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容壳成型质量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873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3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电容壳成型质量的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的领域,其包括模架,所述模架上设有动模板、凸模块和卸料机构,所述凸模块固定安装于动模板的一侧,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板和推板杆,所述卸料板位于凸模块远离动模板的一侧,所述卸料板背离凸模块的一侧与壳槽底面贴合,所述推板杆穿设于凸模块内,所述推板杆的一端与卸料板背离壳槽底面的一侧连接。本申请通过卸料板使成型后的壳体从凸模块上脱离,此过程中壳体所受到的压强作用较小,具有提高塑料件成型质量的效果。具有提高塑料件成型质量的效果。具有提高塑料件成型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电容壳成型质量的注塑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电容壳成型质量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是储存电量和电势能的元件。一个导体被另一个导体所包围,或者由一个导体发出的电场线全部终止在另一个导体的导体系,称为电容器。在由电子器件组成的实际电路中,电容器通常包括用于容纳导体和其他线路等元件的外壳,此外壳便为电容壳,其通常有塑料通过注塑而成型。
[0003]相关技术中,一种电容壳如图1所示,其外形呈长方体状,壳体5的其中一个侧面缺失,从而使自身形成了供各种电子元件放置的容纳空间,壳体5上与其缺失的侧面向对的侧面为壳槽底面51,其余面为壳槽侧面52。用于成型这种电容壳的模具包括动模板2、凸模块21和顶出杆34,凸模块21安装在动模板2上,其用于成型壳体5的容纳空间,故凸模块21为长方体,且在注塑时凸模块21远离动模板2的一侧与壳槽底面51对应贴合;顶出杆34穿设在凸模块21内,注塑时顶出杆34的端面与凸模块21远离动模板2的一侧平齐,开模后顶出杆34用于将成型后的壳体5从凸模块21上推下,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电容壳成型质量的注塑模具,包括模架(1),所述模架(1)上设有动模板(2)、凸模块(21)和卸料机构(3),所述凸模块(21)固定安装于动模板(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3)包括卸料板(32)和推板杆(322),所述卸料板(32)位于凸模块(21)远离动模板(2)的一侧,所述卸料板(32)背离凸模块(21)的一侧与壳槽底面(51)贴合,所述推板杆(322)穿设于凸模块(21)内,所述推板杆(322)的一端与卸料板(32)背离壳槽底面(51)的一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容壳成型质量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3)还包括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位于动模板(2)远离凸模块(21)的一侧,所述连接板(33)的板面与卸料板(32)的板面平行,所述推板杆(322)设有多个,所有所述推板杆(322)远离卸料板(32)的一端均与连接板(33)连接,所述模架(1)上且位于连接板(33)背离动模板(2)的一侧安装有卸料气缸(31),所述卸料气缸(31)的活塞杆朝向连接板(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容壳成型质量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3)还包括顶出杆(34),所述连接板(33)包括主推板(331)和副推板(332),所述主推板(331)与推板杆(322)连接,所述副推板(332)与顶出杆(34)的一端连接,所述顶出杆(34)的另一端的端面与卸料板(32)背离推板杆(322)的板面平齐,所述卸料机构(3)还包括分级组件(4),所述分级组件(4)用于控制主推板(331)和副推板(332)的相对固定或相对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容壳成型质量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组件(4)包括开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同裕塑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