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煌艺专利>正文

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22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包括床单本体、躯干约束组件和多个肢体约束组件,躯干约束组件包括躯干约束带和躯干约束环,躯干约束带和躯干约束环分别连接于床单本体上,躯干约束带的两端可拆卸连接,躯干约束带和躯干约束环相配合以与床单本体共同围合成躯干约束空间;各肢体约束组件的位置分别对应初生儿的两手臂和两脚部,各肢体约束组件均包括肢体约束带和肢体约束环,各肢体约束带和各肢体约束环分别连接于床单本体上,各肢体约束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各肢体约束带分别与对应的肢体约束带相配合,并与床单本体共同围合成肢体约束空间。这样,可以根据治疗需求选择约束初生儿的相应位置,操作省时省力,不易勒伤患儿。不易勒伤患儿。不易勒伤患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

技术介绍

[0002]NICU的早产儿或危重新生儿等患儿一般需要胸腹部拍片和静脉注射等操作,而新生儿没有行为能力,不能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时常哭闹、躁动,给治疗和操作带来干扰,如在胸腹部拍片时需要医护人员约束患儿,以防止乱动而影响检查,如采用脐静脉、脐动脉或腰椎穿刺术等时需要医护对患儿进行约束,以防止患儿乱动而使各类留置针被污染而无法确保留置针无菌,同时患儿乱动也可能使留置针从穿刺部位滑脱;也就是说,传统的针对患儿的临时约束方法有多种,如多名医护人员辅助固定、采用沙袋等重物或用绷带打成双套结约束固定,这些方法都较为费时费力,且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勒伤患儿。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其能够根据治疗需求对初生儿的肢体和/或躯干进行约束,约束操作省时省力,且不易勒伤患儿。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包括床单本体、躯干约束组件和多个肢体约束组件,所述躯干约束组件包括躯干约束带和供所述躯干约束带穿过的躯干约束环,所述躯干约束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床单本体的一侧,所述躯干约束环连接于所述床单本体上,且所述躯干约束环位于背离所述躯干约束带的一侧,所述躯干约束带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躯干约束带和所述躯干约束环相互配合以与所述床单本体共同围合成躯干约束空间;各所述肢体约束组件的位置分别对应初生儿的两手臂和两脚部,各所述肢体约束组件均包括肢体约束带和供所述肢体约束带穿过的肢体约束环,各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一端和各所述肢体约束环分别连接于所述床单本体上,各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各所述肢体约束带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肢体约束带相互配合,并与所述床单本体共同围合成肢体约束空间。
[0007]所述肢体约束带有六个,初生儿的每个手臂分别配设有两个所述肢体约束带,初生儿的两脚部分别配设有所述肢体约束带。
[0008]所述躯干约束带上设置有镂空部。
[0009]所述躯干约束带和各所述肢体约束带均为采用棉质面料制成的带状物;所述躯干约束环和各所述肢体约束环均为采用棉质面料制成的环状物。
[0010]所述躯干约束带和各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粘贴配合的魔术贴或相互扣接配合的扣子和扣眼。
[0011]所述床单本体的底面的侧边沿周向设置有松紧带。
[0012]所述床单本体包括棉布层、防水套、海绵垫和防滑部,所述棉布层以能够拆卸的方
式连接于所述防水套的上侧,所述防滑部设置于所述防水套的底面,所述海绵垫设置于所述防水套中。
[0013]所述棉布层的一侧设置有拉链包,所述躯干约束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拉链包中,且所述躯干约束带收纳于所述拉链包中。
[0014]所述床单本体包括棉套、防水套、海绵垫和防滑部,所述海绵垫设置于所述防水套中,所述防水套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棉套中,所述防滑部设置于所述棉套的底面。
[0015]所述棉套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躯干约束带收纳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躯干约束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腔中。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躯干约束带和各肢体约束带的设置,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初生儿将进行的操作或治疗选择相应部位(如手臂、脚部或躯干)进行约束,以确保初生儿不会乱动而影响到治疗或操作,确保医护人员器械的无菌化,同时无需多人辅助操作,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并且,约束初生儿的相应部位(如手臂)时,肢体约束带穿过对应的肢体约束环,然后使肢体约束带的两端相互连接,约束操作省时省力,初生儿的手臂位于肢体约束带与床单本体形成的肢体约束空间中,这样肢体约束带与床单本体形成的约束空间随初生儿的活动而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因初生儿力气较小,故初生儿无法移动床单本体和肢体约束带,同时初生儿自身活动也不易勒伤初生儿。
[0018]2、床单本体的设置,在清洗时可将棉套直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消毒,而防水层进行擦拭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并且,防滑部的设置,避免了初生儿乱动而使床单本体偏移。
[0019]3、躯干约束带的镂空设置,在对初生儿的腰部位置进行静脉注射时,方便医护人员在初生儿的腰部寻找穿刺部位,并对穿刺部位进行观察,同时还起到透气的作用。
[0020]4、魔术贴的设置,方便根据初生儿的体型进行大小调节,松紧适宜,且固定效果好,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约束床单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床单本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中床单本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
床单本体;
ꢀꢀꢀꢀꢀꢀ
11

棉套;
[0028]12

防水层;
ꢀꢀꢀꢀꢀꢀꢀ
13

海绵垫;
[0029]14

棉布层;
ꢀꢀꢀꢀꢀꢀꢀ
21

躯干约束带;
[0030]211

镂空部;
ꢀꢀꢀꢀꢀꢀ
22

躯干约束环;
[0031]31

肢体约束带;
ꢀꢀꢀ
32

肢体约束环;
[0032]41

绒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4]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如图1

5所示,包括床单本体1、躯干约束组件和多个肢体约束组件,为方便描述以床单本体1正常使用时的方位为参考方向,且以初生儿平躺时的左手边为左侧,右手边为右侧;躯干约束组件包括躯干约束带21和供躯干约束环21穿过的躯干约束环22,躯干约束带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床单本体1的左侧(以左侧为例),且躯干约束带2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配合,躯干约束环22连接于床单本体1上,且躯干约束环22位于背离躯干约束带21的一侧(即右侧),躯干约束环22和躯干约束带21相互配合以与床单本体1共同围合成约束初生儿躯干的躯干约束空间;各肢体约束组件的位置分别对应为初生儿的两手臂和两脚部,各肢体约束组件均包括肢体约束带31及供肢体约束带31穿过的肢体约束环32,各个肢体约束组件中,肢体约束带3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配合,肢体约束带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床单本体1上,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单本体、躯干约束组件和多个肢体约束组件,所述躯干约束组件包括躯干约束带和供所述躯干约束带穿过的躯干约束环,所述躯干约束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床单本体的一侧,所述躯干约束环连接于所述床单本体上,且所述躯干约束环位于背离所述躯干约束带的一侧,所述躯干约束带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躯干约束带和所述躯干约束环相互配合以与所述床单本体共同围合成躯干约束空间;各所述肢体约束组件的位置分别对应初生儿的两手臂和两脚部,各所述肢体约束组件均包括肢体约束带和供所述肢体约束带穿过的肢体约束环,各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一端和各所述肢体约束环分别连接于所述床单本体上,各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各所述肢体约束带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肢体约束带相互配合,并与所述床单本体共同围合成肢体约束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约束带有六个,初生儿的每个手臂分别配设有两个所述肢体约束带,初生儿的两脚部分别配设有所述肢体约束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约束带上设置有镂空部。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适于初生儿的约束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约束带和各所述肢体约束带均为采用棉质面料制成的带状物;所述躯干约束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煌艺李丽端
申请(专利权)人:吴煌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