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73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包括显示区和邦定区,显示区内设有显示屏,邦定区内设有与显示屏电性连接的IC芯片,显示屏包括若干个像素点,像素点形成若干组呈横向分布的横向SEG线和纵向分布的纵向COM线,IC芯片上设有若干个COM接线脚和SEG接线脚,SEG接线脚横向排布在IC芯片朝向显示屏的一侧并形成SEG接线区,COM接线脚分布在SEG接线区的左右两侧,本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可以适用横屏通用的IC芯片,无需匹配竖屏通用的IC芯片,降低竖屏LCD生产加工的成本,避免因IC芯片供应量不足而影响产能,提高横屏通用的IC芯片的通用性。通用性。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LCD显示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

图5所示,现有的竖屏LCD且显示区居中设计的产品一般需要匹配竖屏通用的IC芯片4a(即中间为COM接线脚左右两边为SEG接线脚的IC芯片),但是,竖屏通用的IC芯片在行业内的需求量较小,且生产成本较高,相对产量较低,导致货源紧缺。
[0003]而横屏通用的IC芯片(即中间为SEG接线脚左右两边为COM接线脚的IC芯片)相对成本较低,而且货源比较充足,但是却无法直接与竖屏LCD且显示区居中设计的产品匹配使用。
[0004]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包括显示区和邦定区,显示区内设有显示屏,邦定区内设有与显示屏电性连接的IC芯片,显示屏包括若干个像素点,像素点形成若干组呈横向分布的横向SEG线和纵向分布的纵向COM线,IC芯片上设有若干个COM接线脚和SEG接线脚, SEG接线脚横向排布在IC芯片朝向显示屏的一侧中间位置并形成SEG接线区,COM接线脚分布在SEG接线区的左右两侧。
[0008]所述SEG接线区右侧的COM接线脚分别与对应的纵向COM线的下侧通过COM接引线连接,COM接引线由IC芯片朝显示屏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形成COM引线区。
[0009]所述SEG接线区包括第一SEG接线组和第二SEG接线组,第一SEG接线组内的SEG接线脚分别与对应的横向SEG线的左侧通过第一SEG接引线连接,第一SEG接引线由IC芯片朝显示屏左侧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形成第一SEG引线区。
[0010]所述第二SEG接线组内的SEG接线脚分别与对应的横向SEG线的右侧通过第二SEG接引线连接,第二SEG接引线由IC芯片朝显示屏右侧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形成第二SEG引线区。
[0011]所述IC芯片对应朝向显示屏的另一侧设有分别与COM接线脚和SEG接线脚电性连接的金手指。
[0012]所述第二SEG引线区从COM引线区的下侧绕过并与COM引线区的右侧紧邻配合。
[0013]所述第一SEG引线区与COM引线区的左侧紧邻配合。
[0014]所述SEG接线区右侧的COM接线脚包括第一COM接线组和第二COM接线组,第一COM接线组设置在IC芯片朝向显示屏的一侧,第二COM接线组设置在IC芯片的右侧。
[0015]所述第一COM接线组和第二COM接线组均连接有COM接引线连接。
[0016]所述COM接引线均与第一COM接线组连接,第二SEG引线区分别穿过第二COM接线组的上下两侧后朝显示屏右侧方向延伸。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可以适用横屏通用的IC芯片,无需匹配竖屏通用的IC芯片,降低竖屏LCD生产加工的成本,避免因IC芯片供应量不足而影响产能,提高横屏通用的IC芯片的通用性。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竖屏LCD匹配竖屏通用的IC芯片的示意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中竖屏LCD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22]图3为现有技术中竖屏LCD中B处的放大视图。
[0023]图4为现有技术中竖屏LCD中C处的放大视图。
[0024]图5为现有技术中竖屏LCD中D处的放大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E处的放大视图。
[0027]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F处的放大视图。
[0028]图9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G处的放大视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H处的放大视图。
[0030]图11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I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3]第一实施例
[0034]参见图6

图10,本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包括显示区1和邦定区2,显示区1内设有显示屏3,邦定区2内设有与显示屏3电性连接的IC芯片4,显示屏3包括若干个像素点31,像素点31形成若干组呈横向分布的横向SEG线和纵向分布的纵向COM线,IC芯片4上设有若干个COM接线脚41和SEG接线脚42, SEG接线脚42横向排布在IC芯片4朝向显示屏3的一侧中间位置并形成SEG接线区43,COM接线脚41分布在SEG接线区43的左右两侧。
[0035]SEG接线区43右侧的COM接线脚41分别与对应的纵向COM线的下侧通过COM接引线连接,COM接引线由IC芯片4朝显示屏3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形成COM引线区5。
[0036]SEG接线区43包括第一SEG接线组431和第二SEG接线组432,第一SEG接线组431内的SEG接线脚42分别与对应的横向SEG线的左侧通过第一SEG接引线连接,第一SEG接引线由IC芯片4朝显示屏3左侧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形成第一SEG引线区61。
[0037]第二SEG接线组432内的SEG接线脚42分别与对应的横向SEG线的右侧通过第二SEG接引线连接,第二SEG接引线由IC芯片4朝显示屏3右侧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形成第二SEG引
线区62。
[0038]本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可以适用横屏通用的IC芯片4,无需匹配竖屏通用的IC芯片4,降低竖屏LCD生产加工的成本,避免因IC芯片4供应量不足而影响产能,提高横屏通用的IC芯片4的通用性。
[0039]进一步地,IC芯片4对应朝向显示屏3的另一侧设有分别与COM接线脚41和SEG接线脚42电性连接的金手指45。
[0040]进一步地,第二SEG引线区62从COM引线区5的下侧绕过并与COM引线区5的右侧紧邻配合,使第二SEG引线区62和COM引线区5之间更加紧凑。
[0041]进一步地,第一SEG引线区61与COM引线区5的左侧紧邻配合,使第一SEG引线区61和COM引线区5之间更加紧凑。
[0042]进一步地,SEG接线区43右侧的COM接线脚41包括第一COM接线组411和第二COM接线组412,第一COM接线组411设置在IC芯片4朝向显示屏3的一侧,第二COM接线组412设置在IC芯片4的右侧,使COM接线脚41可以更好地利用IC芯片4的空间位置,可以适用对COM接线脚41需求量较大的显示屏3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屏LCD的线路排布结构,包括显示区(1)和邦定区(2),所述显示区(1)内设有显示屏(3),所述邦定区(2)内设有与显示屏(3)电性连接的IC芯片(4),所述显示屏(3)包括若干个像素点(31),所述像素点(31)形成若干组呈横向分布的横向SEG线和纵向分布的纵向COM线,所述IC芯片(4)上设有若干个COM接线脚(41)和SEG接线脚(42),其特征在于,所述SEG接线脚(42)横向排布在IC芯片(4)朝向显示屏(3)的一侧中间位置并形成SEG接线区(43),所述COM接线脚(41)分布在SEG接线区(43)的左右两侧;所述SEG接线区(43)右侧的COM接线脚(41)分别与对应的纵向COM线的下侧通过COM接引线连接,所述COM接引线由IC芯片(4)朝显示屏(3)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形成COM引线区(5);所述SEG接线区(43)包括第一SEG接线组(431)和第二SEG接线组(432),所述第一SEG接线组(431)内的SEG接线脚(42)分别与对应的横向SEG线的左侧通过第一SEG接引线连接,所述第一SEG接引线由IC芯片(4)朝显示屏(3)左侧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形成第一SEG引线区(61);所述第二SEG接线组(432)内的SEG接线脚(42)分别与对应的横向SEG线的右侧通过第二SEG接引线连接,所述第二SEG接引线由IC芯片(4)朝显示屏(3)右侧方向延伸并相互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中朱斌李林辉刘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润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