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超声波雾化功能的喷药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94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5
一种带超声波雾化功能的喷药小车,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喷药车顶部设置有喷药臂,喷药臂通过固定座固定于喷药车,喷药臂侧壁上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顶部设置有出药管,超声波雾化器底部设置有进药连接管,喷药臂顶部设置有喷头,出药管与喷头相连接,进药连接管与进药簧管一端相连接;药箱顶部设置有喷药泵,喷药泵顶部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与进药簧管一端相连接;喷药车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转轴与万向节相连接,万向节通过转轴与差速器相连接,差速器通过转轴与喷药臂底部相连接。将药液最大程度雾化后喷出,喷洒更均匀,药液使用率更高,并且能在不同地形作业,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超声波雾化功能的喷药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超声波雾化功能的喷药小车,涉及农业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支柱产业,农业 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0003]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都会对作物进行施肥、灭虫等作业,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施肥、灭虫等操作通常由人力进行,现代化农业中采用机械进行作业,机械作业效率远高于人力作业,且机械作业在喷洒过程中药液更为均匀,利用率更高,但是在一些较小型区域且地形较复杂地区,机械作业反而因外部因素影响效率不如人力作业,一些喷药设备直接将药液抽出后喷洒,药液浪费严重,且在地形不平整时喷洒角度不准确,常常出现喷药不到位的情况,无法有效提高喷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超声波雾化功能的喷药小车,通过将抽出的药液经过超声波雾化器进行雾化后再喷出,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超声波雾化功能的喷药小车,它包含喷药车(1)、药箱(2)、进药口(3)、控制板(4)、扶手(5)、车轮(6)、底盘(7)、锂电池(24)、摄像头(26),锂电池(24)设置于喷药车(1)后端底部,药箱(2)设置于锂电池(24)上,进药口(3)设置于药箱(2)顶部,控制板(4)设置于药箱(2)侧面与锂电池(24)电性连接,控制板(4)上设置有无线模块,扶手(5)设置于喷药车(1)侧端,底盘(7)设置于嗑药车(1)底部,车轮(6)设置于底盘(7)上,底盘(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与传动轴,驱动电机与锂电池(24)电性连接,传动轴与车轮(6)相连接,摄像头(26)设置于喷药车(1)前端与锂电池(24)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车(1)顶部设置有喷药臂(10),喷药臂(10)通过固定座(19)固定于喷药车(1),所述喷药臂(10)侧壁上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14),超声波雾化器(14)顶部设置有出药管(14

2),超声波雾化器(14)底部设置有进药连接管(14

1),喷药臂(10)顶部设置有喷头(13),出药管(16)与喷头(13)相连接,进药连接管(14

1)与进药簧管(11)一端相连接;所述药箱(2)顶部设置有喷药泵(9),喷药泵(9)顶部设置有连接座(12),连接座(12)与进药簧管(11)一端相连接;喷药车(1)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座(25),固定座(25)上设置有电机(20),电机(20)通过转轴(23)与万向节(21)相连接,万向节(21)通过转轴(23)与差速器(22)相连接,差速器(22)通过转轴(23)与喷药臂(10)底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超声波雾化功能的喷药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药臂(10)包含第一折叠臂(10

1)、第二折叠臂(10

2)、第三折叠臂(10

3)、旋转座(10
‑1‑
1)、第一连接轴(10
‑1‑
2)、第二连接轴(10
‑2‑
1)、第三连接轴(10
‑3‑
1)、第一转向电机(10
‑1‑
3)、第二转向电机(10
‑2‑
2)、第三转向电机(10
‑3‑
2)、连接护套(10
‑3‑
3),第一折叠臂(10

1)底部通过第一连接轴(10
‑1‑
2)与旋转座(10
‑1‑
1)相连接,第一折叠臂(10

1)底部与第一连接轴(10
‑1‑
2)内轴相连接,第一转向电机(10
‑1‑
3)设置于第一连接轴(10
‑1‑
2)外轴套上,第一转向电机(10
‑1‑
3)输出轴与第一连接轴(10
‑1‑
2)内轴相连接,第一折叠臂(10

1)顶部与第二连接轴(10
‑2‑
1)外轴套相连接,第二折叠臂(10

2)顶部与第二连接轴(10
‑2‑
1)内轴相连接,第二转向电机(10
‑2‑
2)设置于第二连接轴(10
‑2‑
1)外轴套上,第二转向电机(10
‑2‑
2)输出轴与第二连接轴(10
‑2‑
1)内轴相连接,第二折叠臂(10

2)底部与第三连接轴(10
‑3‑
1)外轴套相连接,第三折叠臂(10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苏鹏叶崧刘钰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