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热交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56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热交换罩,包括罩体、设置于罩体上的雾化孔、雾化孔盖和滤纸,雾化孔盖与雾化孔配合连接,滤纸设置于罩体上,且滤纸上设有吸氧孔,将湿热交换罩妥善固定于患者脖子上,湿热交换罩中央设有的雾化孔用于与雾化吸入管路连接,实现患者雾化治疗,雾化孔盖可封闭覆盖雾化孔,湿热交换罩中央两侧放置湿化加温滤纸,滤纸侧方开吸氧孔,吸氧孔可连接吸氧管,这样在吸痰同时可保证仍有氧气可以通过滤纸吸入,需要雾化、吸氧时可直接打开连接,不需要取下,适用于金属气切套管,给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带来方便。日常生活和治疗带来方便。日常生活和治疗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热交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湿热交换罩。

技术介绍

[0002]人工鼻应用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患者应用塑料气切套管时可用,可代替人体鼻部功能,使吸入的气体得到有效的加温加湿和过滤,减少肺部感染和适度湿化等效果。
[0003]但是在临床中,应用到的所有人工鼻的型号均仅适用于塑料气切套管,患者更换气切套管后,没有有效的产品可以对更换的金属气切套管的气切口进行保护和护理,临床上目前解决的方法是,用一块纱布覆盖气切口,防止灰尘异物进入气切口,湿化加温作用完全没有,而且患者一咳嗽就会将纱布吹走,另外患者进行雾化时,雾化管路无法有效固定,需要将人工鼻取下,给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带来极大地不变。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金属气切套管的人工鼻湿热交换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热交换罩,湿热交换装置能妥善固定在患者颈部,根据目前普遍应用的雾化器管径,设置可封闭的孔路,需要雾化、吸氧、吸痰时可直接打开连接,不需要取下,适用于金属气切套管,给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带来方便。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湿热交换罩,包括罩体、设置于所述罩体上的雾化孔、雾化孔盖和滤纸,所述雾化孔盖与所述雾化孔配合连接,所述滤纸设置于所述罩体上,且所述滤纸上设有吸氧孔。
[0007]优选地,所述罩体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为弹性带或粘扣带。
[0009]优选地,所述滤纸分别设置于所述雾化孔两侧。
[0010]优选地,所述罩体为矩形条罩,所述罩体的长度为50mm~80mm,所述罩体的宽度为30mm~50mm。
[0011]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有可视窗。
[0012]优选地,所述罩体内边缘处设有衬垫。
[0013]优选地,所述雾化孔盖上设有吸痰孔及与所述吸痰孔配合的吸痰孔盖。
[0014]本技术所提供的湿热交换罩,包括罩体、设置于罩体上的雾化孔、雾化孔盖和滤纸,雾化孔盖与雾化孔配合连接,滤纸设置于罩体上,且滤纸上设有吸氧孔,将湿热交换罩妥善固定于患者脖子上,湿热交换罩中央设有的雾化孔用于与雾化吸入管路连接,实现患者雾化治疗,雾化孔盖可封闭覆盖雾化孔,湿热交换罩中央两侧放置湿化加温滤纸,滤纸侧方开吸氧孔,吸氧孔可连接吸氧管,这样在吸痰同时可保证仍有氧气可以通过滤纸吸入,需要雾化、吸氧时可直接打开连接,不需要取下,适用于金属气切套管,给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视图。
[0018]其中,图1

图2中:
[0019]罩体—1,雾化孔—2,雾化孔盖—3,滤纸—4,吸氧孔—5,固定带—6,吸痰孔—7,吸痰孔盖—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视图。
[0022]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罩体1、设置于罩体1上的雾化孔2、雾化孔盖3和滤纸4,雾化孔盖3与雾化孔2配合连接,滤纸4设置于罩体1上,且滤纸4上设有吸氧孔5。
[0023]其中,罩体1、雾化孔2以及雾化孔盖3均为可塑性好的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雾化孔2用于与雾化吸入管路连接,实现患者雾化治疗,雾化孔盖3用于覆盖雾化孔2,滤纸4用于对患者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湿加热,吸氧孔5用于连接吸氧管,实现患者治疗时吸氧。
[0024]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将湿热交换罩妥善固定于患者脖子上,湿热交换罩中央设有的雾化孔2用于与雾化吸入管路连接,实现患者雾化治疗,雾化孔盖3可封闭覆盖雾化孔2,湿热交换罩中央两侧放置湿化加温滤纸4,滤纸4侧方开吸氧孔5,吸氧孔5可连接吸氧管,这样在吸痰同时可保证仍有氧气可以通过滤纸4吸入。
[0025]为了提高湿热交换罩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罩体1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6,固定带6为弹性带或粘扣带,罩体1内边缘处设有衬垫,通过固定带6配合产品材料的可塑性,可根据患者脖子的具体情况调整湿热交换罩位置,妥善固定,必要的情况下,对接触皮肤的材质可加衬垫,防止皮肤损伤。
[0026]需要说明的是,滤纸4分别设置于雾化孔2两侧,设置为对称结构的两个,可以增加患者吸氧路径,同时,使患者吸入的气体加湿加热更加均匀。
[0027]进一步地,罩体1为矩形条罩,罩体1的长度为50mm~80mm,罩体1的宽度为30mm~50mm,罩体1的整体结构大小可以根据患者脖子的直径进行调整,以使湿热交换罩能够更好地固定在患者的脖子上,使患者更加舒适,使用湿热交换罩更加方便。
[0028]需要说明的是,罩体1上设有可视窗,产品有一定的可视性,可以看到气切口周围情况,有利于患者气切口的观察。
[0029]进一步地,雾化孔盖3上设有吸痰孔7及与吸痰孔7配合的吸痰孔盖8,雾化孔盖3中央有一圆形小孔吸痰孔7,打开吸痰孔7患者可经吸痰孔7吸痰,保证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可吸痰,增加患者舒适性,吸痰孔盖8则可以覆盖吸痰孔7。
[003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湿热交换罩主要包括罩体、设置于罩体上的雾化孔、雾化孔盖和滤纸,雾化孔盖与雾化孔配合连接,滤纸设置于罩体上,且滤纸上设有吸氧孔,将湿热交换罩妥善固定于患者脖子上,湿热交换罩中央设有的雾化孔用于与雾化吸入管路连接,实现患者雾化治疗,雾化孔盖可封闭覆盖雾化孔,湿热交换罩中央两侧放置湿化加温滤纸,滤纸侧方开吸氧孔,吸氧孔可连接吸氧管,这样在吸痰同时可保证仍有氧气可以通过滤纸吸入,需要雾化、吸氧时可直接打开连接,不需要取下,适用于金属气切套管,给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带来方便。
[00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热交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设置于所述罩体(1)上的雾化孔(2)、雾化孔盖(3)和滤纸(4),所述雾化孔盖(3)与所述雾化孔(2)配合连接,所述滤纸(4)设置于所述罩体(1)上,且所述滤纸(4)上设有吸氧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热交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热交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6)为弹性带或粘扣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热交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纸(4)分别设置于所述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桂红刘红英肖潇沈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