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秀琴专利>正文

青光眼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28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光眼引流器,涉及青光眼手术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体,位于所述青光眼引流器一端的一个所述支撑体设置有用于和巩膜床缝合在一起的缝线孔以及用于伸向青光眼手术角、巩膜缘切口边缘的前伸体,支撑体的上下两部分一体连接有呈“V”字型的弹性纤维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的青光眼引流器,防止了术后巩膜瓣的粘连,明显改善并加强了滤过性手术的引流效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青光眼引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青光眼手术治疗设备的
,具体是一种青光眼引流器。

技术介绍

[0002]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可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特征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原因是眼内房水循环障碍,直接表现是眼压增高,这样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失明。
[0003]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眼内压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原因,因此把房水引出来并为眼睛做一个永久性的房水引流通道,也就是形成滤过泡,成为了手术的关键一步。
[0004]但是青光眼手术后,纤维细胞的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会导致角、巩膜缘切口增生和瘢痕形成,还会有巩膜瓣下纤维组织增生粘连等情况,使得房水引流通道被阻塞,再次导致眼压升高,而使手术失败。为了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眼科专家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手术方法。但是截止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解决青光眼术后滤过口阻塞的问题。
[0005]我们在十几年的临床研究工作中,解决了术后的角、巩膜缘切口增生和瘢痕形成,使得房水引流通道阻塞的难题得到解决(技术专利号:ZL2015 2 20658394)。但是巩膜瓣下纤维组织增生、粘连所造成的并发症,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术后仍有部分病人眼压再次升高,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青光眼引流器,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体,位于所述青光眼引流器一端的一个所述支撑体设置有用于和巩膜缝合在一起的缝线孔以及角、巩膜缘前切口的前伸体。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支撑体弹性连接。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支撑体通过呈“V”型的弹性连接体连接。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体呈豌豆型设置,前伸爪直径为0.1

0.3mm。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体的下部断开设置以利于房水的引流通畅。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青光眼引流器另一端的所述支撑体设置有缝线孔。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体设置有至少三个。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青光眼引流器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为2

5mm。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缝线孔的直径为0.2

0.5mm。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体底部设有锯齿牙。
[0016]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7]1、支撑体将巩膜瓣和巩膜床隔开,有效的防止了巩膜间的粘连。保持了功能液腔的持续存在,以获得永久性的房水引流通道而降低眼内压,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0018]2、支撑体顶部呈拱形弯曲设置,上下均有“V”型的弹性纤维体与自身连接。在按摩眼球的同时具有吸引房水外流的作用。
[0019]3、支撑体前弯曲10

15度。外形设计符合人体眼解剖原理。适合于长期放置于巩膜内。
[0020]4、本青光眼引流器不需要将异物插入眼内,发生人体排斥反应的概率会更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中青光眼引流器的等轴测试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青光眼引流器的主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中青光眼引流器的俯视图;
[0024]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附图标记:1、支撑体;2、缝线孔;3、弹性连接体;4、前伸体;5、锯齿牙;6、弹性纤维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中,需要制作巩膜瓣,然后在巩膜瓣下的角巩膜缘做一个切口,这样眼球内的水就会从切口流出以降低眼压。目前大多的的治疗手段是在眼内安装引流器。这样做可能解决了暂时的眼内压升高的问题,但是巩膜瓣和巩膜床间的粘连仍然不能得到解决。
[0028]参见图1

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巩膜瓣与巩膜床之间,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体1,两个支撑体1才能够保证稳定的立在眼球上而不倒,优选的是设置三个支撑体1。
[0029]支撑体1为弯曲设置的圆形丝状体,呈豌豆型设置。相邻的支撑体1弹性连接,弹性连接使保证支撑体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移动,避免刚性过高而对眼部组织造成伤害。弹性连接具体是通过“V”型的弹性连接体3连接,弹性连接体3是与支撑体1一体成型的。弹性连接体3变形后可以回弹。
[0030]支撑体1顶部呈拱形弯曲设置。在支撑体1的上下两部分之间一体连接有呈“V”型的弹性纤维体6,从而支撑体的上下两部分也可以压缩并回弹,进而起到按摩眼球和吸引房水外流的作用。
[0031]详见图3,支撑体向前弯曲10

15度。外形设计符合人体眼解剖原理。适合于长期放置于巩膜内。图3中的箭头B示出了支撑体的前侧方向。
[0032]位于青光眼引流器两端的支撑体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缝线孔2,缝线孔的直径为0.2

0.5mm。缝线孔2是用于将巩膜床与支撑体1缝合在一起的。即固定了青光眼引流器,又
使巩膜瓣和巩膜床之间形成了新的间隙,进而防止了巩膜瓣的粘连。
[0033]位于青光眼引流器一端的一个支撑体1上设置有两个前伸体4,前伸体4用于伸向角巩膜缘的切口边缘,这样房水从切口流出时会沿着前伸体流走,以利于眼内房水的持续流出。
[0034]另外,支撑体1的下部断开设置。青光眼引流器整体很小,其各方向的长度为3

5mm,并且支撑体1距离切口又很近,所以将支撑体1下部断开设置是为了让从切口流出的水能够顺畅的流出,避免支撑体1自身堵住切口。
[0035]本青光眼引流器采用丙烯酸脂、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或其他生物相容性高的材质制作。
[0036]因为支撑体1将巩膜瓣与巩膜床之间隔离,使巩膜瓣和巩膜床之间形成了新的间隙。所以本青光眼引流器可以有效且长时间的防止巩膜粘连。在现有技术中,实施青光眼手术后,经常会发生巩膜瓣粘连而不得不再次手术。
[0037]另外,本青光眼引流器不需要进入眼内,一般不会发生人体排斥反应。
[0038]本技术和以往所有的国内、外青光眼引流器不同,本技术在之前申报专利(专利号:ZL2019 2 2065839.4)的基础上,彻底解决了青光眼手术后角、巩膜切口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瘢痕化形成和巩膜瓣粘连的问题。
[0039]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光眼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体(1),位于所述青光眼引流器一端的一个所述支撑体(1)设置有用于和巩膜床缝合在一起的缝线孔(2)以及用于伸向青光眼手术角、巩膜缘切口边缘的前伸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引流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支撑体(1)弹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引流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支撑体(1)通过呈“V”型的弹性连接体(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光眼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呈豌豆型设置,前伸爪直径为0.1

0.3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青光眼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的下部断开设置以利于房水的引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琴林顺潮
申请(专利权)人:赵秀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