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08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包括透明的柱状腔,柱状腔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卡接有透明的盖板,柱状腔内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底座,底座上靠外周处固定有多个卡槽,卡槽内卡接有培养皿,底座上中间固定有培养液槽,培养液槽内靠近顶端处固定有内齿圈,培养液槽上通过内齿圈活动连接有送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柱状腔和盖板均为透明材料制成,从而能直接对培养装置内的培养皿的培养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利于细胞培养使用,在柱状腔内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外周固定有外齿圈,手动转动调节齿轮能使得培养皿靠近活动门的位置,从而便于单个培养皿的拿取操作,利于柱状腔内部的环境维持稳定。利于柱状腔内部的环境维持稳定。利于柱状腔内部的环境维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细胞培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等。
[0003]现有的小型实验室用细胞培养装置大多是将培养皿放置在相对密闭的腔体内,不利于及时的对细胞培养的状态进行观察,而且不能及时向培养皿内补充培养液,影响细胞培养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包括透明的柱状腔,所述柱状腔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卡接有透明的盖板;
[0006]所述柱状腔内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靠外周处固定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培养皿;
[0007]所述底座上中间固定有培养液槽,所述培养液槽内靠近顶端处固定有内齿圈,所述培养液槽上通过内齿圈活动连接有送液机构;
[0008]所述送液机构包括倒U型架、连接槽和送液泵,所述倒U型架套接在培养液槽的顶端,所述连接槽固定在倒U型架的内侧,所述连接槽内底部固定有送液泵,所述送液泵的进液管延伸至培养液槽内靠近底面处,所述送液泵的出液管连通有倒U型管,所述倒U型管的出液口延伸至培养皿的上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送液机构内还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在连接槽的侧壁上,且在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穿过连接槽的侧壁与内齿圈之间啮合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倒U型架纵向截面为U型,横向截面为弧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周固定有外齿圈,所述柱状腔的底侧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内侧与外齿圈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调节齿轮的外侧延伸至柱状腔的外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柱状腔的侧面开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大小不小于培养皿最
大截面面积大小。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固定有与换气加湿器。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在柱状腔内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外周固定有外齿圈,柱状腔的底侧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调节齿轮的内侧与外齿圈之间啮合连接,调节齿轮的外侧延伸至柱状腔的外侧,在柱状腔外侧转动调节齿轮即可同步带动底座转动,柱状腔的侧面开设有活动门,活动门的大小不小于培养皿最大截面面积大小,手动转动调节齿轮能使得培养皿靠近活动门的位置,从而便于单个培养皿的拿取操作,利于柱状腔内部的环境维持稳定。
[0016]2、本技术通过在底座上固定有个多个卡槽,每个卡槽内卡接有培养皿,底座上中间固定有培养液槽,培养液槽上通过内齿圈活动连接有送液机构,送液机构内还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固定在连接槽的侧壁上,且在微型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穿过连接槽的侧壁与内齿圈之间啮合连接,通过微型电机转动即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在内齿圈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槽在培养液槽顶端移动,连接槽内底部固定有送液泵,送液泵的进液管延伸至培养液槽内靠近底面处,送液泵的出液管连通有倒U型管,倒U型管的出液口延伸至培养皿的上方,通过微型电机的控制器预设转的速率,从而能控制送液机构在培养液槽上的移动速率能根据培养需要,即可定时的向培养皿内补给适量的培养液,提高了培养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送液机构放大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培养皿与培养液槽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柱状腔;11

底座;12

调节齿轮;13

卡槽;2

盖板;3

培养皿;4

培养液槽;41

内齿圈;5

送液机构;51

倒U型架;52

连接槽;53

送液泵;54

倒U型管;55

微型电机;56

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包括透明的柱状腔1,所述柱状腔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卡接有透明的盖板2,培养装置的柱状腔1和盖板2均为透明材料制成,从而能直接对培养装置内的培养皿3的培养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利于细胞培养使用。
[0024]为了保证柱状腔1内氧气或者湿气浓度适宜细胞培养,所述盖板2上固定有与换气加湿器21。
[0025]所述柱状腔1内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外周固定有外齿圈,所述柱状腔1的底侧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12,所述调节齿轮12的内侧与外齿圈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调节齿轮12的外侧延伸至柱状腔1的外侧,在柱状腔1外侧转动调节齿轮12即可同步带动底座11转动,调节齿轮12可以手动转动,也可以通过外置电机带动其转动,视具体细胞培养类型而定,通过外置电机可使得底座11一直处于低速转动状态。
[0026]所述柱状腔1的侧面开设有活动门13,所述活动门13的大小不小于培养皿3最大截面面积大小,手动转动调节齿轮12能使得培养皿3靠近活动门13的位置,从而便于单个培养皿的拿取操作,利于柱状腔1内部的环境维持稳定。
[0027]所述底座11上靠外周处固定有10个卡槽13,每个所述卡槽13内卡接有培养皿3,从而使得底座11上能放置10个培养皿,提高了细胞培养效率。
[0028]所述底座11上中间固定有培养液槽4,在培养液槽4内放置有备用的细胞培养液,利于及时向培养液槽4内补充培养液。
[0029]所述培养液槽4内靠近顶端处固定有内齿圈41,所述培养液槽4上通过内齿圈41活动连接有送液机构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柱状腔(1),所述柱状腔(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卡接有透明的盖板(2);所述柱状腔(1)内底面上转动连接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靠外周处固定有多个卡槽(13),所述卡槽(13)内卡接有培养皿(3);所述底座(11)上中间固定有培养液槽(4),所述培养液槽(4)内靠近顶端处固定有内齿圈(41),所述培养液槽(4)上通过内齿圈(41)活动连接有送液机构(5);所述送液机构(5)包括倒U型架(51)、连接槽(52)和送液泵(53),所述倒U型架(51)套接在培养液槽(4)的顶端,所述连接槽(52)固定在倒U型架(51)的内侧,所述连接槽(52)内底部固定有送液泵(53),所述送液泵(53)的进液管延伸至培养液槽(4)内靠近底面处,所述送液泵(53)的出液管连通有倒U型管(54),所述倒U型管(54)的出液口延伸至培养皿(3)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秀许丹霞马玉花李瑞阳海向东马家俊马会明陈冬梅施惠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