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55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包括履带底盘、万向轮组件、蓄电组件、电力组件、雷达本体和勘探显示器;履带底盘的内壁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板,承托板的顶部安装有蓄电组件、电力组件、雷达本体和勘探显示器;升降组件底部连接万向轮,升降组件固定在承托板上并穿过承托板和履带底盘;固定架安装在承托板的顶部,太阳能光伏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电力组件中的电池与蓄电组件电连接;雷达本体与勘探显示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履带底盘,探地雷达可以在复杂地形路段移动,进行地下缆线的识别工作;通过升降组件使万向轮与地面贴合,探地雷达在较为平整的路段可以快速移动,进行地下缆线的识别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探地雷达
,具体涉及为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

技术介绍

[0002]探地雷达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探测地下目标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与其他常规的地下探测方法相比,具有探测速度快、探测过程连续、分辨率高、操作方便灵活、探测费用低等优点,在工程勘察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0003]探地雷达是一种探测地下的高效手段,可以探测到地下的金属矿物和构造,因此用来勘探缆线非常合适。现有探地雷达通常将设备安装在简单的移动设备上,有的将检测仪器放在简单搭架的小车上推动,有的配合履带使用,无法准确适配各种地形,高效完成检测识别任务。除此之外,现有的探地雷达电池容量有限,一般只能维持几个小时,探测期间需要充电或跟换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具备全地形适应和巡航时间长的能力,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包括履带底盘、万向轮组件、蓄电组件、电力组件、雷达本体和勘探显示器;
[0006]所述履带底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顶部安装有蓄电组件、电力组件、雷达本体和勘探显示器;
[0007]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升降组件和万向轮,所述升降组件底部连接万向轮,所述升降组件固定在所述承托板上并穿过所述承托板和履带底盘;
[0008]所述蓄电组件包括有固定架和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承托板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0009]所述电力组件中的电池与所述蓄电组件电连接;
[0010]所述雷达本体与所述勘探显示器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架、套管、升降筒、升降螺杆和锥形齿轮;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承接板顶部,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升降筒,所述升降筒的内部啮合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外部啮合有锥形齿轮,所述升降螺杆底部通过底板连接所述万向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外部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座、调节转杆和手轮,所述调节座连接在套管的外壁,所述调节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另一端贯穿所述调节座和套管并与所述锥形齿轮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蓄电组件与所述承托板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插接块,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插接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承托板,所述插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太阳能光伏板活动连接在所述插接块的内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组件还包括有罩壳,所述电池活动连接在所述罩壳的内部,所述罩壳的内壁开设有散热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履带底盘包括履带、驱动轮、主体架和驱动机构;所述履带通过驱动轮安装在主体架上,所述驱动轮设于主体架的前部并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雷达本体外侧套有防干扰箱。
[0017]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与勘探显示器之间安装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外壁连接定位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车杆,所述推车杆的外部活动连接勘探显示器。
[0018]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有伸缩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组件固定连接在伸缩筒的外壁,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在伸缩筒的内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转轴座、转轴、翻转板和定位块,所述转轴座与伸缩筒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活动安装于转轴座的内部,所述翻转板固定安装于转轴的外部,所述定位块与翻转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与定位槽相适配。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通过履带底盘,探地雷达可以在复杂地形路段移动,进行地下缆线的识别工作;通过升降组件使万向轮与地面贴合,探地雷达在较为平整的路段可以快速移动,进行地下缆线的识别工作。
[0022]在户外勘探时,太阳能光伏板能够转换光能输送给电力组件进行储存,提升装置整体的巡航能力,减少电力的消耗。
[0023]该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定位组件可以和伸缩杆插接来调整推车杆和勘探显示器的高度,以此来满足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的升降组件结构剖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的万向轮安装的结构侧面剖视图。
[0028]图中所示:1履带底盘、2支撑架、3承托板、4雷达本体、5万向轮组件、6蓄电组件、7电力组件、8勘探显示器、9升降组件、10调节组件、11减震组件、12伸缩组件、13定位组件、14推车杆,501万向轮、502底板,901安装架、902套管、903升降筒、904升降螺杆、905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包括履带底盘1、万向轮组件5、蓄电组件6、电力组件7、雷达本体4和勘探显示器8。履带底盘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板3,承托板3的顶部安装有蓄电组件6、电力组件7、雷达本体4和勘探显示器8。
[0032]履带底盘1包括履带、驱动轮、主体架和驱动机构。履带通过驱动轮安装在主体架上,驱动轮设于主体架的前部并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通过履带底盘,探地雷达可以在复杂地形路段移动,进行地下缆线的识别工作。履带底盘在复杂路面上具备更灵活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越障能力和爬坡能力。
[0033]如图2和3所示,万向轮组件5包括升降组件9和万向轮501。升降组件9底部连接万向轮501,升降组件9固定在承托板3上并穿过承托板3和履带底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底盘(1)、万向轮组件(5)、蓄电组件(6)、电力组件(7)、雷达本体(4)和勘探显示器(8);所述履带底盘(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托板(3),所述承托板(3)的顶部安装有蓄电组件(6)、电力组件(7)、雷达本体(4)和勘探显示器(8);所述万向轮组件(5)包括升降组件(9)和万向轮(501),所述升降组件(9)底部连接万向轮(501),所述升降组件(9)固定在所述承托板(3)上并穿过所述承托板(3)和履带底盘(1);所述蓄电组件(6)包括有固定架和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承托板(3)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电力组件(7)中的电池与所述蓄电组件(6)电连接;所述雷达本体(4)与所述勘探显示器(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9)包括安装架(901)、套管(902)、升降筒(903)、升降螺杆(904)和锥形齿轮(905);所述安装架(901)安装在承接板(3)顶部,所述安装架(901)的内部固定连接套管(902),所述套管(902)的内部固定连接升降筒(903),所述升降筒(903)的内部啮合有升降螺杆(904),所述升降螺杆(904)的外部啮合有锥形齿轮(905),所述升降螺杆(904)底部通过底板(502)连接所述万向轮(5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电缆识别用探地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902)外部安装有调节组件(10),所述调节组件(10)包括有调节座、调节转杆和手轮,所述调节座连接在套管(9)的外壁,所述调节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另一端贯穿所述调节座和套管(902)并与所述锥形齿轮(905)固定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基黄昌辉王朋梁日干侯启张鹏宋怡昆黄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