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67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助滑机构、印刷冷却机构和印刷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连接在现有塑料薄膜印刷设备外,所述助滑机构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内,所述印刷冷却机构包括内置有冷却液的螺旋水管,所述印刷机构包括油墨存储部和电热印染部,所述电热印染部包括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内的电热印刷组件、安装在所述电热印刷组件上的转轴件以及连接在所述转轴件上的扇叶。通过设置限位横移件,且在限位横移件内的滑槽中活动安装滑块,并在滑块上安装三个不同图案的电板,同时在内部螺旋连接螺旋杆,利用旋转螺旋杆,以及对三个电板进行选择通电,从而能够使得该装置在不需要将印版拆卸即可快速对塑料薄膜上图案进行改印,进而极大的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作业。了操作人员的作业。了操作人员的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薄膜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薄膜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等。
[0003]上述塑料薄膜印刷的方法,可采用柔性版、凹版和丝网印刷,现今塑料薄膜在印刷前需要对印版的版型进行定制,当需要改变印版模样时需要操作人员将印版从装备内拆卸下来,再安装新的印版,在更换印版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且印刷图案的面积难以调控。
[0004]根据上述所示,如何提高印版的免拆卸以及方便控制塑料薄膜上印刷图案的面积即为本专利技术人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助滑机构、印刷冷却机构和印刷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连接在现有塑料薄膜印刷设备外,所述助滑机构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内,所述印刷冷却机构包括内置有冷却液的螺旋水管,所述印刷机构包括油墨存储部和电热印染部,所述电热印染部包括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内的电热印刷组件、安装在所述电热印刷组件上的转轴件以及连接在所述转轴件上的扇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塑料薄膜上印染图案的数量将限位横移件外开设出对应的滑槽,接着将与图案按数量一致的电热件和电板分别安装在滑块上,并将滑块整体插接在限位横移件内,当需要改变滑块这鞥提在限位横移件内的移动时,操作人员可将传动组件沿着固定件内侧的滑槽向内推动,使得传动组件内齿轮啮合螺旋杆外端的齿轮进行传动。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可安装在现有印染设备外的底座和支架,利用外接方式来实现塑料薄膜多图案的印染。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助滑机构包括插接在底座内侧凹槽中的内筒以及均匀安装在所述内筒外部的防滑垫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五个助滑机构,利用两对助滑机构位于印刷冷却机构和印刷机构的正上方,以此实现对塑料薄膜的引导传输。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滑垫件是由弧形垫片和矩形硅胶条组成,且弧形垫片是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所述内筒的外部均匀安装呈环形分布的防滑垫件,结合防滑垫件内弧形橡胶垫片对塑料薄膜传动过程中增大摩擦阻力,从而能够使得塑料薄膜传动期间的稳定性。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印刷冷却机构还包括连接在底座内侧凹槽中的轴杆、安装在所述轴杆外部的直筒以及可活动插接在所述直筒外部槽口内的降温外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所述底座的内侧活动安装印刷冷却机构,并在轴杆的外部安装直筒,同时利用降温外层可沿着直筒外侧的环形凹槽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得螺旋水管对降温外层进行快速降温,并对塑料薄膜起到冷却的作用。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油墨储存部包括安装在底座内侧的基座、内置于所述基座内侧的防护组合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外的固定件和插接在所述固定件内的传动组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可储存油墨的外壳,利用外置软管连接在外壳的内腔,即可时刻对棉层内填充油墨,使得棉层的底部保持潮湿。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组合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内侧的外壳以及插接在所述外壳内侧凹槽中的棉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所述外壳设置为所述限位横移件的三分之一,当多个电板依次经过外壳内侧的棉层后,为了提高电板外油墨涂抹均匀,处于竖直状态下的棉层底部对电板上油墨后,受到其顶部较为干燥部位对电板外多余油墨的吸收,从而能够使得塑料薄膜上图案印染的无暇。
[002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棉层是由海绵制成,所述棉层远离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多处矩形槽口,且所述棉层的整体厚度为五厘米。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所述棉层采用海绵制成,并将棉层靠近所述限位横移件的一侧开设多处槽口,当限位横移件外的电板旋转至棉层外侧后,受到挤压,棉层内的油墨会被均匀涂抹在电板的外部。
[002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印刷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件内端工字形轴件上的排气罩。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所述转轴件内端的工字形轴件上安装排气罩,可为扇叶的旋转提供保护。
[002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热印刷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转轴件内端的风管、位于所述风管外的滑块、安装在所述滑块内的电热件、连接在所述滑块外侧的电板、连接在所述滑块内的螺旋杆以及位于所述螺旋杆外部的限位横移件。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多个可印染的电热件,并利用导线将多个电热件连接在多个电板上,当需要对塑料薄膜进行多图案印染时,操作人员即可将多个电热件连通电源使得电板加热即可。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根据上述所示,由于现今塑料薄膜印刷用印版均是根据图案的需求
进行定制的,在对塑料薄膜印刷的过程中,印版上图案的类型很难在装置使用时进行更改,为了提高印版图案的多重选择性,因此,通过设置限位横移件,且在限位横移件内的滑槽中活动安装滑块,并在滑块上安装三个不同图案的电板,同时在内部螺旋连接螺旋杆,利用旋转螺旋杆,以及对三个电板进行选择通电,从而能够使得该装置在不需要将印版拆卸即可快速对塑料薄膜上图案进行改印,进而极大的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作业。
[0027]2.本专利技术中,根据上述所示,由于上述螺旋杆的外端贯穿至限位横移件的外部,且三个电板在选择通电的情况下,限位横移件的内腔会产生高温,为了避免电热件受损,因此,通过在限位横移件和滑块内腔的中心位置安装风管,并在风管的两端连接可向外排气的转轴件和扇叶,并利用可活动移动的固定件和传动组件对螺旋杆外端齿轮进行啮合,从而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控制三个电板沿着限位横移件的外侧进行横移,同时方便限位横移件内腔的高温空气被排放至外界。
[0028]3.本专利技术中,根据上述所示,由于塑料薄膜在印版印刷后,塑料薄膜印刷部位会出现软化现象,为了使得印刷后塑料薄膜的定型,因此,通过设置两组印刷冷却机构,且在轴杆的外部安装螺旋状的螺旋水管,并在直筒的外部活动连接可旋转的降温外层,利用螺旋水管内部冷却液对降温外层的降温,从而当印刷后的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00),所述固定机构(100)可连接在现有塑料薄膜印刷设备外;助滑机构(200),所述助滑机构(200)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100)内;印刷冷却机构(300),包括内置有冷却液的螺旋水管(320);印刷机构(400),包括油墨存储部和电热印染部;所述电热印染部,包括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100)内的电热印刷组件(480)、安装在所述电热印刷组件(480)上的转轴件(460)以及连接在所述转轴件(460)上的扇叶(4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00)包括底座(110)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座(110)上的支架(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滑机构(200)包括插接在底座(110)内侧凹槽中的内筒(210)以及均匀安装在所述内筒(210)外部的防滑垫件(2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件(220)是由弧形垫片和矩形硅胶条组成,且弧形垫片是由橡胶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冷却机构(300)还包括连接在底座(110)内侧凹槽中的轴杆(310)、安装在所述轴杆(310)外部的直筒(330)以及可活动插接在所述直筒(330)外部槽口内的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学领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志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