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16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部,箱体部顶部被竖直隔板和水平隔板分隔成第一空腔部和第二空腔部,第一空腔部顶部设置冷空气输入管和观察管体,第二空腔部顶部设置热空气排出管和风力输入管,箱体部内竖直交错设置第一隔板体、第二隔板体和第三隔板,换热管依次从第一隔板体、第二隔板体和第三隔板之间的间隙中弯折穿过,换热管一端伸入第一空腔部内,另一端伸入第二空腔部内,箱体部靠近第一空腔部的侧部设置烟气输入管,箱体部远侧部设置烟气排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烟气所蕴含的热量进行换热操作,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换热效率高。换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管
,具体为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称为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制药、机械、食品加工、动力以及原子能工业部门当中,通常,在某些化工厂的设备投资中,换热器占总投资的30%,在现代炼油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40%以上,在海水淡化工业生产当中,几乎全部设备都是由换热器组成的。换热器的先进性、合理性和运转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本。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换热器可以分为四类: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冷凝器。按照传热原理和实现热交换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间壁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有液态载热体的间接式换热器四种,衡量一台换热器好坏的标准是传热效率高,流体阻力小,强度足够,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节省材料,成本低,制造、安装、检修方便。
[0003]目前,本司主要是进行垃圾热解处理的生产操作,在垃圾热解处理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含有高热量的烟气,这些烟气所蕴含的热量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就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损失,不利于本司长远的发展和规划,因此,为了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了将这些烟气中所蕴含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本司研发部门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它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满足企业在大批量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烟气所蕴含的热量进行换热操作,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的将这些烟气中所蕴含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这些热量损失,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包括箱体部,箱体部顶部被竖直隔板和水平隔板分隔成第一空腔部和第二空腔部,第一空腔部顶部设置冷空气输入管和观察管体,第二空腔部顶部设置热空气排出管和风力输入管,箱体部内竖直交错设置第一隔板体、第二隔板体和第三隔板,间距设置的换热管依次从第一隔板体、第二隔板体和第三隔板之间的间隙中弯折穿过,换热管一端伸入第一空腔部内,另一端伸入第二空腔部内,箱体部靠近第一空腔部的侧部设置烟气输入管,箱体部远离烟气输入管的侧部设置烟气排出管。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第二空腔部侧部设置防堵塞部,防堵塞部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上的风机,风机输出端设置的风管连接风力输入管。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换热管外部焊接设置多个起提高换热效率作用的翅片。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箱体部底部设置除渣部,除渣部包括设置于第二
支撑架上的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丝杆,丝杆上匹配设置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底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设置连接块,连接块下表面嵌入设置卡块,卡块下部设置毛刷板,毛刷板下表面设置的硬质毛刷向下接触箱体部底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丝杆螺母顶部设置导套,导套滑动设置于导杆体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箱体部间距设置用于排出渣滓的排渣管。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满足企业在大批量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烟气所蕴含的热量进行换热操作,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的将这些烟气中所蕴含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这些热量损失,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
[0012]1、本技术设置有换热管和除渣部,烟气从烟气输入管位置处送入,冷空气从冷空气输入管位置处送入,并从换热管内沿着管道输送,在箱体部内弯折设置的换热管与烟气进行换热操作,烟气内蕴含的热能向换热管内的冷空气转移,使换热管内的冷空气转化为热空气,从热空气排出管位置处排出,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实用性强,驱动电机,丝杆螺母做旋转运动,丝杆螺母带动毛刷板做往复直线运动,硬质毛刷对箱体部底部进行清扫,能够实现将箱体部底部的废渣、油烟颗粒或者杂质清除出箱体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除渣部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防堵塞部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第一空腔部;2、烟气输入管;3、箱体部;4、换热管;5、翅片;6、第一隔板体;7、第二隔板体;8、除渣部;9、排渣管;10、第三隔板;11、烟气排出管;12、防堵塞部;13、风力输入管;14、第二空腔部;15、热空气排出管;16、竖直隔板;17、观察管体;18、冷空气输入管;19、水平隔板;1201、第一支撑架;1202、风机;1203、风管;801、导杆体;802、丝杆;803、电机;804、第二支撑架;805、导套;806、丝杆螺母;807、连接块;808、毛刷板;809、硬质毛刷;810、卡块;811、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8]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包括箱体部3,箱体部3顶部被竖直隔板16和水平隔板19分隔成第一空腔部1和第二空腔部14,第一空腔部1顶部设置冷空气输入管18和观察管体17,第二空腔部14顶部设置热空气排出管15和风力输入管13,箱体部3内竖直交错设置第一隔板体6、第二隔板体7和第三隔板10,间距设置的换热管4依次从第一隔板体6、第二隔板体7和第三隔板10之间的间隙中弯折穿过,换热管4一端伸入第一空腔部1内,另一端伸入第二空腔部14内,箱体部3靠近第一空腔部1的侧部设置烟气输入管2,箱体部3远离烟气输入管2的侧部设置烟气排出管11,烟气从烟气输入管
2位置处送入,冷空气从冷空气输入管18位置处送入,并从换热管4内沿着管道输送,在箱体部3内弯折设置的换热管4与烟气进行换热操作,烟气内蕴含的热能向换热管4内的冷空气转移,使换热管4内的冷空气转化为热空气,从热空气排出管15位置处排出,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实用性强。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为了防止第二空腔部14内换热管4出口端发生堵塞,第二空腔部14侧部设置防堵塞部12,防堵塞部12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201上的风机1202,风机1202输出端设置的风管1203连接风力输入管13,驱动风机1202,风力从风力输入管13位置处朝着第二空腔部14内的换热管4输出端口吹去,防止第二空腔部14内换热管4出口端发生堵塞。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有利于实现烟气内蕴含的热能向换热管4内的冷空气转移,提高换热管4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换热管4外部焊接设置多个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部(3),箱体部(3)顶部被竖直隔板(16)和水平隔板(19)分隔成第一空腔部(1)和第二空腔部(14),第一空腔部(1)顶部设置冷空气输入管(18)和观察管体(17),第二空腔部(14)顶部设置热空气排出管(15)和风力输入管(13),箱体部(3)内竖直交错设置第一隔板体(6)、第二隔板体(7)和第三隔板(10),间距设置的换热管(4)依次从第一隔板体(6)、第二隔板体(7)和第三隔板(10)之间的间隙中弯折穿过,换热管(4)一端伸入第一空腔部(1)内,另一端伸入第二空腔部(14)内,箱体部(3)靠近第一空腔部(1)的侧部设置烟气输入管(2),箱体部(3)远离烟气输入管(2)的侧部设置烟气排出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转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部(14)侧部设置防堵塞部(12),防堵塞部(12)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201)上的风机(1202),风机(1202)输出端设置的风管(120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仁明永刚张荣李启胜唐武才吴年登吴年超杨添吴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未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