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织物的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044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织物(F)的设备(1),该设备包括定位站(2)、进给站(4)和连接站(5),定位站(2)用于至少一个管状织物(T),定位站(2)包括拉伸装置(3),进给站(4)用于能够定位到管状织物(T)的至少一个外表面(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生产织物的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织物的设备及相关方法,所述织物用于制造组装纺织品,所述组装纺织品例如为夹克、裤子、男式西装、女装或由多个织物部件组装的其他纺织品。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已知有多种类型的通过连接各种形状的织物部件获得的组装纺织品;每个织物部件通过切割初始的半加工织物获得,例如通过切割纸样获得。
[0003]用于生产这些组装纺织品的织物必须具有与稳定性和刚性相关的预定性能,以使得能够被加工并为成品赋予所需的外观和技术特征。这些织物包括例如平针织物、天鹅绒、锦缎,并且由包括例如棉花、羊毛、亚麻、丝绸和合成材料之类的材料制成。
[0004]传统上,用于组装物品的织物通过在合适的织机(直线针织机)上编织来制造,该织机通过纬编和经编能够制造具有高结构刚度的织物,这适合于生产组装纺织品物品。
[0005]然而,由于使用织机造成的缺点是制造过程的灵活性低。实际上,织机需要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初始设置;出于这个原因,织机被构造成必须制造大量的织物(大块织物),以使得生产在经济上是有利的。然而,这导致了在就纺织品的制造过程的灵活性方面具有高度的限制,并且使得样品和少量按需量的生产变得昂贵。
[0006]应该进一步指出的是,通过编织进行的生产使得能够获得一些类型的纬纱和图案:就织物类型或细度而言,它不具有高的柔韧性,并且不允许在织物上自动产生复杂的结构,这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针织机获得。后一个缺点还在于织机生产的(低)灵活性。
[0007]如今,圆形针织机用于生产样品和一些针织产品,例如内衣、科技服装、运动装、沙滩装、医用服装和毛衣。尽管与织机相比,圆型针织机在使用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但是这些圆形针织机不适于制造具有生产组装纺织品所需的刚度的织物。
[0008]为了消除这一缺点,已经开发了一种用于使通过圆形针织机获得的织物增强的方法。在专利申请No.WO2016/125043A1中描述了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管状织物装配到一个块或圆筒上的初始步骤;块体和圆柱体具有给定的适于容纳具有给定直径的管状织物的尺寸。然后,操作人员将设置有粘合材料的增强织物放置在管状织物上;经过通过诸如熨烫来加热增强织物的几个步骤,操作人员将增强织物连接至管状织物上,从而基本上限定了用于生产组装纺织品的多层增强织物。
[0009]尽管专利申请No.WO2016/125043A1中描述的上述解决方案使得能够制造适用于生产组装纺织品的增强织物,然而申请人已经发现,这种解决方案还可以在使用灵活性和制造速度方面得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至少一个缺点和/或限制。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制造适于生产组装纺
织品的织物的设备;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设备,该设备能够从通过圆形针织机获得的管状织物开始制造具有优异的刚度并且具有适于生产组装纺织品的结构的织物。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能够快速且低成本地制造织物特别是制造用于小生产和取样的组装纺织品的设备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能够以高制造灵活性制造高质量、低成本的织物的设备及相关方法。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织物,特别是组装纺织品的设备和方法,其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最小化人工干预并提高生产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紧凑结构的设备,该设备能够简化涉及该设备的更换和维护的干预,并且因此能够最小化停机时间。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且廉价的设计的设备及相关方法,其适用于加工不同类型的诸如管状片状纤维材料(例如织物、针织物和/或无纺布)之类的层状材料。
[0015]从下面的描述中将更为明显的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基本上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和/或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用于生产织物的设备及相关方法来实现。
[0016]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织物F的设备1,所述设备包括:
[0017]‑
至少一个定位站2,所述定位站被构造成用于接收和支撑至少一个管状织物T,所述管状织物T能够通过圆形针织机制造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管状织物T的整个纵向伸长而延伸的贯穿座,所述定位站2包括至少一个拉伸装置3,所述至少一个拉伸装置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管状织物T限定所述贯穿座的内表面T
i
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0018]‑
至少一个进给站4,所述至少一个进给站用于增强片材R,所述增强片材能够定位到所述管状织物T的外表面T
e
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T
i
相对,所述进给站4被构造成用于将所述增强片材R的至少一部分4a布置在预定拾取位置上,
[0019]‑
至少一个连接站5,所述连接站被构造成用于将所述增强片材R的所述一部分4a接合到所述管状织物T的所述外表面T
e
上。
[0020]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方面,所述定位站2的所述拉伸装置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杆和至少一个第二杆6,7,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管状织物T的所述内表面T
i
,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能够彼此相对运动,并且可选地被构造成能够拉伸所述管状织物T。
[0021]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三方面,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基本上彼此平行。
[0022]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四方面,所述拉伸装置3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沿着各自的主伸长方向延伸。
[0023]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五方面,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能够沿着关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中的至少一个的主伸长方向的横向方向,可选地正交方向彼此靠近和远离移动。
[0024]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六方面,所述拉伸装置3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至少能够在靠近位置和远离位置之间相对彼此移动,其中:
[0025]‑
在所述靠近位置,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能够插入处于一种状态的所述管
状织物T的所述贯穿座中,
[0026]‑
在所述远离位置,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被构造成用于拉伸所述管状织物T。
[0027]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七方面,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在所述远离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在所述靠近位置的距离。
[0028]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八方面,所述第一杆6包括沿其自身的轴线X延伸的细长圆柱体。
[0029]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九方面,所述第二杆7包括沿着相应的轴线Y延伸的相应的细长圆柱体。
[0030]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十方面,所述第一杆6能够通过绕其轴线X旋转而移动。
[0031]在根据任一前述方面的第十一方面,所述第二杆7能够通过绕其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生产织物(F)的设备(1),包括:

至少一个定位站(2),所述定位站被构造成用于接收和支撑至少一个管状织物(T),所述管状织物(T)能够通过圆形针织机制造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管状织物(T)的整个纵向伸长而延伸的贯穿座,所述定位站(2)包括至少一个拉伸装置(3),所述至少一个拉伸装置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管状织物(T)限定所述贯穿座的内表面(T
i
)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至少一个进给站(4),所述至少一个进给站用于增强片材(R),所述增强片材能够定位到所述管状织物(T)的外表面(T
e
)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T
i
)相对,所述进给站(4)被构造成用于将所述增强片材(R)的至少一部分(4a)布置在预定拾取位置上,

至少一个连接站(5),所述连接站被构造成用于将所述增强片材(R)的所述一部分(4a)接合到所述管状织物(T)的所述外表面(T
e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站(2)的所述拉伸装置(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杆和至少一个第二杆(6、7),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被构造成用于接触所述管状织物(T)的所述内表面(T
i
),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能够相对彼此移动并且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管状织物(T)能够被拉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3)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沿各自的主伸长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能够沿着关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主伸长方向的横向方向,可选地正交方向,彼此靠近和远离移动。3.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3)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至少能够在靠近位置和远离位置之间彼此相对运动,其中:

在所述靠近位置,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能够插入处于一种状态的所述管状织物(T)的所述贯穿座中,

在所述远离位置,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被构造成用于拉伸所述管状织物(T),其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在所述远离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在所述靠近位置的距离。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6)包括沿其自身的轴线(X)延伸的细长圆柱体,所述第一杆(6)能够通过绕所述第一杆(6)的轴线(X)旋转而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杆(7)包括沿着相应的轴线(Y)延伸的相应的细长圆柱体,所述第二杆(7)能够通过绕所述第二杆(7)的轴线(Y)旋转而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被构造成按照相同的方向围绕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各自的轴线(X,Y)旋转。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3)包括支撑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的至少一个支撑框架(8),其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3)的旋转而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能够相对运动,可选地以使得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能够从所述靠近位置移动到所述远离位置,和从所述远离位置移动到所述靠近位置。
其中,所述远离位置(3)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9),所述致动器作用在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被构造成通过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的移动来实现所述相对运动,可选地,通过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在所述靠近位置和所述远离位置之间的移动和在所述远离位置和所述靠近位置之间的移动实现所述相对运动,可选地,所述致动器(9)包括电动马达。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3)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马达(10),例如电动马达,以限定动力杆,所述马达(10)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6,7)中的至少一个围绕其轴线旋转。7.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构架(1a),所述支撑构架支撑所述定位站(2)、所述进给站(4)和所述连接站(5),其中,所述定位站(2)的所述拉伸装置(3)能够相对于支撑构架(1a)至少在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其中:

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所述拉伸装置(3)与所述连接站(5)对准,

所述第二操作位置远离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所述拉伸装置(3)被构造成用于接收所述管状织物(T)和接收增强片材(R)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拉伸装置(3)的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所述连接站(5)被构造成用于作用在增强片材(R)的一部分上,从而将所述增强片材的所述增强片材(R)的一部分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圣东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