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18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式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包括转运梯本体,所述转运梯本体由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立杆以及横向间隔设在立杆之间的踏板组成;所述转运梯本体下端的若干个踏板的中间设有与所述立杆平行的让位板,所述让位板的中间开设有方形孔;转运梯本体的后侧的下端铰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可穿过所述方形孔的液压抬升装置,液压抬升装置的上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通过旋转限位装置转动连接有一转运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压升降,安全稳固,操作方便,不用医护人员抬高手臂转运伤员;匹配大部分车型,使用率高;省时省力,能为医护人员抢救伤员争取更多的时间;电动与手动可自由切换,有效避免了野外电力不足造成的麻烦。造成的麻烦。造成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式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式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

技术介绍

[0002]野战医疗卡车是目前在战现场或灾害现场中战伤救治的最基本的移动手术医院治疗方式。野战情况下,医护人员通常通过担架搬运伤病员,将伤员紧急转移到野战医疗卡车上再由军医进行紧急救治。
[0003]实际情况下,医护人员将伤员搬运到野战医疗卡车前,由于卡车车厢较高,医护人员需要用手臂抬高担架才能将伤员转移到卡车担架上,费时费力,一方面伤员与野战医疗卡车的距离遥远,医护人员在搬运伤员时已经耗费了较多的体力,伤员较多时,还需要来回多趟运送伤员,因此极易造成医护人员体力透支,错过抢救伤员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另一方面野战情况下环境恶劣,造成伤病员病情复杂,且急危重症者较多,抬高担架时,要保证担架平稳缓慢,否则极易造成伤员二次伤害,增加了伤员的痛苦。
[0004]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液压式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式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包括转运梯本体,所述转运梯本体由两个竖向平行设置的立杆(1)以及横向间隔设在所述立杆(1)之间的踏板(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梯本体下端的若干个踏板(2)的中间设有与所述立杆(1)平行的让位板(3),所述让位板(3)的中间开设有方形孔(31);所述转运梯本体的后侧的下端铰接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设有可穿过所述方形孔(31)的液压抬升装置(5),所述液压抬升装置(5)的上端设有基座(51),所述基座(51)的上端通过旋转限位装置(6)转动连接有一转运平台(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式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表面的中间开设有方形凹槽(41),该方形凹槽(41)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滑槽(42);所述液压抬升装置(5)包括双层剪叉式支架,每层剪叉式支架由竖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剪叉式支架一(52)和剪叉式支架二(53)组成,底层的所述剪叉式支架一(52)和剪叉式支架二(53)的底端之间均通过连接转轴(54)转动连接,且其中任一所述连接转轴(54)的两端分别连接可在所述滑槽(42)内来回滑动的滑块(43),另一个所述连接转轴(54)的两端固设在所述方形凹槽(41)的侧壁上,两层剪叉式支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转轴(54)转动连接,所述基座(51)的下端与上层的所述剪叉式支架的上端铰接;上层的所述剪叉式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转轴(54)平行的固定杆(510),与所述滑块(43)连接的所述连接转轴(54)中间铰接有液压杆(55),所述液压杆(55)的伸缩端与所述固定杆(510)中间铰接;所述底座(4)上设有蓄电池(56)、控制器(57)以及与所述液压杆(55)连接的液压泵(58),所述蓄电池(56)电连接所述液压泵(58)和所述控制器(57),所述控制器(57)与所述液压泵(58)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式野战医院伤员转运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10)设在所述剪叉式支架的铰接点的下端,且设在与所述方形凹槽(41)固定连接的连接转轴(54)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樑刘竞辉王元钞敏赵彬芳徐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