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08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将装填有分析处理中使用的器具的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给定的器具取出位置移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输送部,该输送部通过使装填有用于检体处理的器具的多个支架以上下层叠的状态升降,从而向检体处理空间内输送。输送部具有使最上层的支架(R1)一边维持与其下侧的支架(R)的滑动自如的凹凸卡合状态一边通过这些凹凸部(80、82)的引导从支架待机位置向取出位置移动的移动机构。动的移动机构。动的移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分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通过用各种试剂对血液、尿等样本(检体)进行处理并进行测定从而关于各种各样的分析项目得到测定信息的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血液凝固分析装置或使用了免疫测定法的分析测定装置等通过用各种试剂对血液、尿等生物体样本进行处理并进行测定从而能够关于各种各样的分析项目得到测定信息的自动分析装置而言,以往已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的装置。例如,将作为生物体样本的检体从检体容器分注到反应容器中,向该分注的检体中混合与测定项目相应的试剂来进行各种测定以及分析。
[0003]在这样的分析装置中,例如,使用用于检体吸引的喷嘴吸头、分注检体的反应容器(试管)等器具,这些器具在为了避免检体间的污染而为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以给定数量汇集在一起装填于支架的状态被供给到分析装置内。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未使用的一次性的部件而将给定数量的喷嘴吸头以及反应容器装填于支架,并且将这些装填支架以多个上下层叠的状态通过部件供给装置的升降机构向用于处理输送的给定的工位供给。
[0004]具体而言,部件供给装置具有:支架分离装置,其将从相对于该部件供给装置设置支架的最大下降位置通过升降台向第一工位向上方抬起的层叠状态的多个支架中的仅最上层的支架以残留于第一工位的方式从其他的支架组分离并进行保持;以及支架移送装置,其将通过升降台的下降从其他的支架组分离的最上层的支架从第一工位向用于部件取出的第二工位移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5490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6]然而,前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分析装置由于经过将通过升降台向第一工位向上方抬起的层叠状态的多个支架中仅最上层的支架由支架分离装置进行保持之后再通过使升降台从第一工位下降从而以仅使最上层的支架残留于第一工位的方式从其他支架组分离的动作工序,再通过支架移送装置使最上层的支架从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因此到使最上层的支架向第二工位移动为止的动作工序多,很难说能够使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部件取出位置移动。
[0007]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将装填有分析处理中使用的器具的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给定的器具取出位置移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检体进行处理并测定从而关于给定的分
析项目得到测定信息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该输送部通过使装填有用于检体处理的器具的多个支架以上下层叠的状态升降,从而向检体处理空间内进行输送并且从所述检体处理空间进行回收,所述输送部具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上下层叠的支架组的最上层的支架维持与下侧的其他支架的层叠状态地从面向所述检体处理空间内的支架待机位置向为了检体处理而取出所述器具的取出位置移动。
[0009]在上述结构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输送部的移动机构使上下层叠的支架组的最上层的支架维持与下侧的其他支架的层叠状态地从面向检体处理空间内的支架待机位置向为了检体处理而取出器具的取出位置移动。即,由于不需要如前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在使最上层的支架向取出位置移动时使其与下侧的支架分离那样的中间动作,因此能够将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取出位置移送。
[0010]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各支架具有形成于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的一方的凸部和形成于另一方的凹部,相互上下重合的支架彼此以凸部与凹部滑动自如地卡合的状态层叠,移动机构使最上层的支架一边维持与其下侧的支架的滑动自如的凹凸卡合状态一边通过这些凹凸部的引导从支架待机位置向取出位置移动。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从支架待机位置向取出位置的最上层支架的移动通过支架彼此的凹凸卡合被引导,即,由于移动引导在支架彼此之间进行,因而无需设置另外的引导机构,因此,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个数将最上层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取出位置移送。
[0011]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各支架至少在面向两个方向的侧面部位具有卡合槽,输送部还具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通过使定位板与通过移动机构移动到取出位置的最上层的支架的各卡合槽以卡脱自如的方式卡合,从而将最上层的支架定位于取出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取出位置处对最上层支架高效、可靠且容易地进行定位固定,因此能够确保从支架的器具的稳定的取出作业。(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将装填有分析处理中使用的器具的支架高效且迅速地向给定的器具取出位置移送。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性整体外观图。图2是示出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性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输送部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4中(a)是图3的输送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b)是设置于取出位置II的下方的回收用升降机的概略结构图,(c)是设置于支架待机位置I的下方的供给用升降机的概略结构图。图5是概略性地示出最上层的支架通过移动机构从支架待机位置I向取出位置II移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6是概略性地示出取出位置II处的定位机构对最上层支架的定位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概略性地示出支架彼此的层叠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性整体外观图,图2是示出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性俯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具有:输送部10,其输送支架;检体供给部20,其用于供给生物体样本等给定的检体;试剂供给部30,其用于供给与给定的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反应部40,其用于使检体与试剂反应;以及处理/测定部50,其用于对反应完毕的检体进行处理并测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后述的B/F分离/测定部)。这些处理部10、20、30、40、50配设在壳体100(参照图1)内。输送部10将装填有在该自动分析装置1中使用的一次性的给定数量的器具的支架,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检体吸引的喷嘴吸头T和分注检体的反应容器(例如试管)C各60个分别呈二维地排列并被保持的支架R向后述的给定的器具取出位置II输送。
[0015]此外,自动分析装置1还具备:未图示的控制部,其用于控制这些处理部10、20、30、40、50的动作;以及移送机构(未图示),其具备在处理部10、20、30、40、50的上方沿X-Y方向移动的各种移送部。在移送机构中,例如,具有器具移送部、检体移送部、试剂移送部、测定对象移送部等。移送机构为了进行喷嘴吸头T或反应容器C等的移送、喷嘴对检体以及试剂的吸引等,能够使用把持臂等对喷嘴吸头T、反应容器C等器具进行把持并沿X-Y方向移动。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装置主体(未图示)、和例如由触摸面板构成的显示输入部60。所述移送机构的各移送部例如能够沿着在X方向、Y方向上延伸的导轨在壳体100内的上部在X方向、Y方向上移动,并且也能够在给定位置处进一步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升降)。
[0016]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通过对检体进行处理并测定,从而关于给定的分析项目得到测定信息,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输送部,该输送部通过使装填有用于检体处理的器具的多个支架以上下层叠的状态升降,从而向检体处理空间内进行输送并且从所述检体处理空间进行回收,所述输送部具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上下层叠的支架组的最上层的支架维持与下侧的其他支架的层叠状态地从面向所述检体处理空间内的支架待机位置向为了检体处理而取出所述器具的取出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架具有形成于其上表面侧以及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冈清一郎南康雄浅井智英岩桥恭一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