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90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其中,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座、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桨包括中心连接部和与中心连接部连接的桨叶,桨叶经中心连接部与搅拌轴连接;中心连接部设置有第一磁吸部,搅拌座设置有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有利于第二磁吸部通过磁吸力下拉第一磁吸部,下拉搅拌桨,从而避免搅拌桨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漂浮摇晃,避免搅拌桨容易脱离搅拌轴,也避免搅拌桨在转动过程中倾斜卡滞。也避免搅拌桨在转动过程中倾斜卡滞。也避免搅拌桨在转动过程中倾斜卡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0001]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组件和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养生壶通常都带有搅拌组件,通过电机驱动设置在壶内的搅拌组件旋转,能够避免食材在养生壶中积累粘结,提升了养生壶的烹煮效果。由于搅拌桨会与食材和液体接触,搅拌桨通常选用塑料件,不易腐蚀。但这也导致搅拌桨质量较轻,受液体的浮力影响,搅拌桨容易漂浮晃动,容易发生歪斜卡滞,也容易脱离搅拌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组件。
[000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座、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桨包括中心连接部和与中心连接部连接的桨叶,桨叶经中心连接部与搅拌轴连接;中心连接部设置有第一磁吸部,搅拌座设置有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
[0007]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座、搅拌轴和搅拌桨,使搅拌轴与搅拌座转动连接,使搅拌桨中部的中心连接部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相对于搅拌座旋转,从而经中心连接部带动桨叶旋转,实现搅拌。使中心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磁吸部,使搅拌座上设置有第二磁吸部,并使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之间具有磁吸力磁吸配合,有利于第二磁吸部通过磁吸力下拉第一磁吸部,下拉搅拌桨,从而避免搅拌桨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漂浮摇晃,避免搅拌桨容易脱离搅拌轴,也避免搅拌桨在转动过程中倾斜卡滞。
[0008]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均为磁性件。例如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均为磁铁或磁钢等等,磁吸力大,保证牢固磁吸搅拌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中的一个为磁性件,另一个为导磁件。例如第一磁吸部为磁铁,第二磁吸部为铁等,节约成本。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上下对应分布。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的磁吸力足够大,牢固磁吸搅拌桨,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安装搅拌桨的过程中,依据磁吸力快速找准安装位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围绕搅拌轴周向分布。有利于搅拌桨在转动过程中,平稳、均匀地受磁吸力的影响,从而避免搅拌桨倾斜卡滞。这里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既可以围绕搅拌轴周向连续分布,也可以围绕搅拌轴周向间隔分布。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设置在中心连接部的内部。避免接触液体,避免生锈以及污染液体。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吸部位于搅拌座背离搅拌桨的一侧。与第一磁吸部进行非接触磁吸,避免接触液体,避免生锈以及污染液体。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吸部呈环状,搅拌组件还包括轴承,轴承套设在搅拌轴上,搅拌座中心设有安装孔,轴承支撑于安装孔内,轴承伸出安装孔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与第二磁吸部的内壁抵接配合;支撑部围绕轴承周向连续分布或周向间隔分布。
[0016]在这些实施例中,将轴承套设在搅拌轴上,并使轴承的外壁抵接安装孔的孔壁,稳定支撑搅拌轴相对于搅拌座转动。使轴承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部,使支撑部围绕轴承周向连续分布或周向间隔分布,使第二磁吸部呈环状,并使支撑部支撑于第二磁吸部的内壁,能够在第二磁吸部的内侧对第二磁吸部进行周向限位,避免第二磁吸部前后左右晃动,保证第二磁吸部的安装稳定性,保证第二磁吸部稳定磁吸第一磁吸部,进而保证搅拌桨平稳转动。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连接部朝向搅拌座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腔和盖合容纳腔的密封盖,第一磁吸部设置在容纳腔内。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连接部与第一磁吸部一体注塑成型。即将第一磁吸部放到啤机内啤塑成型,第一磁吸部被塑料包裹,不会渗进水,也不会渗出水。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连接部具有轴孔,轴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面,搅拌轴的顶部插入轴孔,搅拌轴与轴孔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0020]在这些实施例中,使轴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面,有利于搅拌轴带动搅拌桨同步转动。而由于搅拌桨与搅拌座之间还具有磁吸力,即便搅拌轴与轴孔过渡配合,甚至间隙配合,也不会使搅拌桨漂浮歪斜,从而方便拆卸搅拌桨进行清洁。
[0021]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搅拌组件,搅拌座形成容器主体的底壁;搅拌座为导热座,且搅拌座的下方设置有发热件;底盖,发热件设置于底盖内。
[0022]本申请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搅拌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此外,使搅拌座为导热座,并在搅拌座的下方设置发热件,有利于发热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搅拌座进而加热容器主体内的液体,使液体加热容器兼具加热及搅拌功能。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与容器主体可拆卸连接;底盖底部设有第一耦合器,底座上设置有驱动件和第二耦合器,驱动件与搅拌轴可拆卸连接,第二耦合器与搅拌组件的第一耦合器耦合连接。
[0024]在这些实施例中,使容器主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便于单独取放容器主体,减轻用户握持的重量。使底座上的第二耦合器与容器主体上的第一耦合器配合,有利于为发热件供电,使驱动件与搅拌轴可拆卸连接,传递动力,有利于实现搅拌桨的旋转。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器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第二磁吸部插入环形凹槽,第二磁吸部的上表面与搅拌座相抵接。
[0026]在这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耦合器上设置环形凹槽,将第二磁吸部插入环形凹槽内,有利于从第二磁吸部的外周和底部对第二磁吸部进行限位,避免第二磁吸部前后左右晃动,保证第二磁吸部的安装稳定性,保证第二磁吸部稳定磁吸第一磁吸部,进而保证搅拌桨
平稳转动。使第二磁吸部的上表面与搅拌座相抵接,避免第二磁吸部上下窜动,保证第二磁吸部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28]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29]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组件的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0]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组件的另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1]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组件的局部拆分示意图;
[0033]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0034]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容器主体的剖视示意图;
[0035]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10)包括:搅拌座(110)、搅拌轴(120)和搅拌桨(130),所述搅拌桨(130)包括中心连接部(131)和与所述中心连接部(131)连接的桨叶(132),所述桨叶(132)经所述中心连接部(131)与所述搅拌轴(120)连接;所述中心连接部(131)设置有第一磁吸部(140),所述搅拌座(110)设置有第二磁吸部(150),所述第一磁吸部(140)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50)磁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140)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50)均为磁性件;或所述第一磁吸部(140)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50)中的一个为磁性件,另一个为导磁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140)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50)上下对应分布;所述第一磁吸部(140)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50)围绕所述搅拌轴(120)周向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140)设置在所述中心连接部(131)的内部;和/或所述第二磁吸部(150)位于所述搅拌座(110)背离所述搅拌桨(130)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部(150)呈环状,所述搅拌组件(10)还包括轴承(160),所述轴承(160)套设在搅拌轴(120)上,所述搅拌座(110)中心设有安装孔(111),所述轴承(160)支撑于所述安装孔(111)内,所述轴承(160)伸出所述安装孔(111)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部(161),所述支撑部(161)与所述第二磁吸部(150)的内壁抵接配合;所述支撑部(161)围绕所述轴承(160)周向连续分布或周向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承李建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