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叠合楼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特别是一种预制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有现浇楼板和预制楼板。现浇楼板整体性好,但需现场支模,然后浇筑混凝土,施工周期长,模板损耗大,成本高。预制楼板不需现场支模,施工周期短,造价低,但预制构件自重大,吊装困难,构件拼接部位易产生裂缝,整体性差。
[0003]预制叠合楼板是采用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楼板结构。预制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底板和预埋并伸出预制混凝土底板的桁架钢筋,安装时,利用预制混凝土底板作为模板,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埋实桁架钢筋,并振捣混凝土之后形成叠合层,之后,预制混凝土底板与叠合层共同作为一个整体工作的楼板。
[0004]预制叠合楼板综合了现浇楼板和预制楼板的优点,但,由于预制叠合楼板采用桁架钢筋,整体含钢量很高,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预埋桁架钢筋上浮等问题,另外,预制混凝土底板的厚度较薄,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易出现预制混凝土底板开裂,并且桁架钢筋的现场预埋现浇施工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上设置多个通长的预制混凝土肋,且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和所述预制混凝土肋一体预制而成,所述预制混凝土肋内设置通长的肋筋,所述肋筋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的钢筋网通过连接钢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肋沿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的长度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肋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的端部边缘的距离不超过3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制混凝土肋的间距不超过7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凯伦,
申请(专利权)人: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