取各子地图中的地理信息,将所得地理信息输入所述降水量预测模型,输入结果为所输入地理区域的最大允许降水量;根据雷达波动图与历史雷达波动图,对预设区域未来气象进行预测,生成预测雷达波动图;将所述各模块预设时间实际降水量与最大允许降水量进行比较;若所述各模块预设时间实际降水量小于最大允许降水量,则在预测雷达波动图中查找与该模块对应区域的预测气象信息,结合所述预测气象信息判断此模块未来降水量是否大于最大允许降水量,若大于,则向此区域居民发送气象预警信息,若小于,则判定此区域为安全区域;若所述各模块预设时间实际降水量大于最大允许降水量,则将此模块判定为危险模块,立即向该模块人员发送极端天气通知,并基于地理信息,判断是否会对周边地区造成影响,若是,则向受影响地区居民发送预警信息;根据所述预测雷达波动图,获取所述危险模块未来气象情况,建立模拟模型,模拟所述危险地区实际气象情况,并基于危险模块未来气象情况,获取模拟模型由实际情况变为未来气象情况的过程,根据模拟过程,制定合理应急方案;基于各大运营商基站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郑应强,于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