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镀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70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压镀锌板,包括防护锌板、固定安装于防护锌板顶面的承重钢板、固定安装于承重钢板顶面的抗压机构以及固定安装于抗压机构顶面的踩踏锌板,抗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踩踏锌板底面的压力感应组件、滑动安装于承重钢板顶面的抗压组件和承重块,压力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凸板、固定连接于感应凸板底面的连接轴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轴底面的下压曲条,抗压组件包括两个滑行锲块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滑行锲块内侧的弹性连接板;上述方案中,通过抗压组件的作用,使得在行人通过镀锌板的顶面时,镀锌板能够通过抗压组件与承重块之间的卡接固定,使得镀锌板内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大幅的增强了镀锌板的抗压能力。大幅的增强了镀锌板的抗压能力。大幅的增强了镀锌板的抗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镀锌板


[0001]本技术涉及镀锌板
,具体为一种抗压镀锌板。

技术介绍

[0002]镀锌钢板是为防止钢板表面遭受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钢板表面涂以一层金属锌,这种涂锌的钢板称为镀锌板。镀锌板是指表面镀有一层锌的钢板。镀锌是一种经常采用的经济而有效的防腐方法,全世界锌产量的一半左右均用于此种工艺。但传统的镀锌板由于板材刚度不够,造成镀锌板自身强度也不足,很容易造成变形等情况,进而降低了镀锌板的使用寿命。
[0003]在一些室外风景区,一般会采用镀锌板来作为桥梁的主材料,但是由于处在室外,长期受到日晒雨淋会导致镀锌板的结构强度大大降低,且在过桥人数较多时还会因重力作用导致镀锌板存在开裂的风险,这就使得镀锌板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压镀锌板,包括防护锌板、固定安装于防护锌板顶面的承重钢板、固定安装于承重钢板顶面的抗压机构以及固定安装于抗压机构顶面的踩踏锌板;
[0006]所述抗压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踩踏锌板底面的压力感应组件、滑动安装于承重钢板顶面的抗压组件和承重块,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凸板、固定连接于感应凸板底面的连接轴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轴底面的下压曲条,所述抗压组件包括两个滑行锲块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滑行锲块内侧的弹性连接板,所述承重块的两侧开设有切合槽,所述抗压组件的一侧与承重块的一侧正对。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踩踏锌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空箱,所述固定空箱内腔的底面与连接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感应凸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紧压弹簧,所述紧压弹簧的底面与固定空箱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压弹簧活动套接于连接轴外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紧压弹簧与固定空箱之间的相互抵接,使得在感应凸板向下移动时,感应凸板的底面抵压紧压弹簧的顶面产生弹力,通过固定空箱的回弹作用减小行人踩踏时的失重感。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压曲条的底面与固定空箱的一侧为光滑曲面结构,所述下压曲条的底面位于两个滑行锲块之间的中心位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压曲条的底面与固定空箱的一侧的光滑曲面结构,使得下压曲条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动滑行锲块向两侧进行移动,同时下压曲条位于滑行锲块的中心位置也使得滑行锲块两侧的移动间距一致,保持承压的一致性。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连接板的底面与承重钢
板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弹性连接板在常态下的长度大于两个滑行锲块之间的间距大小,所述弹性连接板为TPR或氯丁橡胶材质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连接板的长度以及材质的设置,防止弹性连接板时刻处于拉伸状态,能显著的提高了弹性连接板的使用寿命,同时TPR或氯丁橡胶材质都具备良好的回弹性,使得感应凸板在通过镀锌板之后使得滑行锲块快速归位。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重块的顶面与踩踏锌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块的内侧开设有加强筋安装槽,所述加强筋安装槽的底面为曲面结构,所述加强筋安装槽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加强筋。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加强筋安装槽内侧可拆卸安装的加强筋能够快捷的进行安装,且通过曲面结构的设置,使得在安装穿插的过程更加平滑,不易出现卡死现象。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力感应组件、抗压组件和承重块之间间隔分布,所述感应凸板的顶面可拆卸安装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长度大小大于间距最远感应凸板之间的间距大小。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于防滑板的设置,不仅能够对行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通过防滑板将压力进行分散平摊,防止镀锌板的局部压力过大导致镀锌板损坏的情况发生。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感应凸板为T型结构,所述感应凸板底面与踩踏锌板顶面之间的间距大小小于下压曲条底面与弹性连接板顶面之间的间距大小。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于感应凸板、踩踏锌板与下压曲条、弹性连接板之间的间距设置,防止紧压弹簧的压缩程度过大,进而造成紧压弹簧的弹性形变过大而无法复原的情况发生。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中,通过所述抗压组件的作用,使得在行人通过镀锌板的顶面时,镀锌板能够通过抗压组件与承重块之间的卡接固定,使得镀锌板内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大幅的增强了镀锌板的抗压能力。
[0021]2.本技术中,通过所述压力感应组件与抗压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抗压组件及时的感应到镀锌板顶面的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可以挤压抗压组件,使得抗压组件与加强筋安装槽之间相互卡接,提高了镀锌板使用过程中的自主应变能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抗压机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力感应组件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抗压组件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0、防护锌板;200、踩踏锌板;300、承重钢板;400、抗压机构;
[0028]410、压力感应组件;411、感应凸板;412、固定空箱;413、下压曲条;414、连接轴;
415、紧压弹簧;
[0029]420、抗压组件;421、滑行锲块;422、弹性连接板;
[0030]430、承重块;431、切合槽;432、加强筋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压镀锌板,一种抗压镀锌板,包括防护锌板100、固定安装于防护锌板100顶面的承重钢板300、固定安装于承重钢板300顶面的抗压机构400以及固定安装于抗压机构400顶面的踩踏锌板200;
[0034]抗压机构400包括固定安装于踩踏锌板200底面的压力感应组件410、滑动安装于承重钢板300顶面的抗压组件420和承重块430,压力感应组件410包括感应凸板411、固定连接于感应凸板411底面的连接轴414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轴414底面的下压曲条413,抗压组件420包括两个滑行锲块421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滑行锲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镀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锌板(100)、固定安装于防护锌板(100)顶面的承重钢板(300)、固定安装于承重钢板(300)顶面的抗压机构(400)以及固定安装于抗压机构(400)顶面的踩踏锌板(200);所述抗压机构(400)包括固定安装于踩踏锌板(200)底面的压力感应组件(410)、滑动安装于承重钢板(300)顶面的抗压组件(420)和承重块(430),所述压力感应组件(410)包括感应凸板(411)、固定连接于感应凸板(411)底面的连接轴(414)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轴(414)底面的下压曲条(413),所述抗压组件(420)包括两个滑行锲块(421)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滑行锲块(421)内侧的弹性连接板(422),所述承重块(430)的两侧开设有切合槽(431),所述抗压组件(420)的一侧与承重块(430)的一侧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镀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锌板(20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空箱(412),所述固定空箱(412)内腔的底面与连接轴(414)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感应凸板(4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紧压弹簧(415),所述紧压弹簧(415)的底面与固定空箱(412)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压弹簧(415)活动套接于连接轴(414)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镀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荣茂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