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有毒尾气的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87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有毒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塔槽,所述塔槽为下部吸收剂槽、上部喷淋塔的一体化结构,且吸收剂槽的槽腔与喷淋塔的塔腔连通,喷淋塔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进气口、喷嘴、出气口,吸收剂槽设有出液管并泵连至喷淋塔的喷嘴进液口,吸收剂槽与临近布置的吸收剂配制罐经过渡管连通。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配置吸收剂新液时无需停止尾气吸收过程,实现了尾气的持续处理,避免了停止作业而造成尾气逸散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问题。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酸性有毒尾气的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有毒尾气吸收装置。
技术背景
[0002]生产型工业企业针对含有酸性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的尾气时,普遍使用填料塔作为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吸收剂配制罐,以氢氧化钠或硫化钠作为吸收剂,通过泵输送至填料塔内吸收硫化氢气体。通常情况下,填料塔出口尾气能达标。但当尾气中硫化氢浓度偏高时,尾气吸收不彻底,作业现场出现恶臭味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同时,硫化钠俗称“臭碱”,本身也具有难闻异味,会被尾气夹带带入外界环境,造成现场环境恶化。
[0003]目前,较多企业开始在填料塔后,增设二级填料塔,进行二次吸收,确保了尾气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现场异味也得到有效控制。然而由于吸收液需要定期置换(即排出一部分吸收液并补充新的吸收液以保证吸收液的吸收效果),在吸收液置换过程中,需停循环泵,此时,正在处理的尾气还未进入二级吸收塔进行处理,停泵后导致尾气外溢,现场依旧存在低浓度有毒气体造成的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有毒尾气吸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液置换时存在的有毒尾气外溢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酸性有毒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塔槽,所述塔槽为下部吸收剂槽、上部喷淋塔的一体化结构,且吸收剂槽的槽腔与喷淋塔的塔腔连通,喷淋塔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进气口、喷嘴、出气口,吸收剂槽设有出液管并泵连至喷淋塔的喷嘴进液口,吸收剂槽与临近布置的吸收剂配制罐经过渡管连通。
[0006]采用上述方案,吸收剂槽中的吸收剂经泵送至吸收塔的喷嘴对进入喷淋塔的尾气进行喷淋,喷淋过程中吸收剂吸收尾气中的酸性有毒气体,吸收剂落入下部的吸收剂槽中,又被泵送至喷嘴从而实现吸收剂的循环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置换吸收剂新液时,在吸收剂配制罐中配置好吸收剂,从吸收剂槽中排出部分吸收液后,吸收剂配制罐中的新液在压力作用下自动进入吸收剂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配置吸收剂新液时无需停止尾气吸收过程,实现了尾气的持续处理,避免了停止作业而造成尾气逸散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0009]一种酸性有毒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塔槽10,所述塔槽10为下部吸收剂槽11、上部喷淋塔12的一体化结构,且吸收剂槽11的槽腔与喷淋塔的塔腔连通,喷淋塔12由下至上依
次设置有进气口、喷嘴、出气口,吸收剂槽11设有出液管并泵连至喷淋塔12的喷嘴进液口,吸收剂槽11与临近布置的吸收剂配制罐20经过渡管30连通。
[0010]所述的低浓度酸性有毒尾气实际上是指尾气中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硫中的一种,一般含量<10ppm,因此吸收剂一般为氢氧化钠溶液,
[0011]作为优选方案,过渡管30分别连接在吸收剂槽11和吸收剂配制罐20的临近底部的外壁上,且吸收剂槽11和吸收剂配制罐20的底面高度一致。三者之间形成类似“ㄩ”或“U”型的连通器结构,当吸收剂槽11中的吸收剂排出部分废液,在不设置循环泵的情况下,依靠压力平衡使吸收剂配制罐20中的吸收剂进入吸收剂槽11,实现吸收剂的置换新液。并且,吸收剂(氢氧化钠溶液)在配置时,直接将片碱加入到吸收剂配制罐20中,未溶解的片碱沉淀到配制罐底部,不会进入吸收剂槽,避免了吸收剂槽11与喷淋塔喷嘴之间吸收剂循环过程中片碱损坏循环泵叶轮。同时,吸收剂在吸收剂槽11、过渡管30以及吸收剂配制罐20之间缓慢流动的条件下也起到了搅拌作用,使吸收剂配制罐20中的残余片碱得以溶解并均匀分散。
[0012]所述喷淋塔1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依次布置有填料层121、喷嘴122和捕沫器123,吸收剂槽11的出液管泵连至喷嘴122的进液口。所述吸收剂槽11还设有排污管。尾气处理过程中,尾气气量<40000Nm3/h,吸收装置底部空腔与配置罐的体积比值为5~6吸收装置每24小时置换一次吸收液,每次置换吸收液总体积的1/3。
[0013]实施例:某冶炼企业含重金属的污酸进入硫化工序,添加硫化钠反应去除重金属。该企业二级除害塔采用本技术中的吸收装置,喷淋塔内充填PP海尔环填料,出气口处设置PP丝网捕沫器,吸收剂槽的槽腔体积为3m3,吸收剂配制罐体积为0.5m3。尾气量约3400Nm3/h,含硫化氢低于6ppm,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剂,每天置换1m3吸收液,尾气处理后,喷淋塔出口硫化氢始终低于0.1mg/m3。
[0014]现有技术中,由于吸收剂是在吸收剂配制罐与喷淋塔喷嘴之间循环,吸收剂置换新液时,为避免固体药剂(片碱)损伤叶轮,需停循环泵,大部分未经吸收的尾气从塔顶排放。因塔底无法存液,部分尾气从回流管逸散,造成现场出现异味。而采用本技术的吸收装置后,进行吸收液置换时,无需停泵,先排出部分吸收剂,后在吸收剂配制罐内加入固体药剂与水。因配制罐与吸收剂槽连通,泵循环时,固体会逐渐溶解,不会造成大量固体进入泵内损伤叶轮;同时,吸收剂槽与吸收剂配制罐形成液封,有效避免了尾气逸散。本技术的低浓度酸性有毒尾气吸收装置,实现了尾气吸收、吸收液排污、搅拌、吸收液配制与置换操作同步进行,大大降低吸收液置换时存在的安全环保风险,提高了尾气处理的连续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有毒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槽(10),所述塔槽(10)为下部吸收剂槽(11)、上部喷淋塔(12)的一体化结构,且吸收剂槽(11)的槽腔与喷淋塔的塔腔连通,喷淋塔(12)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进气口、喷嘴、出气口,吸收剂槽(11)设有出液管并泵连至喷淋塔(12)的喷嘴进液口,吸收剂槽(11)与临近布置的吸收剂配制罐(20)经过渡管(3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性有毒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施章铨钱庆长章健王翔周天达王姝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