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064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输渣槽以及用于对输渣槽进行加热的辅热单元;辅热单元包括沿可燃气体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可燃气源,助燃气源,燃烧器,燃烧室,烟气混合室;输渣槽的一端与排渣锅炉的流渣口连通设置,另一端与下游生产线连接;输渣槽的侧壁与烟气混合室贯通设置。该系统采用可燃气体作为辅热热源对从排渣锅炉的流渣口流出的液渣进行持续加热,有效克服了因液态排渣锅炉流渣口温度较低导致高温液渣冷却后粘度增大导致流渣不畅的情况,实现了对高温熔渣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系统设计合理,操作便捷。操作便捷。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液渣处理
,涉及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U型液态排渣锅炉具有炉膛燃烧温度高、停留时间长等优势,利用较高的炉膛温度将燃煤灰渣熔融至流体形态,并通过捕渣屏捕捉烟气中的灰渣,使得大部分灰渣都形成融化的液渣经过炉底的流渣口落入渣池,并利用燃煤电站系统完善的烟气净化设施达到尾部烟气的超低排放,从而达到煤粉电站锅炉灰渣固废减容、减量和无害化处置的目的。而且高温熔融态的灰渣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如提出了利用其高温熔融液渣进行玻璃纤维制造的方案与工艺,将高温熔渣输送至渣斗外的玻璃纤维制造设备中,但其高温熔渣从流渣口流出粒化水池急速冷却形成渣粒,使大量热量损失,整体能量利用效率下降,液渣流出流渣口时温度较低仅有1200℃,临近灰熔点,液渣粘度临近流动极限,常规的熔渣导流槽或熔渣溜槽在导流过程中容易发生液渣流渣不畅,堵塞熔渣导流槽或熔渣溜槽,液渣难以自如从流渣口流入玻璃纤维制造设备中。因此需在此过程中对导流槽或溜槽进行加热,而一般采用的电极式加热方式需埋设电极导线在导流槽或溜槽中,但由于双U型液态排渣锅炉所需导流槽或溜槽有一部分需深入渣井接取高温熔渣,而渣井内部温度高达800至1000℃,电极导线无法承受,因此常规电极式加热导槽无法对渣井内的部分导槽进行加热,难以解决高温熔渣流渣不畅的问题,无法实现对高温熔渣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及方法,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输渣过程中液渣的温度,保证其良好的流动性,实现对高温熔渣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包括输渣槽以及用于对输渣槽进行加热的辅热单元;
[0006]所述辅热单元采用可燃气体作为辅热热源,包括沿可燃气体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可燃气源,助燃气源,燃烧器,燃烧室,烟气混合室;所述可燃气源与助燃气源均与燃烧器连接,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一端,所述燃烧室的另一端与烟气混合室连通设置;
[0007]所述输渣槽的一端与排渣锅炉的流渣口连通设置,另一端与下游生产线连接;所述输渣槽的侧壁与所述烟气混合室贯通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辅热单元还包括烟温调节装置,所述烟温调节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助燃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气混合室连通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辅热单元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以及点火装置,所述远程控制装置,点火装置以及燃烧器依次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辅热单元还包括火检,所述火检与燃烧室连通设置,并与远程控制装置电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可燃气源与燃烧器之间还设置有可燃气调节阀;所述助燃气源与燃烧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助燃气调节门和助燃气压力装置;所述可燃气调节阀、助燃气调节门以及助燃气压力装置均与远程控制装置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输渣槽与下游生产线之间还设置有液渣接收仓。
[0013]优选的,所述辅热单元还包括废气输送管道,所述废气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液渣接收仓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排渣锅炉的渣井连通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废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炉烟风机。
[0015]优选的,所述烟气混合室与燃烧室连接一端的截面积小于与输渣槽侧壁贯通设置一端的截面积。
[0016]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燃气源产生的可燃气与助燃气源提供的助燃风混合进入燃气燃烧器,燃烧后产生的次高温烟气沿输渣槽的径向进入输渣槽,在输渣槽中分为两路传输,一路沿输渣槽的轴向传输至排渣锅炉的流渣口,另一路沿输渣槽的轴向传输至下游生产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采用可燃气体作为辅热热源对从排渣锅炉的流渣口流出的液渣进行持续加热,顺利将液态排渣锅炉所产生高温熔融液渣导流至下游生产线,有效克服了因液态排渣锅炉流渣口温度较低导致高温液渣冷却后粘度增大导致流渣不畅的情况,实现了对高温熔渣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系统设计合理,操作便捷。
[0019]进一步的,烟温调节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要求对辅热单元产生的次高温烟气的温度进行调节,以满足工况要求。
[0020]进一步的,远程控制装置可以对辅热单元进行有效控制,实现装置的智能化,使得系统的使用更加便捷,同时可对辅热单元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0021]进一步的,火检用于监控火焰状况,便于对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效监控,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0022]进一步的,可燃气调节阀、助燃气调节门以及助燃气压力装置可有效控制可燃气以及助燃气的传输流量以及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0023]进一步的,液渣接收仓可以在下游生产线的流量要求下,对产生的高温熔融液渣进行暂时的存储,同时也可以作为液态液渣调质调温的容器,使液态液渣满足下游生产的需求。
[0024]进一步的,废气输送管道可以将经输渣槽通入液渣接收仓的次高温烟气送入排渣锅炉的渣井,提升了液渣接收仓以及渣井两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液渣接收仓和渣井的保温。
[0025]进一步的,炉烟风机可以有效加速次高温烟气从液渣接收仓送入排渣锅炉渣井的速度,保证液渣接收仓始终处于负压状态,负压状态有利于渣液从排渣锅炉的排渣口流出,确保整个系统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0026]进一步的,烟气混合室与燃烧室连接一端的截面积小于与输渣槽侧壁贯通设置一
端的截面积,可有效增大烟气混合室的容积,使得烟气的混合更加充分。
[0027]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方法,采用上述任一中液渣输送系统进行输送,辅热单元产生的次高温烟气沿输渣槽的径向输入输渣槽,在输渣槽中分为两路传输,一路沿输渣槽的轴向传输至排渣锅炉的流渣口,另一路沿输渣槽的轴向传输至下游生产线,保证了整个输渣槽全程被加热。方法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辅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辅热单元与液态排渣锅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输渣槽,2、辅热单元,21、可燃气源,211、可燃气调节阀,22、助燃气源,221、助燃气调节门,222、助燃气压力装置,23、燃烧器,24、燃烧室,241、火检,25、烟气混合室,26、烟温调节装置,27、远程控制装置,28、点火装置,3、液渣接收仓,4、废气输送管道,41、炉烟风机。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渣槽(1)以及用于对输渣槽(1)进行加热的辅热单元(2);所述辅热单元(2)采用可燃气体作为辅热热源,包括沿可燃气体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可燃气源(21),助燃气源(22),燃烧器(23),燃烧室(24),烟气混合室(25);所述可燃气源(21)与助燃气源(22)均与燃烧器(23)连接,所述燃烧器(23)设置于所述燃烧室(24)的一端,所述燃烧室(24)的另一端与烟气混合室(25)连通设置;所述输渣槽(1)的一端与排渣锅炉的流渣口连通设置,另一端与下游生产线连接;所述输渣槽(1)的侧壁与所述烟气混合室(25)贯通设置。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单元(2)还包括烟温调节装置(26),所述烟温调节装置(26)的一端与所述助燃气源(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气混合室(25)连通设置。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单元(2)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27)以及点火装置(28),所述远程控制装置(27),点火装置(28)以及燃烧器(23)依次电连接。4.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单元(2)还包括火检(241),所述火检(241)与燃烧室(24)连通设置,并与远程控制装置(27)电连接。5.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态排渣锅炉的液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昊邓月海马翔房凡赵怡吴连东汪华剑陈煜刘涛冯梅堂吴庆龙刘笑顾强强兆旺郝博宇王骏秦峰峰孙仲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