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54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包括摇瓶本体和透气膜,所述摇瓶本体包括锥形瓶、瓶盖上体和瓶盖下体,所述瓶盖下体与锥形瓶之间设置有一个螺纹连接二者,所述瓶盖上体设置在瓶盖下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通过阻尼铰链的作用使得瓶盖上体和瓶盖下体方便的打开,从而更方便的向摇瓶内部补料,工序简单,达到快速添加补料的效果,瓶盖上体顶面嵌制透气膜,便于瓶内外气体交换的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瓶内导致污染,瓶盖下体内部设置导流管,使得在加补料的时候,补料不会溅到摇瓶内壁上侧,进一步提高了补料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补料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补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

技术介绍

[0002]摇瓶细胞培养适用于重组抗体小量表达阶段,当需要用摇瓶进行高通量细胞培养时,实验操作工作量大、时间长、操作复杂。
[0003]现有的一些细胞培养摇瓶多为锥形瓶身,瓶盖为螺旋式拧开,高通量进行细胞培养时添加补料工序较繁琐,需要逐瓶旋转拧开瓶盖,添加补料后,再次逐瓶旋转拧紧瓶盖,此工序耗时时间较长,无法做到全部快速添加补料,工作效率低,且瓶盖开口时间过长易导致细胞污染,另外,细胞在外等待时间过长,导致细胞脱离摇床时间过长,瓶内溶氧低,细胞易死亡,不利于后续培养,所以,添加补料的过程要快速便捷,有利于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率添加补料且工序简单的摇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包括摇瓶本体和透气膜,所述摇瓶本体包括锥形瓶、瓶盖上体和瓶盖下体,所述瓶盖下体与锥形瓶之间设置有一个螺纹连接二者,所述瓶盖上体设置在瓶盖下体的顶端,所述瓶盖上体顶面设置有通孔。
[0006]进一步,所述瓶盖上体与瓶盖下体之间设置有一个开合机构连接二者,所述开合机构包括阻尼铰链和锁扣,阻尼铰链设置在瓶盖上体和瓶盖下体之间,且瓶盖上体与瓶盖下体通过阻尼铰链铰接连接,锁扣设置在瓶盖上体与瓶盖下体上远离阻尼铰链的一端,且瓶盖上体与瓶盖下体之间通过锁扣固定。
[0007]进一步,所述透气膜覆盖于通孔并嵌制于瓶盖上体内侧,所述透气膜表面设置有透气孔。
[0008]进一步,所述透气膜为聚四氟乙烯膜,所述透气孔孔径为0.15

0.25um。
[0009]进一步,所述瓶盖下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导流管用于引导补料的加入。
[0010]更进一步,所述锥形瓶材料为聚碳酸酯,所述瓶盖上体和瓶盖下体材料为聚丙烯。
[00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通过阻尼铰链的作用使得瓶盖上体和瓶盖下体方便的打开,从而更方便的向摇瓶内部补料,工序简单,从而达到快速添加补料的效果;瓶盖上体顶面嵌制透气膜,便于瓶内外气体交换的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瓶内导致污染;瓶盖下体内部设置导流管,使得在加补料的时候,补料不会溅到摇瓶内壁上侧,进一步提高了补料效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5]图3为摇瓶本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4为开合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透气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导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摇瓶本体;1a、锥形瓶;1b、瓶盖上体;1c、瓶盖下体;1d、螺纹;1e、通孔;
[0021]2、开合机构;2a、阻尼铰链;2b、锁扣;
[0022]3、透气膜;3a、透气孔;
[0023]4、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5]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6]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包括摇瓶本体1、透气膜3,透气膜3覆盖于通孔1e并嵌制于瓶盖上体1a内侧,便于瓶内外气体的交换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瓶内导致污染的同时,能够防止在打开盖体时透气膜受到污染。
[0027]摇瓶本体1包括锥形瓶1a、瓶盖上体1b和瓶盖下体1c,锥形瓶为聚碳酸酯,瓶盖上体1b和瓶盖下体1c为聚丙烯,瓶盖上体1b顶面设置有通孔1e,瓶盖下体1c与锥形瓶1a之间设置有一个螺纹1d连接二者,瓶盖上体1b设置在瓶盖下体1c的顶端,通过螺纹1d的作用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将摇瓶内部的微生物倒出。
[0028]所述瓶盖上体1b与瓶盖下体1c之间设置有一个开合机构2连接二者,所述开合机构2包括阻尼铰链2a和锁扣2b,阻尼铰链2a设置在瓶盖上体1b和瓶盖下体1c之间,且瓶盖上体1b与瓶盖下体1c通过阻尼铰链2a铰接连接,锁扣 2b设置在瓶盖上体1b与瓶盖下体1c上远离阻尼铰链2a的一端,且瓶盖上体1b 与瓶盖下体1c之间通过锁扣2b固定,通过阻尼铰链2a的作用使得瓶盖上体1b 和瓶盖下体1c方便的打开,从而更方便的向摇瓶内部补料,通过锁扣2b的作用使得摇瓶在摇晃的过程中将瓶盖上体1b和瓶盖下体1c锁紧,从而不会使摇瓶内的物质摇出。
[0029]透气膜3覆盖于通孔1e并嵌制于瓶盖上体1a内侧,透气膜3为聚四氟乙烯膜,透气膜3表面设置有透气孔3a,透气孔3a孔径为0.15

0.25um,通过透气膜3的作用是便于瓶内外气体交换的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瓶内导致污染。
[0030]瓶盖下体1c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导流管4用于引导补料的加入,通过导流管4的作用使得在加补料的时候,补料不会溅入摇瓶中。
[0031]工作原理:通过阻尼铰链2a的作用使得瓶盖上体1b和瓶盖下体1c方便的打开,从而更方便的向摇瓶内部补料,通过锁扣2b的作用使得摇瓶在摇晃的过程中将瓶盖上体1b和瓶盖下体1c锁紧,从而不会使摇瓶内的物质摇出,通过瓶盖上体内顶面覆衬透气膜3,便于
瓶内外气体的交换的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瓶内导致污染,通过导流管4的作用使得在加补料的时候,补料不会溅入摇瓶内壁上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摇瓶本体(1)和透气膜(3),所述摇瓶本体(1)包括锥形瓶(1a)、瓶盖上体(1b)和瓶盖下体(1c),所述瓶盖下体(1c)与锥形瓶(1a)之间设置有一个螺纹(1d)连接二者,所述瓶盖上体(1b)设置在瓶盖下体(1c)的顶端,所述瓶盖上体(1b)顶面设置有通孔(1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加补料的摇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体(1b)与瓶盖下体(1c)之间设置有一个开合机构(2)连接二者,所述开合机构(2)包括阻尼铰链(2a)和锁扣(2b),阻尼铰链(2a)设置在瓶盖上体(1b)和瓶盖下体(1c)之间,且瓶盖上体(1b)与瓶盖下体(1c)通过阻尼铰链(2a)铰接连接,锁扣(2b)设置在瓶盖上体(1b)与瓶盖下体(1c)上远离阻尼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彤钱丹青戴亚辉姚仕乾毛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佰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