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式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04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溢流式雨水口,包括混凝土底板、A格雨水口和B格雨水口,A格雨水口和B格雨水口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B格雨水口通过水泥砂浆灌缝固定安装在A格雨水口的一侧,A格雨水口和B格雨水口之间开设有弃流孔和溢流口,A格雨水口连通装配有用于排放雨水至海绵设施内的导流渗透管,B格雨水口连通装配有用于收集海绵设施内超量雨水的回流渗透管和用于排放超量雨水的雨水连接管。本装置安装和维护更方便,且具有初步的雨水过滤能力,上层较干净的雨水能迅速渗透至海绵设施中,下层浑浊雨水和海绵设施中超量的雨水能够快速排至雨水主干管。至雨水主干管。至雨水主干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溢流式雨水口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
,涉及雨水口,具体涉及一种溢流式雨水口。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0003]雨水利用的设计宗旨是延长雨水排入城市管网的时间,同时尽量将雨水渗入到地下或加以直接利用,实现雨水的资源化、生态化利用,同时减轻城市排洪压力,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0004]目前,海绵城市多采用边石开口充当雨水收水口,边石开口的雨水收集方式将导致泥沙和杂物直接径流至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生态树池以及生物滞留带等海绵设施中,造成海绵设施的实际吸收效果不佳,且后期维护困难,若采用传统雨水口既起不到过滤泥沙的作用,也达不到海绵城市渗水和滞水的渗透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流式雨水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溢流式雨水口,包括混凝土底板、A格雨水口和B格雨水口,所述A格雨水口和B格雨水口的上下端为开口设计,A格雨水口和B格雨水口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B格雨水口通过水泥砂浆灌缝固定安装在A格雨水口的一侧,A格雨水口和B格雨水口之间开设有弃流孔和溢流口,溢流口位于弃流孔的上方,A格雨水口连通装配有用于排放雨水至海绵设施内的导流渗透管,B格雨水口连通装配有用于收集海绵设施内超量雨水的回流渗透管和用于排放超量雨水的雨水连接管。
>[0007]优选的,所述导流渗透管的高度高于弃流孔且低于溢流口,回流渗透管的高度低于弃流孔。
[0008]优选的,所述雨水连接管的下端低于回流渗透管的下端。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渗透管和回流渗透管均为倾斜设置,导流渗透管远离A格雨水口的一端低于靠近A格雨水口的一端,回流渗透管远离B格雨水口的一端高于靠近B格雨水口的一端。
[0010]优选的,所述A格雨水口的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膨胀螺栓,膨胀螺栓卡接装配有截污挂篮,截污挂篮开设有过滤孔。
[0011]优选的,所述A格雨水口和B格雨水口的上端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安装有支座,A格雨水口上端的支座铰接装配有雨水箅子,B格雨水口上端的支座铰接装配有密封盖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①
安装和维护更方便,且具有初步的雨水过滤能力;
[0014]②
上层较干净的雨水能迅速渗透至海绵设施中,从而快速排除路面积水,抑制暴雨径流,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荷,有效降低水膜的出现,提升了行驶安全性和交通顺畅性;
[0015]③
下层浑浊雨水和海绵设施中超量的雨水能够经雨水连接管快速排至雨水主干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0019]图中:1.混凝土底板、2.B格雨水口、3.回流渗透管、4.弃流孔、5.溢流口、6.支座、7.密封盖板、8.雨水箅子、9.截污挂篮、10.膨胀螺栓、11.导流渗透管、12.A格雨水口、13.雨水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溢流式雨水口,包括混凝土底板1、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的上下端为开口设计,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板1的上表面,B格雨水口2通过水泥砂浆灌缝固定安装在A格雨水口12的一侧,可装配式的结构便于组装,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之间开设有弃流孔4和溢流口5,溢流口5位于弃流孔4的上方,弃流孔4能够将A格雨水口12内下层的浑浊雨水导入B格雨水口2中排放,溢流口5能够避免雨水灌满A格雨水口12,将超量的雨水导入B格雨水口2中排放;
[0022]A格雨水口12连通装配有用于排放雨水至海绵设施内的导流渗透管11,导流渗透管11的高度高于弃流孔4且低于溢流口5,使导流渗透管11位于收集的上层雨水处,导流渗透管11为具有渗透孔的现有部件,能够将A格雨水口12内上层较干净的雨水导入海绵设施中吸收,B格雨水口2连通装配有用于收集海绵设施内超量雨水的回流渗透管3和用于排放超量雨水的雨水连接管13,回流渗透管3的高度低于弃流孔4,回流渗透管3为具有渗透孔的现有部件,能够将海绵设施内超量的雨水导入B格雨水口2中,进入B格雨水口2中的雨水会经连接管13排至雨水主干管。
[0023]雨水连接管13的下端低于回流渗透管3的下端,使雨水连接管13位于最低处,可充分排出雨水。
[0024]导流渗透管11和回流渗透管3均为倾斜设置,导流渗透管11远离A格雨水口12的一端低于靠近A格雨水口12的一端,有利于A格雨水口12中的雨水快速导入海绵设施中,回流渗透管3远离B格雨水口2的一端高于靠近B格雨水口2的一端,有利于海绵设施中超量的雨水快速回流至B格雨水口2中。
[0025]A格雨水口12的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膨胀螺栓10,膨胀螺栓10卡接装配有截污挂篮9,截污挂篮9开设有过滤孔,膨胀螺栓10对截污挂篮9起支撑定位作用,截污挂篮9为可拆卸的成品件,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泥沙和杂物。
[0026]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的上端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安装有支座6,A格雨水口12上端的支座6铰接装配有雨水箅子8,雨水经雨水箅子8初步过滤后能够进入A格雨水口12,B格雨水口2上端的支座6铰接装配有密封盖板7,密封盖板7能够密封B格雨水口2,避免雨水进入,通过翻开支座6上的雨水箅子8和密封盖板7能够对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的内部进行维护。
[0027]具体地:
[0028]本实施例的设计参照国标图集16S518《雨水口》P43页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偏沟式雨水口,雨水箅子8、密封盖板7和支座6采用球墨铸铁制成,且带防盗装置,详见16S518《雨水口》P54页及P57页。
[0029]雨水连接管13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橡胶圈柔性接口,详见国标图集06MS201
‑1‑
P23,橡胶圈必须符合该标准图第40页附表三的要求。
[0030]使用时将本实施例设置在车道的两侧,初期降雨量较小时雨水会暂时储存在A格雨水口12内,随着降雨量的增加,A格雨水口12内的水位随之升高,下层浑浊的雨水经弃流孔4导入B格雨水口2中排放,水位升至导流渗透管11的高度时,上层较干净雨水经导流渗透管11进入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板(1)、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所述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的上下端为开口设计,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底板(1)的上表面,B格雨水口(2)通过水泥砂浆灌缝固定安装在A格雨水口(12)的一侧,A格雨水口(12)和B格雨水口(2)之间开设有弃流孔(4)和溢流口(5),溢流口(5)位于弃流孔(4)的上方,A格雨水口(12)连通装配有用于排放雨水至海绵设施内的导流渗透管(11),B格雨水口(2)连通装配有用于收集海绵设施内超量雨水的回流渗透管(3)和用于排放超量雨水的雨水连接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渗透管(11)的高度高于弃流孔(4)且低于溢流口(5),回流渗透管(3)的高度低于弃流孔(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沙沙王麒宋杨孟思吴迪贾月峰赵一聪段昌松林圣然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