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撕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232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5
本申请提供的激光撕囊装置,包括激光器(1)、中继光学模块(2)、空间光调制器(3)、分束立方(4)、振镜(5)、扩束模块(6)、第一二向色镜(7)、成像镜头(8)、人眼照明光源(9)、第二二向色镜(11)、光学相干层析模块(12)、相机(13)、波前检测模块(14)及计算机(15),上述激光撕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实现在无人眼接口或其它实现人眼固定功能装置下的人眼撕囊手术操作,解决了传统技术依靠人眼对接接口固定人眼,医生手术中手动撕囊时撕囊形状、大小、位置精度难以保证的难题,实时、动态、精准地实现前囊膜的切割,精准而安全地完成撕囊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术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术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撕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撕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晶状体替换手术领域如白内障手术和老花眼手术,需要将患者原来的晶状体替换为人工晶状体,达到改善视力的目的。而晶状体替换手术中最核心的步骤为撕囊,现有技术主要是医生手动手术撕囊的方式。目前超声乳化技术十分成熟,医生手工碎核的技术也十分成熟,在晶状体替换领域最大的难点就是撕囊环节。圆形囊袋一旦偏心或太小时,在术后囊袋则会收缩成直径偏小的连续圆形囊袋,使得人工晶状体发生偏心的情况,导致囊袋收缩综合征发生。一旦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对患者形成刺激,导致炎性反应的发生,使得患者房水屏障破裂,导致前囊下的上皮细胞出现纤维细胞,促使纤维化及增殖生长,导致术后出现撕囊区域面积减少、人工晶状体偏心、囊袋收缩变窄等,患者屈光不正、视觉功能障碍、炫光等不良症状。
[0003]撕囊的关键在于对所撕囊膜形状、大小、切割边缘光滑程度的控制。医生依靠经验完成手动手术撕囊操作不确定性大,撕囊均一性难保证,撕囊形状及大小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撕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中继光学模块(2)、空间光调制器(3)、分束立方(4)、振镜(5)、扩束模块(6)、第一二向色镜(7)、成像镜头(8)、人眼照明光源(9)、第二二向色镜(11)、光学相干层析模块(12)、相机(13)、波前检测模块(14)及计算机(15),所述计算机(15)电性连接于所述激光器(1)、所述光学相干层析模块(12)及所述相机(13),其中:所述激光器(1)出射的第一激光经所述中继光学模块(2)引导至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进行波前定量调制以形成第二激光;所述第二激光经所述分束立方(4)后其中一部分光束反射至所述波前检测模块(14),所述波前检测模块(14)对所述第二激光进行波前实时检测,实时检测后的激光入射所述振镜(5)再传输至所述扩束模块(6)进行扩束形成第三激光;所述第三激光入射到所述第一二向色镜(7),其中一部分光束经所述第一二向色镜(7)反射至所述成像镜头(8)进行聚焦再入射至人眼(10)内聚焦成光斑,另一部分光束透射所述第一二向色镜(7)后再经所述第二二向色镜(11)后传输至所述光学相干层析模块(12);所述成像镜头(8)和所述光学相干层析模块(12)实时检测人眼空间位姿,所述成像镜头(8)和所述相机(13)在所述人眼照明光源(9)的照明下对人眼进行成像并传递获取的图像信息至所述计算机(15);所述计算机(15)根据所述光学相干层析模块(12)检测到的人眼空间位姿信息和所述相机(13)获取的人眼在像平面上的图像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辉曹海峰张道森王月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麦特维逊医学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