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景安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防落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50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落梁支座,包括以可相对位移结构装配在一起的上座板和下座板,所述上座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以外周合围结构成型的限位闭孔,所述下座板上具有向上延伸、并处在对应限位闭孔内的防落梁挡块,所述限位闭孔的成型轮廓表面与延伸其内的所述防落梁挡块的对应轮廓表面之间以缓冲间隙配合,所述缓冲间隙小于所支承梁体的脱落极限位移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简单结构成型,防落梁限位功能全面、可靠、安全,制造及后期维护成本低。制造及后期维护成本低。制造及后期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落梁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支承结构,具体是一种防落梁支座。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结构在外力(例如地震、风、汽车冲击等)作用之下,梁体会在支承结构上发生位移,为了防止梁体位移坠落,在梁体与桥台(桥墩)之间设置有对位移梁体进行限位的防落梁结构。通常,防落梁结构以减隔震支座为基础成型。
[0003]基于减隔震支座的防落梁结构,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有多种结构形式的披露,例如名称为“索轨式防落梁板式橡胶支座”(公开号CN 203700945,公开日2014年07月09日)、“一种城市立交桥桥梁用抗震、减隔震、防落梁钢滑板支座”(公开号CN 209836783,公开日2019年12月24日)、“具备防抬梁和防落梁功能的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公开号CN 106149552,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一种具有防落梁功能的减震拉压球型支座”(公开号CN 107142841,公开日2017年09月08日)等技术。
[0004]包括上述以减隔震支座为基础在内的防落梁结构,其防落梁功能均是以上座板/下座板外周的至少一组对边上固定连接的防落梁挡块,以及外周相对于防落梁挡块间距排布的下座板/上座板或固定连接的对应结构实现的。其一组对边上排布的防落梁挡块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防落梁功能,具体举例而言,在防落梁支座的下座板横向两侧设置向上延伸的防落梁挡块,上座板的横向两侧外周与对应防落梁挡块内侧保持间隙配合,在震动状态下,下座板横向两侧的防落梁挡块只能对上座板及所支承梁体的横向位移进行限位,无法对上座板及所支承梁体的纵向位移进行限位;纵向的限位与横向限位同理;要想达到横向和纵向均限位,就得在防落梁支座的横向和纵向上分别形成对应的防落梁挡块结构,如此,在防落梁支座的两组对边上分别至少设置一组防落梁挡块结构,即防落梁支座上得至少有不同方向排布的两组防落梁挡块才能达到横向和纵向均限位的技术效果。
[0005]显见的,现有防落梁结构,若想实现横向和纵向均防落梁功能,会使防落梁支座的成型结构复杂化,进而会使制造及后期维护成本大幅增加;若想使防落梁支座的成型结构简单化,降低制造及后期维护成本,则只能减少防落梁结构而消除对应方位的限位功能,影响实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桥梁支承结构的特殊性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简单结构实现横向和纵向均限位的防落梁支座。
[0007]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防落梁支座,包括以可相对位移结构装配在一起的上座板和下座板;
[0008]‑
所述上座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以外周合围结构成型的限位闭孔,所述下座板上具有向上延伸、并处在对应限位闭孔内的防落梁挡块,所述限位闭孔的成型轮廓表面与延伸其内的所述防落梁挡块的对应轮廓表面之间以缓冲间隙配合,所述缓冲间隙小于所支承梁
体的脱落极限位移量;
[0009]或者,
[0010]‑
所述下座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以外周合围结构成型的限位闭孔,所述上座板上具有向下延伸、并处在对应限位闭孔内的防落梁挡块,所述限位闭孔的轮廓表面与延伸其内的所述防落梁挡块的对应轮廓表面之间以缓冲间隙配合,所述缓冲间隙小于所支承梁体的脱落极限位移量。
[0011]上述技术措施针对于桥梁支承结构的特殊性,通过上座板/下座板上的限位闭孔将下座板/上座板上的向上/下延伸其内的防落梁挡块形成包围,该包围结构可以达到横向和纵向均限位、防落梁的功能,即以单个防落梁挡块和与之对应的限位闭孔而实现横向和纵向的防落梁限位,相较于现有防落梁结构而言,其结构简单、但防落梁限位功能全面、可靠、安全,制造及后期维护成本低,具体比较而言:
[0012]‑
在一组对边分别排布相同数量的防落梁挡块结构中,现有技术只能实现单向限位,本技术能够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双向限位;
[0013]‑
在两组对边分别排布相同数量的防落梁挡块结构中,现有技术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双向限位,本技术亦能够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双向限位,且本技术的限位强度、限位稳定性明显高于现有技术(高出约一倍以上)。
[0014]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上座板上的限位闭孔为多个,这些限位闭孔在所述上座板上以对称结构排布;与之对应的,所述下座板上的防落梁挡块为多个,这些防落梁挡块在所述下座板上以对称结构排布,且各防落梁挡块向上延伸进所述上座板上的对应限位闭孔内;
[0015]或者,
[0016]所述下座板上的限位闭孔为多个,这些限位闭孔在所述下座板上以对称结构排布;与之对应的,所述上座板上的防落梁挡块为多个,这些防落梁挡块在所述上座板上以对称结构排布,且各防落梁挡块向下延伸进所述下座板上的对应限位闭孔内。
[0017]该技术措施能够显著的增强横向和纵向的双向防落梁限位强度,该防落梁限位强度数倍于现有同等数量的单向限位结构,能够稳定、可靠地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双向防落梁限位。
[0018]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防落梁挡块和/或所述限位闭孔上设置有在防落梁过程中碰撞接触的阻尼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结构为阻尼橡胶层或阻尼金属板。该技术措施配合缓冲间隙,吸收震动动能,达到减震、隔震之技术效果,降低相对位移带来的冲击,增强防落梁限位功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19]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下座板上设置有能够缩短防落梁挡块向上凸起成型高度的挡块垫高基座;
[0020]或者,
[0021]所述上座板上设置有能够缩短防落梁挡块向下凸起成型高度的挡块垫高基座。
[0022]该技术措施在不影响防落梁挡块与限位闭孔之间配合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减小防落梁挡块向上/向下的凸起长度,从而有效降低防落梁挡块的弯矩,增强其受力刚度;也就是说,相较于长度较长的防落梁挡块而言,在同等截面的条件下其抗弯曲性能更好,承受力矩的刚度更大;在承受相同力矩的条件下有利于减小截面面积。
[0023]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上座板上的限位闭孔成型在所述上座板的本体上;或者,所述上座板上的限位闭孔成型在闭孔成型基座上,所述闭孔成型基座以一体成型结构或组合连接结构在所述上座板的对应边部处向外凸起。
[0024]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下座板上的限位闭孔成型在所述下座板的本体上;或者,所述下座板上的限位闭孔成型在闭孔成型基座上,所述闭孔成型基座以一体成型结构或组合连接结构在所述下座板的对应边部处向外凸起。
[0025]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下座板上的防落梁挡块成型在所述下座板的本体上;或者,所述下座板上的防落梁挡块成型在挡块成型基座上,所述挡块成型基座以一体成型结构或组合连接结构在所述下座板的对应边部处向外凸起。
[0026]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上座板上的防落梁挡块成型在所述上座板的本体上;或者,所述上座板上的防落梁挡块成型在挡块成型基座上,所述挡块成型基座以一体成型结构或组合连接结构在所述上座板的对应边部处向外凸起。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落梁支座,包括以可相对位移结构装配在一起的上座板(1)和下座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座板(1)上具有至少一个以外周合围结构成型的限位闭孔(3),所述下座板(2)上具有向上延伸、并处在对应限位闭孔(3)内的防落梁挡块(4),所述限位闭孔(3)的成型轮廓表面与延伸其内的所述防落梁挡块(4)的对应轮廓表面之间以缓冲间隙配合,所述缓冲间隙小于所支承梁体的脱落极限位移量;或者,

所述下座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以外周合围结构成型的限位闭孔,所述上座板上具有向下延伸、并处在对应限位闭孔内的防落梁挡块,所述限位闭孔的轮廓表面与延伸其内的所述防落梁挡块的对应轮廓表面之间以缓冲间隙配合,所述缓冲间隙小于所支承梁体的脱落极限位移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防落梁支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座板(1)上的限位闭孔(3)为多个,这些限位闭孔(3)在所述上座板(1)上以对称结构排布;与之对应的,所述下座板(2)上的防落梁挡块(4)为多个,这些防落梁挡块(4)在所述下座板(2)上以对称结构排布,且各防落梁挡块(4)向上延伸进所述上座板(1)上的对应限位闭孔(3)内;或者,

所述下座板上的限位闭孔为多个,这些限位闭孔在所述下座板上以对称结构排布;与之对应的,所述上座板上的防落梁挡块为多个,这些防落梁挡块在所述上座板上以对称结构排布,且各防落梁挡块向下延伸进所述下座板上的对应限位闭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防落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落梁挡块(4)和/或所述限位闭孔(3)上设置有在防落梁过程中碰撞接触的阻尼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安吉
申请(专利权)人:景安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