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0770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挖隧道,在围岩上施工初衬混凝土,施工缓冲层,施工防排水一体板;预埋透水盲管、第一横向排水管、侧排水沟、第二横向排水管、中心排水沟;最后布筋喷射二衬混凝土,并在仰拱填充做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凸台和粘结带的防排水一体板,且对隧道防排水系统进行综合处理,不仅解决了现有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法中塑料板防水板与后浇筑二衬混凝土之间大量存水、渗漏问题;而且解决了现有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法中塑料防水板加注浆系统的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和难度大等因素的难题。成本高和难度大等因素的难题。成本高和难度大等因素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一种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

2010,涵洞、隧道的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见表3.0.2“铁路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而隧道等结构的劣化、老化主要是地下土壤中各种化学物质以水为媒介进入混凝土和钢筋进行侵蚀的结果,特别是在严寒地区,地下水进入到混凝土裂缝中,可以直接冻胀隧道的混凝土结构。
[0003]塑料防水板系统是国内常见的防水方案,矿山法施工的公路、铁路隧道先开凿基岩,然后开始初期支护,再铺设柔性防水板,最后浇筑二衬混凝土。塑料防水板与后浇筑的二衬混凝土完全不粘结,容易窜水,再加上难免的瑕疵(搭接漏焊,破损等),都会导致防水层与二衬混凝土之间的大量存水,甚至导致防水效果的整体丧失。
[0004]塑料防水板加分区注浆系统是国际常见的防水思路,以聚氯乙烯防水卷材为基础,用止水带分区为辅助,将卷材防水层区域分为若干小块,当局部防水层破坏时可以限制渗漏水的窜流,并可在渗漏区域内采用预埋注浆管进行注浆以修复防水系统。此系统是根据“水下潜水艇防水原理”设计而来,如果一个仓损坏,其他仓继续工作。受限于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和施工难度大等因素,该系统在国内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矿山法开挖隧道;然后在隧道围岩上施工初衬混凝土;然后施工缓冲层;然后施工具有凸台和粘结带的防排水一体板;施工防排水一体板时,将防排水一体板通过自带的粘结带粘结在缓冲层上,排水一体板具有凸台的一面朝向迎水面;在施工防排水一体板的同时,在隧道两侧仰拱脚处贴着防排水一体板预埋透水盲管,且将透水盲管设置在缓冲层和防排水一体板之间,使水流可通过防排水一体板凸台间的间隙排至透水盲管;在隧道底部两侧设置侧排水沟,且通过具有一定坡度的第一横向排水管连接透水盲管和侧排水沟,使水流可通过第一横向排水管排至侧排水沟;在隧道底部两侧的侧排水沟之间设置中心排水沟,且通过具有一定坡度的第二横向排水管连接侧排水沟和中心排水沟,使水流可通过第二横向排水管排至中心排水沟,并由中心排水沟排至隧道外;最后布筋喷射二衬混凝土,并在仰拱填充做路面。
[0006]优选的,所述防排水一体板包括:柔性片材,阵列分布在片材一侧表面的凸台,以及间隔排列在凸台上的粘结带;且片材两侧预留搭接边。
[0007]优选的,所述片材的材质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片材的尺寸为:长20m,宽4m,厚1.2mm;所述凸台由片材一体挤压成型,凸台高度为10mm;
所述粘结带采用魔术贴;魔术贴由自粘胶粘结在凸台上,相邻魔术贴的间隔为500mm;所述搭接边的宽度为100mm。
[0008]优选的,施工防排水一体板时,片材搭接采用热风焊枪焊接搭接。
[0009]优选的,采用单缝焊接时搭接边为60mm有效焊缝的宽度不小于为25mm,采用双缝焊接时搭接边为80mm有效焊缝为10mm
×
2+空腔宽。
[0010]优选的,施工初衬混凝土时,在围岩上喷射初衬混凝土并找平。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层采用聚酯无纺布。
[0012]优选的,施工缓冲层时,在初衬混凝土上固定缓冲层,且通过大头钉子将聚酯无纺布固定在初衬混凝土上。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排水管和第二横向排水管的坡度都不小于2%。
[0014]优选的,所述透水盲管采用Φ80mm的水管;第一横向排水管采用Φ100mm的PVC水管。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采用具有凸台和粘结带的防排水一体板,且对隧道防排水系统进行综合处理,不仅解决了现有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法中塑料板防水板与后浇筑二衬混凝土之间大量存水、渗漏问题;而且解决了现有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法中塑料防水板加注浆系统的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和难度大等因素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隧道防排水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防排水一体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矿山法开挖隧道;然后在隧道围岩1上施工初衬混凝土2,在围岩1上喷射初衬混凝土2并找平;然后施工缓冲层3,缓冲层3采用聚酯无纺布,且通过大头钉子将聚酯无纺布固定在初衬混凝土2上;然后施工具有凸台42和粘结带43的防排水一体板4;如图2所述,所述防排水一体板4包括:柔性片材41,阵列分布在片材41一侧表面的凸台42,以及间隔排列在凸台42上的粘结带43;且片材41两侧预留搭接边44;所述片材41的材质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片材41的尺寸为:长20m,宽4m,厚1.2mm;所述凸台42由片材41一体挤压成型,凸台42高度为10mm;所述粘结带43采用魔术贴;魔术贴由自粘胶粘结在凸台42上,相邻魔术贴的间隔为500mm;所述搭接边44的宽度为100mm;施工防排水一体板4时,将防排水一体板4通过自带的粘结带43粘结在缓冲层3上,排水一体板具有凸台42的一面朝向迎水面;片材41搭接采用热风焊枪焊接搭接;采用单缝
焊接时搭接边44为60mm有效焊缝的宽度不小于为25mm,采用双缝焊接时搭接边44为80mm有效焊缝为10mm
×
2+空腔宽;在施工防排水一体板4的同时,在隧道两侧仰拱脚处贴着防排水一体板4预埋透水盲管6,透水盲管6采用Φ80mm的水管,且将透水盲管6设置在缓冲层3和防排水一体板4之间,使水流可通过防排水一体板4凸台42间的间隙排至透水盲管6;在隧道底部两侧设置侧排水沟8,且通过坡度不小于2%的第一横向排水管7连接透水盲管6和侧排水沟8,使水流可通过第一横向排水管7排至侧排水沟8,第一横向排水管7采用Φ100mm的PVC水管;在隧道底部两侧的侧排水沟8之间设置中心排水沟10,且通过坡度不小于2%的第二横向排水管9连接侧排水沟8和中心排水沟10,使水流可通过第二横向排水管9排至中心排水沟10,并由中心排水沟10排至隧道外;最后布筋喷射二衬混凝土5,并在仰拱填充做路面。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矿山法开挖隧道;然后在隧道围岩上施工初衬混凝土;然后施工缓冲层;然后施工具有凸台和粘结带的防排水一体板;施工防排水一体板时,将防排水一体板通过自带的粘结带粘结在缓冲层上,排水一体板具有凸台的一面朝向迎水面;在施工防排水一体板的同时,在隧道两侧仰拱脚处贴着防排水一体板预埋透水盲管,且将透水盲管设置在缓冲层和防排水一体板之间,使水流可通过防排水一体板凸台间的间隙排至透水盲管;在隧道底部两侧设置侧排水沟,且通过具有一定坡度的第一横向排水管连接透水盲管和侧排水沟,使水流可通过第一横向排水管排至侧排水沟;在隧道底部两侧的侧排水沟之间设置中心排水沟,且通过具有一定坡度的第二横向排水管连接侧排水沟和中心排水沟,使水流可通过第二横向排水管排至中心排水沟,并由中心排水沟排至隧道外;最后布筋喷射二衬混凝土,并在仰拱填充做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排水一体板包括:柔性片材,阵列分布在片材一侧表面的凸台,以及间隔排列在凸台上的粘结带;且片材两侧预留搭接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的材质为HDPE;片材的尺寸为:长20m,宽4m,厚1.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杨黄亮邓居兵况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