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应力管桩快速接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329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管桩接桩装置领域,尤其为一种高强应力管桩快速接桩装置,包括第一管桩;第一管桩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第一管桩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接桩机构;接桩机构位于第一管桩正上方,接桩机构包括有接桩装置、多个抵压块和多个转动杆;接桩装置内端面开设有多个转动槽,转动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槽内端面;转动杆贯穿于抵压块内侧,抵压块围绕转动杆转动;接桩装置内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管桩;第二管桩外端面开设有多个卡槽;通过第二管桩滑入接桩装置的过程中对抵压块的挤压,抵压块转动顶端与第二管桩外端面设置的卡槽的卡合,对第二管桩进行进一步的限位,防止第二管桩在进行接桩的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偏移的情况,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作业难度。员的作业难度。员的作业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应力管桩快速接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桩接桩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应力管桩快速接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桩连续墙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拥有循环使用等优点,但由于其单根长度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接桩操作,以满足基坑围护结构在深度上的设计要求,现有管桩接桩技术大都采用竖向接桩的施工工艺,先对第一根管桩进行沉桩打设,在桩头位置处焊接钢套筒,然后将第二根管桩竖向吊起,并竖直插入到钢套筒中进行焊接。
[0003]但是现在市面上在对管桩进行接桩处理时,市面上由于都是将管桩直接插入套筒中,容易出现在将第二根管桩套入套筒的过程中出现偏移且卡合不稳定的情况,增加其操作人员在进行作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应力管桩快速接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强应力管桩快速接桩装置,包括第一管桩;所述第一管桩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一管桩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接桩机构;所述接桩机构位于第一管桩正上方,所述接桩机构包括有接桩装置、多个抵压块和多个转动杆;所述接桩装置内端面开设有多个转动槽,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槽内端面;所述转动杆贯穿于抵压块内侧,所述抵压块围绕转动杆转动;所述接桩装置内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管桩;所述第二管桩外端面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抵压块顶端靠近第二管桩的一端与第二管桩外端面的卡槽卡合;所述接桩装置内端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二管桩底端内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凸块与滑槽卡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桩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柱筒;所述第二管桩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柱,所述圆柱筒与圆柱数量相对应;所述圆柱筒内径与圆柱直径相同,所述圆柱与圆柱筒卡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抵压块与第二管桩外端面开设的卡槽数量相对应;所述抵压块底端呈圆弧状;所述抵压块底端与第二管桩贴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桩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焊接块;多个所述焊接块呈均匀分布;所述焊接块与接桩装置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桩装置内端面顶端设置有倾斜角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一、通过第二管桩滑入接桩装置的过程中对抵压块的挤压,抵压块转动顶端与第二管桩外端面设置的卡槽的卡合,对第二管桩进行进一步的限位,防止第二管桩在进行接桩的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偏移的情况,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作业难度。
[0013]二、通过圆柱与圆柱筒的卡合,使第二管桩的接桩更加稳定。
[0014]三、接桩装置内端面顶端倾斜角度的设置方便第二管桩的滑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接桩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二管桩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管桩与接桩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接桩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一管桩与接桩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第一管桩、2

第二管桩、3

接桩机构、31

接桩装置、32

抵压块、33

转动杆、4

圆柱筒、5

圆柱、6

焊接块、7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请参阅图1

5,一种高强应力管桩快速接桩装置,包括第一管桩1;第一管桩1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7,第一管桩1通过螺栓7螺纹连接有接桩机构3;接桩机构3位于第一管桩1正上方,接桩机构3包括有接桩装置31、多个抵压块32和多个转动杆33;接桩装置31内端面开设有多个转动槽,转动杆33固定连接有转动槽内端面;转动杆33贯穿于抵压块32内侧,抵压块32围绕转动杆33转动;接桩装置31内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管桩2;第二管桩2外端面开设有多个卡槽;抵压块32顶端靠近第二管桩2的一端与第二管桩2外端面的卡槽卡合;接桩装置31内端面固定连接有凸块8;第二管桩2底端内端面开设有滑槽,凸块8与滑槽卡合,将第二管桩2底端滑入接桩装置31内侧,接桩装置31内端面顶端倾斜角度的设置方便第二管桩2的滑入,通过凸块8与滑槽9的卡合的位置确定,此时第二管桩2底端的圆柱5与第一管桩1顶端的圆柱筒4卡合,防止第二管桩2发生偏移的情况,第二管桩2底端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挤压多个抵压块32的底端,此时抵压块32围绕转动杆33发生转动,多个抵压块32的顶端与第二管桩2外端面开设的多个的卡槽卡合。
[0024]请参阅图1和2第一管桩1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柱筒4;第二管桩2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柱5,圆柱筒4与圆柱5数量相对应;圆柱筒4内径与圆柱5直径相同,圆柱5与圆柱筒4卡合,第二管桩2底端的圆柱5与第一管桩1顶端的圆柱筒4卡合,防止第二管桩2发生偏移的情况。
[0025]请参阅图1和3,抵压块32与第二管桩2外端面开设的卡槽数量相对应;抵压块32底端呈圆弧状;抵压块32底端与第二管桩2贴合,第二管桩2底端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挤压多个抵压块32的底端,此时抵压块32围绕转动杆33发生转动,多个抵压块32的顶端与第二管桩2外端面开设的多个的卡槽卡合,使第二管桩2与第一管桩1的连接进一步得到固定。
[0026]请参阅图3,第二管桩2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焊接块6;多个焊接块6呈均匀分布;焊接块6与接桩装置31贴合,将多个焊接块6与接桩装置贴合,可以进行焊接,使第二管桩2
与接桩装置31得到固定。
[0027]请参阅图1,接桩装置31内端面顶端设置有倾斜角度,将第二管桩2底端滑入接桩装置31内侧,接桩装置31内端面顶端倾斜角度的设置方便第二管桩2的滑入。
[0028]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接桩处理时,将第一管桩1通过螺栓7与接桩装置31连接,将第二管桩2底端滑入接桩装置31内侧,接桩装置31内端面顶端倾斜角度的设置方便第二管桩2的滑入,通过凸块8与滑槽9的卡合的位置确定,此时第二管桩2底端的圆柱5与第一管桩1顶端的圆柱筒4卡合,防止第二管桩2发生偏移的情况,第二管桩2底端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挤压多个抵压块32的底端,此时抵压块32围绕转动杆33发生转动,多个抵压块32的顶端与第二管桩2外端面开设的多个的卡槽卡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应力管桩快速接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桩(1);所述第一管桩(1)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7),所述第一管桩(1)通过螺栓(7)螺纹连接有接桩机构(3);所述接桩机构(3)位于第一管桩(1)正上方,所述接桩机构(3)包括有接桩装置(31)、多个抵压块(32)和多个转动杆(33);所述接桩装置(31)内端面开设有多个转动槽,所述转动杆(33)固定连接有转动槽内端面;所述转动杆(33)贯穿于抵压块(32)内侧,所述抵压块(32)围绕转动杆(33)转动;所述接桩装置(31)内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管桩(2);所述第二管桩(2)外端面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抵压块(32)顶端靠近第二管桩(2)的一端与第二管桩(2)外端面的卡槽卡合;所述接桩装置(31)内端面固定连接有凸块(8);所述第二管桩(2)底端内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凸块(8)与滑槽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平马成董秀峰王军张国栋高勇权力蒙荣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