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组件及接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电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组件及接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机接线盒内电源电缆头和电机端部引线电缆头的可靠性连接,对于高压电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0003]目前高压电机接线盒内电源引线和电机端部引线端部,因工作时电流大,都装有电缆端子(俗称电缆鼻子),电缆端子之间的连接,采用螺栓紧固式连接方式,现有的电缆端子连接时普遍存在接触面积小,接触电阻大,而且随着运行环境和工作时间等造成的氧化和局部放电因素影响,接触电阻有极具增大的趋势,不但易产生局部放电、过热,使绝缘老化,龟裂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发生接地和相间短路和电机烧坏故障,对安全生产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组件及接线方法,以改善现有接线端子存在的接触面积小、接触电阻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及第二接线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及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部;第一耳部,其表面设置有导体填充层,并与所述第一接线部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第二接线部;第二耳部,其上设置有容纳间隙,其表面设有导体填充层,所述第二耳部与第二接线部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耳部配置安装至所述容纳间隙内,所述导体填充层遇热熔化并至少覆盖在所述第一耳部与所述第二耳部电连接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耳部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耳部包括: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相对设立于所述第二接线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纳间隙,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第二导电体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或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二接线部的连接处为曲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组件,且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或所述第二接线部的表面设置有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或所述第二接线部为柱体,所述柱体的内部设置有盲腔,所述柱体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盲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顺,郭忠波,张军,马荣华,赵峰,郑涛,邓旭,郭孝琛,朱宁晨,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